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梨子山
2015-08-13
金秋九月,我们驱车来到梨子山。
梨子山,在豪山乡金花村梨山组,金紫仙(云秋山)的半山腰。车子一进入豪山,两旁的山峦高大起来,山色变成黛青色了。山坡上山野里种满了茶树,放眼望去,整齐而富有韵味。公路沿着金湘河向山里延伸,金湘河是莲花江的源头,河水清澈透亮,鹅卵石躺在河床上享受着阳光和河水。群山重重,远处,金紫仙耸立云层,像是在向我们招手致意。
来到金花村,龙潭电站孤单地立在山溪旁边,青砖青瓦,颇见历史。古老的抖墙土屋有层次地排列在山岗上,阳光的照射,那么的和谐自然,古树掩映,修竹在侧,更显神韵魅力。
进入山路,车子开始颠簸起来,泥巴路面狭窄弯曲。山路弯弯,溪水潺潺。路旁山花傲放,野果悬挂枝头。视野时而开阔,时而狭小,峰回路砖,山谷时而阴,时而晴。沿着小溪,一路颠簸摇晃,两边崇山峻岭,林木幽深,终于我们来到金紫仙脚下。
爬上一个陡坡,拐一个弯,我们眼前一亮,美丽的梯田,古老的土屋,蓝天下的高山草甸,一下子吸引了我们。
好客的山民看见我们到来,纷纷走出家门,用听不太懂的客家话同我们打招呼。我们从他们微笑的脸上,读懂了善意与友好。
八十四岁的老婆婆,叫张庚仔,迈着小脚,颤巍巍走了过来,热情地拉着我们的手,像见到了当年的红军阿哥,热情,亲切。老婆婆用山里人独特的方式表示她的热情,轻轻地唱起了久违的山歌:
阿哥来到梨子山,没有好茶与好饭。
打支山歌表心意,见到亲人我脔心欢。
我们兴奋地鼓掌,恳请老人再给我们唱上几首。老人沉思了一小会儿,像是在回忆往事一般:
我想唱歌我就唱,心歌溜在嘴巴上。
阿哥有意歇歇脚,放下担担接上腔。
八十六岁的老大爷彭生德老先生,人精瘦矍铄,此时正肩扛一捆杂木,矫健地从山林中走过来。听见歌声,忍不住嗓子痒痒,张口就唱:
哥在山头妹在坡,听见阿妹在唱歌,
阿哥搭白唱两句,妹妹莫要怪哥哥。
老婆婆也不示弱,几乎是不经思索,像是平时练就好了似的:
妹不怪哥来接白,日上梨山哥莫愁。
有钱阿哥戴草帽,无钱阿妹晒日头。
……
两位老人像回到了年轻时代,兴致勃勃地对上了客家山歌。豪山山歌,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会唱的人不多了,在安仁,也只在羊脑的福星和豪山的金花能够听到。年轻人不唱山歌,也少唱情歌,只有在深山老林中,才会听到如此美妙有趣且富有生活情调的山歌。山歌是民间的瑰宝,是人们在生活和劳动中创造出来的民间艺术,劳动创造美,生活蕴含美。
我们围成团站着,田野里刚刚收割完一季稻,草垛儿像精灵一样守护在田埂上,清新的稻谷香味弥漫在空气里,歌声给我们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我们站立的地方像一个坝子,四周群山环绕。传说神农在此采药尝百草,因误食断肠草,而葬于茶乡之尾。因此这里有被称作断肠坡,是炎帝神农的终老之地。
沿着山势往下,是阳桥垅。阳桥垅里有泉名“莲花井”,四时不溢不涸,是莲花江的源头之一。井旁溪畔生长野生娃娃鱼。山崖有石穴,名高坦,广丈余,中藏仙佛像。传说神农炎帝采药时常在此洞居住。在红军时代,红军游击队经常在金紫仙一带活动,打土豪,杀劣绅。据《湖南大公报》(1930年3月7日)记载“……最可恨者,茶陵赤卫团谭思聪、陈韶、谭家述、袁肇鸿等,恃赣匪为挟命,盘踞湘赣接壤之太湖、倒坪、木冲一带,负险自固,不时出没于茶属田东、上方、东坑、白水龙、南湾、尧水、岩口、岩内等处……”国民党围剿井冈山时,这里又是红军的避难所,当地盛传老百姓为保护红军而将红军藏于坦内的故事呢。
顺着村书记的指向,沿着山脊向右,我们的目光在山脊上飘移。世之奇伟、诡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金紫仙的旖旎风光,尽在山脊。许多登上金紫仙山顶的人,因为照原路返回,所以没有领略到这山脊上的景致。
“最高处叫南天门,也叫王毛岭。”岭上长着清一色的高山毛草,草不高,像是铺在山坡上的,构成美丽的高山草甸景色。
王毛岭的下方,是一片树林,叫梨子山。山上古树掩映,多为原始次森林。山沟里长了很多的野生梨树。春天漫山梨花盛开,整个山沟白成一片,犹如白云堆放。秋天,果子成熟,梨子山变成果子沟,这里又成了山猴、鸟儿和狸拐子的乐园。
穿过茂密的原始森林,小溪流经至造上,水流从悬崖高处陡然跌落,“訇訇”的声音从脚底传来,这就是梨子山瀑布,也是我们在山脚时看到的仿佛从山顶飞泻而下的白练。据县志记载:“瀑布飞泉,飞练数千丈,下而成川,东流至炎陵鹿原坡镇,绵亘过酃邑界,北流入茶陵西乡,百里至香草坪。”
目光再往右边移动,越过郁郁葱葱的高山茶林。村长指着一处高山对我们说,那就是著名的“一脚踏四县”。我们齐刷刷地朝“一脚踏四县”望去。山顶上矗立着高高的铁塔,那是风力测试仪,有识之士想在这里投资建设风力发电站。所谓“一脚踏四县”,是指这个山头是由四个县在管理,站在峰顶,四面环视,北面是安仁境内,西面是永兴,南面是资兴,东面属炎陵。因为山的行政区划的特殊性,当地百姓称之为“一脚踏四县”。
看完自然景致,组长邀请我们进屋喝茶,并拿出一份盖有红印章的有全组百姓签名的报告,恭恭敬敬地交给我,像是交上了希望。我知道山里人诚实实在,待人热情,也知道山里人渴望改变家乡面貌的迫切心理,懂得山民们要让梨子山走出大山走向世界、让世界走进大山了解大山的原始愿望。我接过那张纸时,感觉到它的沉重和分量。我把它交给同来的旅游、交通、水利、农业等部门的领导传阅,让他们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任务读完这份沉甸甸的报告,真心实意地走进梨子山。
调查组恋恋不舍地离开梨子山,梨子山的人们更是依依不舍。
走进梨子山,接过那份报告,从此,我的心中又多了一份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