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视阈下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研究

2015-08-13蒯海章潘旭

老区建设 2015年4期
关键词:志愿服务激励机制

蒯海章 潘旭

[提要]从解析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基本内涵出发,分析基于需求理论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中存在的问题,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的逻辑层次。

[关键词]志愿服务;激励;机制

[作者简介]蒯海章(1978-),男,南昌工程学院学生工作处副处长,硕士,讲师;潘旭(1986-),南昌工程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教师,硕士,讲师。(江西南昌 330099)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当前,国内高校几乎都已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具有广泛的参与面,但由于对志愿服务精神认识不到位,缺乏专业培训,少有精品,因而社会影响力有限,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文明程度不高等问题也长期存在。针对于此,本文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基础,提出应重点建设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从活动的主体——大学生人手,试图解决大学生志愿服务根本动力的问题。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基本内涵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由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的研究组织激励时应用最广泛的理论,也是解释动机的重要理论。他认为,人类价值体系存在两种不同的需要,一种是来源于人类自身生理需求的本能或冲动,称为低级需要或生理需要,一种是来源于人类社会化后的潜能或需要,归于高级需要,由此将人的需求按行为的动机从低到高划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的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这五种需求按阶梯状排列,如果较低层次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较高层次的需求将会被延后。只有较低层次的需求满足后,这种层次的需求不再是行为的激励因素但也不会消失,更高层次的需求会激活而成为新的激励因素。然而这种模式也并非一成不变,并不只有满足了低层次需求,人们才会去追求高层次需求,而是常常几种需求交叉在一起,共同存在。同时不同需求在不同的阶段和具体的情境下表现出来的迫切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可能几种需求共同存在,但其中某一种占支配地位。因此,要从根本上改进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动力,高校学生工作管理人员必须从需求层次入手,不断完善志愿服务满足个人多层次需求的条件,创造激励机制,采取有针对性的激励措施,才能从一个侧面打开突破口,充分调动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的主动性,开创志愿服务工作的新层次。

二、基于需求理论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中存在的问题

创建或改善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的重要性在于其本身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是实践育人的重要途径。在马斯洛需求层次视阈下的激励理论认为要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使用有效的方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员工努力去完成组织的任务,实现组织的目标。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这项激励机制的创建和完善还不足以推动志愿服务的良性发展,从需求理论的逻辑层次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不利,组织保障不足以满足安全需求

高校对志愿服务组织管理上的服务和保障力度一直比较欠缺,缺乏经费保障。高校社团组织开展活动经费的来源主要以行政划拨为主,鲜有社会募集,一方面缺乏经费来源,一方面志愿服务旋即失去了一种与社会建立互动、打造社会品牌效应和扩大社会影响力的渠道;二是缺乏专门的志愿服务实践指导师资力量,当前志愿服务实践的指导主要以学生工作人员的兼顾或兼职为主,以此为主的管理人员无法形成强有力的团队战斗力,志愿活动呈现出流于表面、简单重复的现象。

(二)服务意识淡薄,组织形式欠规范,志愿者集体归属感低

当前大学生以90后为主,独生子女比例大,从小被呵护的生长环境导致大学生服务意识不强,而且高校开展志愿服务的组织管理形式主要停留在自上而下的行政计划指令模式。大学生志愿服务以完成任务为主,形式单一,参与意识不强,对志愿精神的理解不够,缺乏内在动力,只有在组织活动时才能出现组织形式上的志愿者集体,缺乏长效管理团队和主动经常性开展志愿服务的学生自组织,活动结束即变回普通大学生,没有有效的集体组织,归属感不强,从而难以提高服务意识和志愿服务的主观能动性。

(三)服务能力有待提升,难以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

大学生服务能力不足,服务水平不高。一方面由于缺乏对志愿者的培训,不能为志愿者提供有效的专业技术知识和精神支持;另一方面,由于活动多数停留在社会公益服务和公益精神宣传上,许多专业知识技能没有与志愿服务的实践结合起来,不仅使得志愿服务难以形成品牌效应,可持续性和质量受到影响,而且通过活动可以实现的自我成就感也变得十分奢侈,志愿服务的魅力大打折扣。

三、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的逻辑层次

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是高校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是高校学生工作人员践行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深化志愿服务意识的根本举措,结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的建设应遵循以下逻辑层次:

(一)加强服务和权益保障,解决后顾之忧,满足安全需求

当服务实践活动服务保障支撑不足,无法顺利开展,志愿者无法得到人身、医疗保障,服务实践活动本身即受到威胁,由此而来的紧张、彷徨、不安等负面心理将阻碍志愿服务活动的正常开展。因此,要建立起服务实践中人与人,人与活动之间的基本互信。学校管理部门应加强顶层设计,保障资金相对充沛及资金来源渠道丰富,有足够的物质依托。只有解决了后顾之忧,才能使志愿服务的奉献精神之花自由盛开。

(二)着力打造志愿者交流平台,创造和谐温馨人际环境,满足社交需求

在安全的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学生工作管理人员应着力打造各种形式的交流平台,建立多种渠道的交流的平台,开展经验交流会、讲座、报告会等传统形式,也可以通过建立志愿者互助论坛,QQ群、博客等新媒体形式,加强交流与学习,让大学生志愿者之间、师生之间、大学生与社会之间拥有良好的沟通渠道,满足大学生志愿者认识社会、认识他人、认识自己的社会交往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上,强调志愿服务本身即是一种社会交往与自我展示的形式,让自己充分融入到服务实践中,发挥自己的才能。在活动外,帮助增进互帮互助的同学情,互敬互爱的师生情,在活动中,鼓励展示无私奉献的志愿服务精神,强化志愿者的情感体验,真正让志愿精神内化为自身的品格,强化爱与归属感的体验。

(三)加强志愿服务精神教育,提高自我认同感和价值感,满足尊重需求

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大学生是未来的社会栋梁,更是现代文明的重要传承者,志愿服务精神应在大学生人格品质中得到应有继承和发扬。志愿服务实践的组织者应对个人或集体通过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方式,公开奖励和表扬,或者强调工作任务的艰巨性以及成功所需要的高超技巧,还可以通过颁发荣誉奖状奖章、在校院刊物上发表文章表扬、张贴优秀志愿者光荣榜,不断提高对志愿服务精神的认识,提高人格境界,提高自我认同感和价值感。

(四)提高志愿服务技能培训教育力度,形成志愿服务品牌,满足自我实现需求

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整体水平不高,欠缺专业培训和专业技术支持,只凭一腔热情从事志愿服务工作,久而久之,学生工作管理人员无法打造出高质量的志愿服务项目,社会影响力难以提升。因此,要加强志愿服务技术培训教育和专业知识的支撑,让志愿者们能够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达成目标,圆满地完成任务。在强调组织纪律性教育和人生价值观教育的同时,为满足自我现实感注入强大的精神和智力支持,为打造志愿服务的品牌效应打下良好的基础。

[责任编辑:上官涛]

猜你喜欢

志愿服务激励机制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基于协同发展理论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可持续化社会支持系统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与“互联网+”结合模式探究
高职院校化工总控工技能大赛的培训模式与对策分析
EVA价值管理体系在S商业银行的应用案例研究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