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汤原县博物馆探讨县级综合性博物馆陈列
2015-08-15鞠博
鞠 博
(汤原县博物馆 黑龙江 汤原 154700)
近年来,我国文博事业发展迅速,随着国家对基层博物馆的重视与扶持,各县纷纷建立起博物馆。县级博物馆更倾向于以地方历史文化为主要展示内容,在中国博物馆中占有很大比重。但是,除了一些民俗馆和有特定主题的专题馆,一般县级博物馆都是综合性馆,这些展馆大都会面临专业人员缺乏、(资金缺乏、展厅面积小、展品数量少、陈列展主题和内容缺乏科学、准确的定位等一系列问题,这就使县级博物馆难以达到最理想的展陈效果,极大影响了博物馆功能作用的发挥。基本陈列的定位失准,反映了地方博物馆对自身性质和功能认识的不足,以及在收藏研究方面的误区。本文以汤原县博物馆为例,探讨县级综合性博物馆基本陈列如何在综合性中凸显地方特色。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汤原县,地处三江平原西部,松花江畔汤旺河流域,地处北国江城佳木斯、乌金之都鹤岗、红松故乡伊春三市之间。汤原地域人类活动历史久远。商周以前是肃慎局地;东汉至三国时属挹娄;南北朝时属勿吉;隋时勿吉改成靺鞨,本域为黑水部所辖;唐初为河北道铁骊部辖境,后为渤海国铁骊府所辖;辽为女真五国部二城盆奴里国;金属上京路蒲峪路屯河猛安辖境;元初为辽阳行省开元路辖境;元中叶以后隶属水达达路桃温万户府;明属奴儿干都司屯河卫辖境;清光绪三十年设汤旺河招垦局;1906年正式设立汤原县。境内有元代桃温万户府、金代郎家津古城等多处古文化遗址。汤原也是著名的抗日革命根据地,在这里诞生了中共北满省委领导下的第一个党支部、第一个中心县委和著名的抗联六军,著名的东北抗日将士赵尚志、李兆麟、夏云阶、冯仲云、戴鸿宾、陈雷、李敏等人都在这里战斗过。为了充分展现汤原县的悠久历史和抗日革命根据地这两大特色,考虑到汤原县博物馆为综合性馆的定位,展馆面积有限,但是文物藏品相对充裕的情况下,为了达到了解汤原历史、铭记革命遗志、展示汤原风采等目的,在陈列布展时,按照递进顺序将展区划分为七个部分。
汤原县博物馆建筑面积近3100 平方米,但实际展厅面积较小,上下两层楼房展线长仅600 多米。因此,在设置展区时将一楼划分为两部分。一楼展区一分为二,展示重点的“历史”和“抗联”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远古回声”。讲述自5000 多年前本域出现人类活动以来,以历史沿革依次展示,并配以东江遗址出土的桂叶形石器等新、旧石器时代的石器工具,从东庆升遗址出土的石磨棒、石磨盘、环状石器等汉魏南北朝时期的农业生产工具,隋唐时期的手制夹砂陶罐,从振兴乡出土的辽代瓜棱壶,从东江村出土的金代副统官印,从双河村桃温万户府故城遗址出土的元代铜权,以及明、清两代的部分文物藏品。使得展厅内容不止于文字和图版,更加直观的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第二部分为“抗日烽火”。以当时日本随军战地记者拍摄的真实照片和日军军用物资展示从1932年5月日寇占领汤原至1936年5月日本关东军制定的“满洲农业移民百万户移住计划”大批涌入汤原境内的“开拓团”;以创作画和日军用铡刀砍杀中国同胞头颅的真实照片介绍了从鹤立镇十二烈士牺牲惨案至太平川集团部落制;以图版展示了1929年建立中共汤原县委至1936年抗联六军组建;以及位于汤原县大亮子河原始森林内的抗联六军后方密营;并加以现代化的声光手段布置大型场景,情景再现了1937年5月18日夜袭汤原一役,以硅胶人像和仿真场景展示了深山密营中的地窨子、木楞房,让游客真实感受到当时艰苦的环境,了解汤原县的革命遗址情况。
在二楼展区中第三部分“民俗风情”,以图版、实物、文字等形式充分展示了汤原县的满族以及朝鲜族的民俗习惯。并单独设立造型展柜展览了汤原县博物馆多年来征集民俗藏品,数十种木匠工具——墨斗和108 把古今中外的特色锁具。这也成为了各地游客非常感兴趣的一块区域。第四部分展现家乡“绿色资源”,通过大型森林模拟场景加上动植物标本来展示,生动形象,吸引游客眼球,并在鱼类展区中引进了先进的地投技术,让游客可以和池塘中的小鱼进行嬉戏,增加了趣味性和灵活性。接下来第五部分“特色旅游”、第六部分“优势企业”、第七部分“日新月异”以图版、文字的形式,展示了赏心悦目的养身汤原、日新月异的魅力汤原、厚积薄发的实力汤原、宜商宜居的和谐汤原。
现在的汤原县博物馆不仅成为了汤原历史与文化的承载者与传承者,更是成为了汤原这座小县城的城市名片,只要你在博物馆走一遭,就等于看到了一座微缩的汤原县城,参观游客络绎不绝,累计年接待游客量已达13 万以上,俨然已将县级博物馆的宣教作用发挥了极致。
总而言之,博物馆展示是一个系统的全面的工程,而县级综合性博物馆往往由于各种各样因素制约,在陈列主题的确定、内容的设计充实、展馆面积等方面做不到这样全面的规划。所以说,县级综合性博物馆的陈列是否做到平均分配综合性、放大凸显当地特色、扬长避短,是陈列成功与否的重点。
[1]汤原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汤原县志》,1992,第一版.
[2]陆建松,复旦大学,《论市县级博物馆收藏和展览的误区》[N].中国文物报,2005(007).
[3]吕济民主编,当代中国的博物馆事业[M].当代中国出版社,1998.
[4]任炳镐,《红色汤原》,2007,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