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宝库——大兴安岭连载十三(一)
2015-08-15龚强
龚强
伴着茫苍苍林海的千顷松涛,伴着五花山秋叶的妩媚妖娆,伴着岭上红杜鹃的烂漫芬芳,伴着多布库尔河的浪花欢笑,我在倾听,那是一首叙事诗;我在品读,那是一部交响乐;我在思索,那是一册恢宏史;我在欣赏,那是一曲大风歌。
神秘的山岳记录着昔日的辉煌,神奇的土地流淌着这里的文明,在一个个岁月的年轮中,留下了温淳、柔美和艳丽,在一个个历史的瞬间里,回荡着激越、悲壮与震撼。
春回兴安,一片生机盎然。松柏昂首挺胸,透出冲天气势,直指凌云九霄。兴安杜鹃竞相绽放,把芬芳和美丽播洒向天涯。小草也决不甘示弱,高抬头、长伸臂、拔直腰,一定要为大兴安岭留下一点儿新绿。倒是林间的小溪,既不与人争奇,也不与人斗妍,只管一路唱着自己的歌,高高兴兴地奔向远方,去寻找那更加广阔的天地。
夏临兴安,满山郁郁葱葱,遍岭诗情画意。数不尽的野花留下无限芬芳,赏不够的俏枝尽展迷人妖娆,松涛阵阵似声歌乐舞,林海莽莽如钟罄齐鸣,绿草茵茵乃天然映衬,百鸟齐鸣是溢美抒情。而此时,最美不过的是那辽阔的天宇苍穹,什么是湛蓝湛蓝?什么是万里高天?什么是通彻明快?什么是碧空洗练?大兴安岭的蓝天会告诉你,这儿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天际;这儿是世界上最纯洁的寰宇;这儿是世界上最清灵的苍穹;这儿是世界上最悠远的长空。
秋至兴安,层林尽染,极目远望,天高云淡。特殊的地理条件和丰富的植被环境为大兴安岭的秋季创造了一道独特的自然景观——五花山。金风送爽,秋韵宜人,这个季节,红松的荫绿,枫叶的火红,桦树的白皙,落叶松的金黄,把整个大兴安岭装扮的五彩缤纷,绚丽无比。兴安岭的斑斓,五花山的美景,以及那满山遍野、串如珍珠的都柿、越桔(北国红豆)、榛子、稠李子、山丁子和各种名贵的中草药材,让人们真切地感觉到了丰收和喜悦。秋是一个沉思的季节,大兴安岭既不为夏日的繁盛而陶醉,也不为冬日的凋零而神伤,而是更加内敛、凝重,更加稳健、深沉。它要为冬积蓄力量,它要为春储存生机,它要为夏孕育激情。
冬到兴安,气象万千。万倾林海如银龙踏歌起舞,玉妆素裹似白鹿飞越疾驰,皑皑雪原与茫茫林海相伴,青松翠柏同漫天雪花共舞。兴安之巅,环视那亭亭玉立的美人松,冰天雪地,凝神于皎洁晶莹的冰瀑林,体味“雪压青松松更直,悬瀑飞流流成冰”的意境。深吸一口林中的空气,清冽的通透,浸人的舒泰,令人魂迷情醉,心旷神怡。冬日兴安岭,茫茫林海间,“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罗万朵云”(元缜)。张开双臂,绽开笑脸,亲吻那飘洒的雪花,“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松变琼枝”。风是游刃神刀,雪是翡翠玉石,山是千娇之基,林是百媚景衬,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能在大兴安岭雕刻出无穷美景,不尽奇观;彩绘出琼楼玉宇,人间仙境。
这就是神奇无比的大兴安岭,“锦鳞在水,香茵在林,珍禽在天,奇兽在峰”。崇山峻岭,百兽栖息,千沟万壑,浪里鱼行,密林深处,山珍无数,松涛林海,百鸟齐鸣。
这就是神秘莫测的大兴安岭,神州北极村,夏至不夜城,长天无月夜,罕见“极昼”景,奇观北极光,照耀天地明,异彩鎏金象,胜景不言中,客从八方来,争相睹颜容。
这就是古韵深厚的大兴安岭,万年流淌嘎仙河,千古流芳嘎仙洞,励精图治成大业,拓跋鲜卑世称雄。金戈铁马无阻挡,挥师南下建奇功,创立北魏新王朝,民族融合人百业兴,石室旧墟谒碑文,引发悠悠怀古情。
这就是宝藏无数的大兴安岭,“金镶边”,惊清廷,“胭脂沟”,李金庸,开金矿,抗俄兵,繁荣鹰街十万众,老沟藏金负盛名。采金遗址今犹在,不见当年采金工。游人云集争相看,采金船儿岭上行,“黄金驿道”兴土木,原是新建林业城。
……
这就是“绿色王冠”、“林海明珠”大兴安岭。
地区概况
大兴安岭地区位于祖国最北部边陲,雄居“金鸡之冠,天鹅之首”。境内山峦叠嶂,林海苍莽。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即旧石器时代晚期,我们的祖先就劳作生息在大兴安岭这片土地上。这里的土著居民为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人。1882年漠河金矿开发,汉人开始大量进入。建国后,随着三次大规模开发建设,形成以汉族为主的27 个民族构成的社会。
大兴安岭地区在黑龙江省西北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大兴安岭山脉东北坡,东与小兴安岭毗邻,西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南濒广阔的松嫩平原,北以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与俄罗斯为邻。地理坐标为东经121°12'至127°00';北纬50°10'至53°33'。东西横跨6 个经度,南北纵越9 个纬度。全区总面积835.12 万公顷,政区跨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其中,黑龙江省行政区域面积647.8 万公顷;占全区总面积的77.57%。大兴安岭地区总人口53 万人,有满、蒙古、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俄罗斯、回、赫哲、锡伯、柯尔克孜、土家、侗、朝鲜、壮等26 个少数民族。世居的鄂伦春族主要居住塔河县十八站和呼玛县白银纳两个鄂伦春族乡。其它少数民族大多数是自1965年开发大兴安岭以后陆续迁入的,人口分布在全区各地。大兴安岭地区的农村人口仅5 万多人。
大兴安岭地区地势呈西高东低,地形总势呈东北--西南走向,位处第一阶梯第二阶梯及其结合部。南北走向的中山系大兴安岭山脊,以东为第一阶梯地,以西为第二阶梯地。全区属浅山丘陵地带。北部、西部和中部高,最高的伊勒呼里山主峰--呼中区大白山海拔1528 米;最低是呼玛县三卡乡沿江村海拔180 米。平均海拔573 米。
大兴安岭地区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寒夏暖,昼夜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零下2.8℃,无霜期90-110 天,年平均降水量746 毫米。全区年极端最高气温在零上38.2℃,极端最低气温在零下52.3℃。全区最低气温出现在2月份。春季气温明显升高,降水多,大风日数少。春末夏初,出现旱情。整个夏季气温高,降水少,日照充足。全区最高气温在5至7月间。秋季气温低,降水少。初霜略早。
大兴安岭有嫩林、伊加铁路。客运列车南出可直达哈尔滨、沈阳、北京,西出可直达海拉尔、满州里,林呼、塔韩支线贯通区内全境;城乡公路四通八达,嫩漠公路、111 国道、黑河公路均与大兴安岭地区相连,直通哈尔滨并加入黑龙江省内各地市公路网,公路通车里程达1560 公里;水上航运沿黑龙江顺流而下直通佳木斯、哈尔滨、经俄罗斯庙街可出海实现江海联运。加格达奇、塔河、漠河设有飞机场,利用民航可以出行。
行政区划
大兴安岭行政公署辖3 个县4 个区,23 个镇,12 个乡。呼玛县辖2 个镇,6 个乡,即呼玛镇、韩家园镇;兴华乡、北疆乡、白银纳乡、鸥浦乡、金山乡、三卡乡。塔河县辖3 个镇,3个乡,即塔河镇、盘古镇、瓦拉干镇;依西肯乡、开库康乡、十八站乡。漠河县辖4 个镇,1 个乡,即西林吉镇、兴安镇、图强镇、劲涛镇、漠河乡。加格达奇区辖2 个乡,即加北乡、白桦乡。松岭区辖3 个镇,即小扬气镇、古源镇、劲松镇。新林区辖7 个镇,即新林镇、翠岗镇、塔源镇、碧洲镇、宏图镇、大乌苏镇、塔尔根镇。呼中区辖4 个镇,即呼中镇、碧水镇、呼源镇、宏伟镇。
林业区划
林业部所属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林管局)辖10 个林业局,60 个林场。
松岭林业局(驻小扬气镇)辖5 个林场,即绿水林场、古源林场、大扬气林场、壮志林场、新天林场。
新林林业局(驻新林镇)辖8 个林场,即塔源林场、宏图林场、新林林场、大乌苏林场、碧洲林场、翠岗林场、塔尔根林场、富林林场。
塔河林业局(驻塔河镇)辖6 个林场,即瓦拉干林场、蒙克山林场、塔林林场、绣峰林场、盘古林场、沿江林场。
呼中林业局(驻呼中镇)辖6 个林场,即雄关林场、呼源林场、苍山林场、宏伟林场、呼中林场、碧水林场。
阿木尔林业局(驻漠河县劲涛镇)辖6 个林场,即长山林场、依林林场、龙河林场、兴安林场、红旗林场、青松林场。
图强林业局(驻漠河县图强镇)辖7 个林场,即奋斗林场、二十八站林场、育英林场、壮林林场、潮河林场、卧龙河林场、潮满林场。
西林吉林业局(驻西林吉镇)辖5 个林场,即河湾林场、前哨林场、河东林场、古莲林场、金沟林场。
十八站林业局(驻塔河县十八站乡)辖5 个林场,即十八站林场、查班河林场、小根河林场、白银纳林场、永庆林场。
韩家园林业局(驻呼玛县韩家园镇)辖1 个林场,即韩家园主伐林场。
加格达奇林业局(驻加格达奇区)辖10 个林场,即古里林场、白桦林场、东风林场、翠峰林场、跃进林场、多布库尔林场、达金林场、大黑山林场、大子扬山林场、罕诺河林场。
黑龙江省所属大兴安岭行政公署营林局系统辖3 个县林业局,6 个林场。呼玛县林业局(驻呼玛镇)辖十二站林场、三卡林场、金山林场、嘎拉河林场。塔河县林业局(驻塔河镇)辖二十二站林场。漠河县林业局(驻西林吉镇)辖漠河林场。
建制沿革
大兴安岭地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原始社会旧石器晚期,黑龙江流域的肃慎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并已和中原的周朝建立过臣属关系;北魏王朝的建立者鲜卑人,在这座历史上被称为“大鲜卑山”的地方生活了70 多代;隋、唐、五代十国、宋、辽时,隶属室韦,室韦人是鄂伦春族祖者。
据大兴安岭地区地方志办公室资料载,今天的大兴安岭地区,在先秦时期为东胡部落联盟体属地。西汉时期,为汉廷护乌桓校尉和辽东属国都尉双重统辖。三国、两晋时期,为鲜卑拓跋部辖区。北魏时期,岭南为乌洛候地,岭北为室韦地,均隶属北魏王朝。
隋唐时期,此地为室韦督都府属地,受平卢节度使管辖。辽代,岭南为上京道东北路招讨司所辖,岭北为乌吉敌烈统军司所辖。金代,岭南归蒲与路所辖,岭北为东北路招讨司所辖,北部为乌古敌烈统军司所辖。
元代,成吉思汗于1214年,将岭南分封于大弟弟拙赤·哈萨尔和二弟合赤温·额勒赤,将岭北分封给三弟帖木哥·斡赤斤。1235年(蒙古窝阔台七年),元朝实行行省制,为辽阳行省开元路管辖。明代,属奴儿干指挥都司管辖。今漠河县为木河卫管辖,塔河县为塔哈卫管辖,呼玛县和新林区为额克卫管辖,加格达奇区、松岭区和呼中区为坚河卫管辖。
1645年(清顺治二年),为盛京驻防内大臣(1646年改称昂邦章京)管辖。1653年(清顺治十年),由镇守宁古塔昂邦章京管辖。1662年(康熙元年),由镇守宁古塔等处地方将军所辖的宁古塔副都统衙门管辖。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由镇守黑龙江将军衙门所辖的瑗珲副都统管辖。1689年(康熙二十八年),达斡尔、鄂温克和鄂伦春族人由布特哈总管衙门管理(副都统级)。1690年(康熙二十九年),岭南由黑龙江将军衙门所辖墨尔根副都统管辖。岭北由瑗珲副都统管辖。
1731年(清雍正九年),布特哈总管总理大兴安岭各族八旗事务,隶属黑龙江将军。1871年(同治十年),清廷将大兴安岭鄂伦春族人按住地分为五路编为佐。阿力河流域为阿力路佐领管辖,呼玛河流域为呼玛尔路佐领管辖,多布库尔河流域为多布库尔路佐领管辖。
1882年(清光绪八年),由黑龙江将军兴安城总管管理鄂伦春五路。1883年(光绪九年),兴安城总管撤裁。鄂伦春阿力路、多布库尔路由黑龙江将军墨尔根副都统管辖,呼玛尔路由瑗珲副都统(亦称黑龙江副都统)管辖。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岭南为黑龙江行省(简称黑龙江省)呼伦兵备道呼伦直隶厅管辖,岭北为瑗珲兵备道瑗珲直隶厅管辖。1909年(宣统元年),今漠河县为珠尔干河总卡伦和漠河总卡伦管辖,今塔河县、呼玛县为呼玛尔总卡伦管辖。
1912年(民国元年)6月25日,岭北隶属民国政府黑龙江瑷珲兵备道(同年8月26日改为黑河道)瑗珲直隶厅。1917年(民国六年),岭北漠河设治局改制为漠河县,隶属于黑龙江省黑河道。1920年(民国九年),岭南隶属于呼伦贝尔善后督办。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岭南为伪兴安分东省管辖,岭北三县为黑龙江省管辖。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岭南为新合并的伪兴安东省所辖的巴彦旗管辖,岭北三县为伪黑河省管辖。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岭南由新合并的兴安总省所辖的巴彦旗管辖。
1945年东北解放。同年11月,东北人民政府将原伪北安和伪黑河两省合并,设立黑龙江省。岭北三县由黑龙江省黑河地区行政办事处管辖,岭南由呼伦贝尔自治省(1946年3月,改为呼伦贝尔临时地方政府)巴彦旗管辖。1946年3月,岭南由纳文慕仁盟巴彦旗管辖。1949年4月11日,岭南隶属于新成立的呼伦贝尔盟。9月,岭北呼玛县隶属于黑龙江省新改称的黑河专员公署。1951年10月31日,岭南由呼伦贝尔盟新成立的鄂伦春族自治旗领导。
1964年2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成立会战指挥部,开发建设大兴安岭东北坡。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行政区一部分,黑龙江省黑河专区呼玛县全部和嫩江县行政区一部分,划归会战区。初步规划在会战区内建设大杨树、松岭、呼中、新林、塔河、阿木尔、古莲、十八站、库伦斯、南瓮河、霍龙门11 个林业公司。同年8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于大兴安岭会战区成立大兴安岭特区人民委员会(省辖市级),受会战指挥部和行政区所在省(自治区)双重领导,地方行政工作受黑龙江省政府领导。各林业公司设区政府,林场设乡(镇)政府。1965年1月,林业部在大兴安岭会战区设立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与大兴安岭特区政府实行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1966年4月20日,黑河专区呼玛县“嫩漠公路”以北和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东南部划入大兴安岭特区的行政区。1967年11月26日,大兴安岭特区人民委员会改为大兴安岭特区“革命委员会”。
1970年4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划归黑龙江省领导。大兴安岭特区改为大兴安岭地区。1979年5月30日,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和鄂伦春族自治旗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辖。原属鄂伦春族自治旗的加格达奇区、松岭区仍由大兴安岭地区管辖,但原属地权不变。阿里河、甘河、吉文和克一河林业局划归牙克石林管局管辖。同年6月,大兴安岭林管局为林业部直接领导的企业。
1980年9月4日,大兴安岭地区“革命委员会”改为大兴安岭行政公署,成为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1986年1月29日,国务院批准行署、林管局所在地加格达奇区为县级区建制。
1996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全区土壤为中国大兴安岭北部森林土壤区,主体区的西部为寒温带森林土壤漂灰土(棕色针叶林),东部为暗棕土(暗棕色森林土)。2004年年末全区土地面积124 462 575.8 亩,其中,农用地108 758 584.1 亩;建设用地792 966.5 亩;未利用地14 911 025.2 亩。
森林资源森林是大兴安岭最雄厚的资源。这里是绿色的王国,在绵绵不尽的群山上,长满了刚劲挺拨的兴安落叶松、四季长青的樟子松、婷婷玉立的白桦、耸入云天的山杨、西伯利亚冷杉及黑桦、柞树、山榆、水曲柳、钻天柳、蒙古栎等,多达上百种。大兴安岭地区经营总面积为8 351 216 公顷。全区森林覆盖率79.05%。林业经营面积8 224 621 公顷;林业用地面积7 606 531 公顷;有林地面积6 587 019.4公顷。无林地面积182 411.6 公顷;疏林地、灌木林地、宜林沼泽地、荒地、苗圃用地等837 100 公顷。
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后,禁伐区面积2 443 670 公顷;限伐区面积3 274 205 公顷;商品林面积1 888 656 公顷。
活立木总蓄积523 998 849 立方米;有林地蓄积510 266 740 立方米;疏林地蓄积1 236 877 立方米;散生木蓄积12 495 232 立方米。禁伐区蓄积179 296 110 立方米;限伐区蓄积215 709 937 立方米;商品林蓄积128 992 802 立方米。活立木生长量10 048 430 立方米。
商品林平均每公顷蓄积76.48 立方米,其中,成过熟林平均每公顷蓄积94.52 立方米。有林地中落叶松面积3 928 545.7 公顷;蓄积328 771 791 立方米。白桦面积2 141 473.3公顷;蓄积l47 081 607 立方米。其它树种面积517 000.5 公顷;蓄积34 413 342 立方米。人工林面积290 138.6 公顷,蓄积1 133 263 立方米。
水资源全区水系为外流流域,流入太平洋海域的黑龙江流域区,属地表流经带的湿润带与多水带。地表水资源总量为149.51 亿立方米/年,地下水天然资源总量为30.05 亿立方米/年,扣除河川径流量重复26.17 亿立方米/年,折合总水资源量为153.39 亿立方米/年。
流域面积在1000 平方公里以上河流有28 条,流域面积在100 平方公里以上河流有115 条,流域面积在50 平方公里以上河流有208 条。河流总长4410 公里,水面面积142 平方公里。境内较大河流有:呼玛河、额木尔河、盘古河、西尔根气河、多布库尔河、甘河、那都里河等,国际河流有黑龙江,省内地区间界河有嫩江。
全区河川年径流总量149.1 亿立方米(不包括黑龙江入境水),地下水储量30.05 亿立方米,全地区人均年占有水量31 308 立方米,是全国人均占有水量的12 倍,是世界人均水量的3 倍。
可利用水资源总量为108.82 亿立方米/年。其中,地表水资源为105.12 亿立方米/年,地下水可利用资源为3.70亿立方米/年。
全区水能理论储藏量78.04 万千瓦,可开发建设水电站39 处,电站装机容量89.6 万千瓦,可年发电25.3 亿度以上。其中装机在1 万千瓦以上电站站址有15 处,电站装机容量86 万千瓦,可年发电24.2 亿度以上。
野生动物资源动物区为古北界东北区,寒温带落叶针叶动物群区。鸟兽区为东部森林、森林草原喜湿与半喜湿资源动物群栖居区中的大兴安岭北部山地区。全区已普查出鸟类16 目,40 科,257 种,其中雀形目119 种,占47.6%,非雀形目131 种,占52.4%;夏候鸟有赤麻鸭、绿头鸭、极北柳莺等148 种;冬候鸟有朱顶雀、灰喜鹊等11 种:留鸟有黑嘴松鸡、花尾榛鸡、乌林鸮等46 种;旅鸟有大天鹅、花脸鸭等45 种。
全区已普查出兽类6 目,16 科,56 种,主要有紫貂、貂熊、棕熊、猞猁、原麝、马鹿、驼鹿、狍、野猪、狼、狐、貉、雪兔、黄鼬、水獭、松鼠、飞鼠、花鼠等。其中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有紫貂、貂熊等,二类保护动物有棕熊、猞猁、马鹿、驼鹿、雪兔等。
全区已普查出鱼类17 科,84 种,主要有大马哈鱼、细鳞鱼、哲罗鱼、鳇鱼、鲟鱼、乌苏里白鲑、黑龙江茴鱼、狗鱼、青鱼、雅罗鱼、草鱼、赤眼鳟、鲶鱼、凌源犸、江鳕、青纩、泥鳅、鳜鱼、黑龙江巽鱼、鳙鱼、黑龙江鲤、鲢鱼、银鲫、棒花鱼、华雩、湖瘛、银固、长春鳊、蒙古红珐、彩石鲋等。
全区已普查出两栖动物有中华蟾蜍、无斑雨蛙、黑龙江林蛙、中国林蛙等2 目,4 科,7 种;有龙江草晰、丽斑麻晰、白条锦蛇、红点锦蛇、极北蝰和蝮蛇等2 目,3 科,7 种。
野生植物资源大兴安岭地区自然植被类型为泛北极植物区系欧亚森林植物亚区寒温带针叶、落叶林区域。有木本植物100 种,其中乔木28 种。全区已普查出维管束野生植物92 科,371 属,900 多种。野生经济植物占60%。其中药用植物有黄芪、沙参、百合、断肠草、元胡、龙胆、紫苑、杜香、杜鹃等85 科,192 属,342 余种;纤维植物有大叶樟、小叶樟、野古草、羊胡子、苔草和柳兰等27 种;单宁植物有金老梅、蒿柳、酸模、老鹤草、萎陵菜、地榆、鼠掌草等49 种;芳香油植物有狭叶杜鹃、裂叶荆芥、百里香、兴安桧、玲兰等29 种;油料植物有榛子、胡枝子、接骨木、苍耳、分叉蓼、野豌豆等28 种;食用植物有越桔、稠李、东方草梅、都柿、蕨菜、徽菜、黄花菜、草蘑、油蘑、猴头、木耳、桔梗等42 种;农药植物有粗茎鳞毛蕨、兴安藜芦、白屈菜、狼毒大戟、白头翁、莲子菜等8 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