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族裔散居理论与美国犹太文学研究

2015-08-15孙丽坤

长江丛刊 2015年10期
关键词:族裔犹太犹太人

孙丽坤

(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哈尔滨 150000)

族裔散居理论是20世纪九十年代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化、社会和经济的跨学科理论,主要研究身份政治、规划、双重意识等问题。作为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术语和概念,引起了当下学者的广泛关注。族裔散居理论用以描述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种族或人种在较大范围内的迁徙移居现象,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族裔散居者与当地居民在社会、经济、文化交流中的适应、冲突和融合等问题。

一、族裔散居理论的概念

族裔散居源于希腊语diaspeir,由动词播种和介词结束合成,意思是“离散”或“散落”,原是植物学名词,意为“种子的散布”,用以描述植物种子在一个或几个区域的散布。后来有人借用以描述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种族或人种在较大范围内的迁徙移居现象,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族裔散居者与当地居民在社会、经济、文化交流中的适应、冲突和融合等问题。1991年《族裔散居》杂志创刊是一个里程碑的时刻,它标志着人们有意识地将该理论作为一种批评工具或研究角度来研究历史和当代族裔散居问题。族裔散居问题成为一门显学,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专家的关注“2005年英国的曼彻斯特大学在文化学科中还首次专门设立了‘移民、族裔散居以及流亡文化’方向的文学硕士研究项目。同年三月,《族裔散居百科全书:全世界的移民与难民》的出版则标志着族裔散居研究的全面成熟。”由此可见,随着21世纪全球化加快发展,“族裔散居问题与批评必将会成为本世纪具有相当有影响力的主要批评理论之一”。

二、族裔散居理论的发展演变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规模逐步扩大,进程也随之日益加快,全球范围内的资本的流动也更为频繁和便利,各国开始将跨国经营发展成为大公司的主要经营模式,继而产生的直接结果便是打破了原来主要在民族、种族和人种范围内进行的经济活动界限,世界经济体系也随之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也就造成了世界范围内规模更大、形式和内容更多样的人口迁徙和流动,其直接结果就是产生了当代意义上的族裔散居,而这些族裔散居与迁徙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方面的传统和交流中摩擦碰撞而展现出的问题和特征,自然成为相关领域理论思考的对象。广义的散居写作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那时的具有散居特征的文学是用了“流浪汉小说”或“流亡作家”作为名称,前者主要是指不群定的的写作风格,作家让作品中的人物始终处于一种流动的状态的小说,以次来反映作家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三、族裔散居理论在犹太文学研究中的可行性

世界上最典型的族裔散居者为犹太民族,自公元前6世纪犹太人沦为“巴比伦之囚”,到两次犹太战争(公元66年和公元132年)以犹太人的失败而告终,犹太人陆续离开迦南(巴勒斯坦)一带,开始了涌向世界各地的流散时期。在大约两千年的漫长流浪历程中,犹太人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亚、非、欧、美各洲均有犹太人安家落户。19世纪中叶以后,美洲日渐成为犹太人的重要聚居地,据美国犹太年鉴统计,1790年美国的犹太人为1500人,到1900年猛增到100多万,二战时则达到500多万人。目前全世界约有犹太人1600万,仅美国就有600多万。在犹太人流散史中,美国始终是世界上聚居犹太人最多的国家。犹太人在有着多元文化传统的美国获得了史无前例的宽松的政治和经济环境,虽然也曾受到反犹主义的侵袭,但从未像在欧洲那样遭遇强烈的歧视和血腥的镇压。犹太人在美国之所以没有惨遭涂炭,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黑人问题转移了社会视线。美洲殖民地曾大量使用黑奴,身处整个社会金字塔最底层的黑人是种族主义者的矢之所向。黑人被认为只是“会说话的动物”,有着本能的强烈反抗性。而长此以来居无定所的流浪生涯已经教会了犹太人如何生活,只有息事宁人,方可安然度日。白人基督徒面对黑人的仇恨所感受到的威胁远远大于异教民族的微不足道的压力,当社会的关注聚焦在黑人问题时,自然会在某种程度上忽视或遗忘了犹太人的存在。犹太人从而得以在一种比较宽松的社会环境中施展才华。

生活在美国的犹太人无可避免地与美国文化不停地产生冲突与融合。犹太人对传统文化要素的部分继承既是文化惯性使然,也是文化氛围的自然结果与主体文化的冲突无疑是对犹太身份的不断提示。同时,犹太人对美国文化的部分吸收既是现实的需要也是生存的必然出路。以语言,这一最为基本的沟通媒介为例。犹太文化在其历史沿革中,曾创造和使用了两种犹太语言,即希伯来语和意第绪语。素来崇尚知识的犹太民族在大举迁入美国之后迅速掌握了主体文化的语言— —英语,这其实就在无形之中于某种程度更改了自己的思想方法、文化背景和文化语义语言打开了初步的生存渠道之后,犹太人以各种身份出现并活跃在美国各阶层。如此以来,美国犹太人不由自主地感受到他们的未来已同美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犹太人在放弃和保留若干犹太特性的同时,又部分地吸收了美国文化的某些要素,成为具有双重文化身份的“两栖人”,完成了某种文化超越,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文化认同。

猜你喜欢

族裔犹太犹太人
美国犹太作家的以色列书写
族裔性的空间建构:《拉罗斯》的叙事策略
自尊
论美国非裔诗人C.S.吉斯科姆的“拖延”诗学及其族裔诉求
21世纪美国族裔文学发展研究
19世纪的法国大歌剧:阿莱雅维的《犹太女》
上海
犹太人的生意经
逃票的方法
五年级阅读训练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