公共图书馆事业和谐发展的文化取向
2015-08-15赵丹
赵 丹
(哈尔滨市道里区图书馆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一、公共图书馆事业和谐发展的时代特征
现代社会的生产的科学性、社会性等一系列特点,决定了社会对知识信息交流新的需求。这种需求推动了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和谐发展,从而使和谐发展中的公共图书馆具有与之相适应的一些基本时代特征。
公共图书馆事业和谐发展的第一个时代特征是其个体本身的现代化,所谓公共图书馆现代化,指以世界最先进水平作为参照系,用现代科技武装公共图书馆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公共图书馆现代化就是公共图书馆从组织和手段上实施科学的、技术的变革。因此,公共图书馆现代化又突出地表现为公共图书馆的自动化、数字化和网络化。事实上,现代化是一个广义概念,远不限于技术手段上的现代化,现代公共图书馆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的同时,包括先进的公共图书馆思想、办馆理念、文献工作的标志化、公共图书馆管理的科学化、公共图书馆组织的网络化、规范化、制度化,工作人员专业构成的优化等等。公共图书馆现代化大大提高了公共图书馆工作和服务效率、使公共图书馆具有更为广阔的时空意义,并将深刻地改变公共图书馆的社会价值观念,扩大公共图书馆的职能。因而,公共图书馆现代化实质是现代公共图书馆一种“社会变迁过程”。
公共图书馆事业和谐发展的第二个时代特征是公共图书馆社会职能的扩大化。公共图书馆作为一种社会知识信息的交流系统,文献信息收集、保存、处理和提供利用,这是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图书馆存在的基本职能,不同类型的公共图书馆和不同历史时期的公共图书馆有所偏重,但从一般意义上讲是必须具备这些基本职能的。公共图书馆另一种职能是工具职能即社会职能,社会职能是随着社会的变化,公共图书馆的性质结构和它的工作与服务手段的变革而变化的。
公共图书馆事业和谐发展的第三个时代特征是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化。这是现代公共图书馆最基本的特征。现代生产的社会化、全球化,使整个人类社会连为一体。知识总量的增长,现代教育的发展,对知识信息的需求日益成为一种社会性的需求。这种社会性的需求也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公共图书馆的普及化、社会化。
二、推进公共图书馆事业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的文化取向
(一)“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文化取向
如何把握时代的先进文化,用先进文化提升公共图书馆的文化品位,是建立公共图书馆事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课题。公共图书馆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机构,公共图书馆的文化品位是其内在的价值观和精神取向,不仅与社会的文化品位是整体、从属、和谐的,而且应该与当代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保持同步。
首先,在物质层面上公共图书馆的文化品位主要体现出一种环境文化,高品位的公共图书馆环境文化应该给人一种清洁、宁静、高雅、和谐、协调和赏心悦目的感受。这个环境主要由公共图书馆的藏书、建筑、设施、布局、绿化等因素构成。具有现代气派、美观大方、宽敞明亮、富含文化气息的馆舍建筑、使用高科技含量的管理和服务手段、清静优雅的园林艺术更能衬托公共图书馆的人文环境,营造浓郁的文化气息。总之,高品位的公共图书馆环境文化展示给读者的是一种无声的美,是人文、自然、科技之美的有机结合,带给读者的是一种高雅的氛围。其次,在技术层面上,现代科技正加速进步,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科技的含量已越来越成为公共图书馆其文化品位的象征,用科技武装自己,充分吸收现代科技革命的文明成果,追求现代科技带来的高效益,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品位,是现代公共图书馆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再次,在制度层面上,现代公共图书馆应有的制度文明是系统良好运行的保障、是规范各种行为、调整各种关系的文化纽带,是公共图书馆文化品位的重要量度。
(二)必须坚持组织文化创新的文化取向
公共图书馆现代化必须借鉴世界上先进的办馆经验和管理经验。公共图书馆本质上是一个学术性的服务机构,应该遵循学术管理的规律。以当代世界上先进图书馆的经验看,普遍重视学术权力、重视个性发展。这种管理在通常机构运行良好的条件下,有助于上下一致,提高管理效率,但不足之处也十分明显,比如权力过于向行政管理偏移,严重削弱了学术权力的发挥。公共图书馆员在决策中的学术权威作用受到忽视,包括广大读者在内的基层自主权受到限制,因而抑制了基层创造性的发挥。
(三)制度创新必须坚持“内协调”与“外协调”的文化取向
公共图书馆事业现代化要立足于制度创新,现代公共图书馆制度的确立不仅需要建立外在制度,更需要建立内在制度。内在制度是外在制度的基础,缺乏一定的内在制度,外在制度往往难以有效实施。因此,建立现代公共图书馆制度,一方面要建立以法律为依据;另一方面必须培育植根于公共图书馆本质及以人为本的民主、平等、自由精神为核心的内在制度。因此,现代公共图书馆制度的建立面临着双重任务,既要建立以公共图书馆法人为标志的外在制度,又要培育以学术自由、读者平等利用文献信息资源的“以人为本”为核心的内在制度。换言之,就是现代公共图书馆制度建设必须坚持“内协调”与“外协调”的文化取向。
现代公共图书馆的外协调就是要发展图书馆社会化的功能。协调公共图书馆与社会的价值冲突,充分发挥和不断发展公共图书馆社会化的外部功能,保障公共图书馆的文化地位。其中除了发挥好传统的教育功能、信息功能及文化娱乐体闲功能外,要不断地发展公共图书馆适应社会信息化、网络化所产生的新功能。
(四)必须坚持“民族的就是国际的”文化取向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公共图书馆现代化,首先要正确对待传统的公共图书馆文化,继承优秀的中华民族图书馆传统。因为,现代化就是传统向现代性转换的过程,是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互动。
[1]纪晓萍,王洋.公共图书馆对城市文化发展的影响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7(09).
[2]李超英.论和谐社会与图书馆服务理论的更新[A].新环境下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第六届中国社区和乡镇图书馆发展战略研讨会征文集(上册)[C].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