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来自硅谷的格雷厄姆

2015-08-13孟德阳

英才 2015年8期
关键词:格雷厄姆莫里斯孵化器

孟德阳

本杰明·格雷厄姆教会了巴菲特投资资本市场,而保罗·格雷厄姆却在硅谷教会创业者应该如何做好一家公司。

去年2月,保罗·格雷厄姆卸任他所创办的创业孵化器Y Combinator(YC)总裁一职,但直到今天,这家硅谷最知名(似乎没有之一)的创业孵化机构仍无法摆脱格雷厄姆的烙印。这个早年间曾经学习过绘画、哲学最后成名于互联网的“教父级”企业家,每年都在直接影响着数百位年轻的创业者,而间接受他影响的创业者可以说不计其数。

经历过上世纪90年代互联网初创时最辉煌的时期,在硅谷和互联网一片死寂的2001年,他开始在自己的网站上撰写文章。而直到2005年,他与当年合伙的老友罗伯特·莫里斯和特雷弗·布莱克威尔一道创办了YC。

保罗·格雷厄姆似乎特别痴迷于“黑客”这个词,在他的定义中,黑客并不只是侵入别人电脑的破坏分子,而是专门解决程序难题的专家,“黑客的成功秘诀就是打破常规。”而早年间的绘画求学经历,让格雷厄姆将编程和绘画都视为创作的一种方式。

硅谷那些最有个性的风险投资人似乎都有过一段不平凡的创业经历(彼得·蒂尔把PAYPAL卖给了EBAY,本·霍洛维茨卖掉了自己“九死一生”创立的公司……),格雷厄姆也不例外,他说:“承受较大的压力通常会为你带来额外的报酬,但你还是无法逃避基本的守恒定律。如果创业那么轻松,那么所有人都去创业了。”

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压力,不知今天激荡在中国的创业大潮创业者们是否真正做好了准备。

第一桶金

后来有人分析硅谷近十年的成功创业企业的成功因素,结论是选择一个好的时机对于创业公司是头等重要的事情,其次是团队和创意等因素。

格雷厄姆首次创业无疑赶上了一个十分微妙的时间窗口,彼时互联网第一股网景公司上市在即,人们都在讨论互联网对于传统商业模式的颠覆和变革,这与今天人们讨论移动互联网对于传统服务业的变革如出一辙。

格雷厄姆与合伙人罗伯特·莫里斯在网景公司上市前决定开始创业。莫里斯当时也是一名编程大师,著名的“莫里斯蠕虫”病毒就出自他手(如今莫里斯已经身为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同时也是YC的合伙人)。

据格雷厄姆回忆,当时大约有30家左右的“网上商店”,页面全都是手工制作的。他判断,如果网络商务真要大规模地发展,必须要用专门的软件制作网上商店,而他和莫里斯正是看准了这个机会,准备动手编写这样的软件。

正如绘画和写作不能预先设定,后来带给二人以财富的点子也是在软件的开发过程中不断完善的。“第一周,我们打算写一个传统的桌面软件。但没过几天,我们就想了另外一个方法:可以让软件在服务器上运行,浏览器作为操作界面。”格雷厄姆在他的著作中描述道,后来事实证明他们的构想是正确的,这个名为Viaweb的产品也被人看作是今天已十分普及的“软件即服务(SaaS)”模式的开端。

三年过后,Viaweb被卖给了当时如日中天的雅虎,作价4500万美元,更名为雅虎商店(Yahoo Store)。而当初编写Viaweb程序的只有三人,而这三个人也正是后来YC的三个合伙人:格雷厄姆、莫里斯和特雷弗·布莱克威尔。他们在一起的前6个月都在写代码。格雷厄姆说:“开发互联网软件的创业公司会把与创业有关的每一件事做到极致。只用更少的人、更少的钱就可以把软件写出来,并且开始运作。”

即便是赚到了第一桶金,格雷厄姆也难改他的“黑客本色”。在他的畅销书《黑客与画家》中描述了当时他与雅虎公司的一段对话,在回答雅虎关于卖掉Viaweb之后想干嘛时,格雷厄姆说,他对商业活动从来都没太大兴趣,他更想做黑客。

YC气质

但是格雷厄姆并没远离商业。

2005年初,格雷厄姆的母校哈佛大学的一个学生计算机团体邀请他前去演讲,演讲的主题就是关于如何创立公司。他告诉台下怀抱创业梦想的大学生们:“选天使投资人一定要选有过成功创业经验的。”——台下的学生眼巴巴地看着格雷厄姆——接着他补充说,“我不是天使投资人。”

然而,在演讲后的交流中,格雷厄姆却发现原来年轻人有那么多好的创业点子,他本人也意识道天使投资人对于创业者如何之重要。于是,格雷厄姆又找到当年一起打拼的老友莫里斯和布莱克威尔,一道创立了YC。

与传统孵化机构不同的是,YC更倾向于对投资者早期某一个阶段的孵化,而传统创业孵化器则更愿意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代价是换取创业公司更多的股权,创业公司有时不得不出让更高份额的股权来换取孵化器的支持,甚至把控股权都交给投资方。

格雷厄姆并不喜欢这样的模式,在接受《福布斯》杂志的采访时,他坦言YC最大的创新之处就在于同步投资,即一次投一批企业而非一家企业, 这样对于YC的好处是不需要不必与创业团队做数十次同样内容的交流,而对于创业者来说,参与到批量投资中付出的成本更低,同时也可以从一同起步的创业公司中学到更多。

YC每年会尽量两次批量投资,最近一次投资了85家企业。每家被选中的企业将会付出7%的股权融得120万美元。YC会将这些企业组织到硅谷,进行为期3个月的孵化(得到YC合伙人关于商业模式、产品、技术等方面的指导)并在最终的演示日(Demo Day)向受邀请嘉宾展示自己的产品或项目。实际上,YC这种模式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帮助被投资企业在最短时间内实现产品的突破并赢得市场。

对于获得YC投资的创业公司,3个月集中孵化结束并不意味着远离YC投资的创业者,实际上,YC每一批投资的企业更像是同级生,而所有YC投资过的企业更像是一个学校走出的学生,他们将形成一个巨大的创业“校友”网络,每年都会举办活动分享自己的成功经历。目前,已经有像Airbnb、Dropbox这样估值达数十亿美元的公司从YC走出来。

YC的成功使得其模仿者也逐渐增多。但对中国创业环境来说,创业公司的想法“互相借鉴”速度之快,恐怕难以令YC这样的孵化器立足。

猜你喜欢

格雷厄姆莫里斯孵化器
肯尼思·格雷厄姆
神奇飞书
能 看 多 远
半夜的演讲
扎克伯格大哭一场
我的风筝
孵化器 倒闭潮来了?
格雷厄姆:我极少分析个股
硅谷孵化器500 Startups听课记
孵化器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