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创新 探索江西扶贫开发新路

2015-08-13饶振华

老区建设 2015年5期
关键词:贫困村移民精准

在江西省委十三届十次全会上,江西省委书记强卫提出“五年决战同步全面小康”。而作为革命老区,江西目前仍有276万贫困群众,扶贫开发任务艰巨。江西扶贫工作目前取得哪些具体成效?江西如何继续推进扶贫攻坚?

一、我省“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已经形成,扶贫开发进入新阶段

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省的扶贫开发工作应该说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以下几组数据可以反映我省扶贫开发工作的新成就、新变化。

第一组数据,有两个核心指标:第一个核心指标,就是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我们全省38个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统计已经达到了7670元,同比增长16.9%。高于全省农民人均收入增幅5.6%,也占到人均收入的75%。这个数据在两年前,只达到了全省农民人均收入的65%。也就是说,两年提升了10个百分点。第二个核心指标,贫困人口的减少。2011年,全省有438万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是12.6%。截至2014年年底,全省的贫困人口为276万,贫困发生率是7.7%,尤其是2013、2014年两年,我们2013年减贫80万,2014年减贫70万人,说明我们减贫的速度非常快。这两个指标可以反映我省扶贫开发的综合效果。这两个指标,也是国家考核一个地区扶贫开发的基础指标。第二组数据,专项扶贫。2014年省级可安排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9.26亿元,比上年增加了2.51亿元,增长了15%。不断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绩效,对全省贫困人口和3400个贫困村,逐户逐村建档立卡,实行精准扶贫。完成了5万人的雨露计划,并对58个县进行了产业扶持。第三组数据,行业扶贫方面,从2011-2014年,四年问,我们投入了2290亿,其中财政资金达到了1500亿。我们用这些资金,完成了贫困地区的村组道路、农村安全饮水、农村电网改造、农村危房改造、产业发展、旅游扶贫,以及文化教育、卫生、广播电视、贫困村信息化等,可以说,大投入带来了大变化。第四组数据,以2014年10月17日首个扶贫日为契机,围绕“我为减贫做件事”这一主题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推动全社会共同关注贫困地区的发展。10个中直单位驻赣定点扶贫,38位省级领导和82个省直单位企业联系县定点扶贫,200余个省属部门单位,5000余个市县部门单位联系贫困村定点扶贫,构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重点扶贫网络。2011-2014年,全省社会扶贫高达80亿元。可以说社会扶贫,已经在我省上下形成了浓浓的氛围。以上几组数据充分说明,我省的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已经形成了“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新格局。由此,我省扶贫开发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

二、加快改革创新,今年着重探索“四位一体”产业扶贫新路

产业扶贫是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为此,省扶贫和移民办党组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并积极地试点和探索,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和工作思路,构筑了“四位一体”产业扶贫的新框架,并力求在实践中有新突破,这一框架主要有几部分组成:一是选择一个好产业。强调要在本地重点发展的优势高效产业中,选择一个适合贫困村发展的产业,提高其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水平。二是组建一个支撑有力的合作组织,着力提高组织化程度和社会化服务水平。这个合作社是一个具有较强扶贫功能的组织,而不是打着合作社的旗帜,不让贫困人口加入,不为穷人服务的组织。这个合作社原则上以一个贫困行政村为单位组建,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数个行政村,组建一个合作组织,如在一个乡镇有多个村分别组建了同一产业的合作社,也可建立乡镇联社;在县级层面如有多个乡镇有同一产业合作社,也可以建立县级产业合作总社。三是设立一个放大贷款的风险补偿金,着力破解资金不足的问题。今年准备在部分县(市、区)试点,探索在财政产业扶贫资金中安排产业风险补偿金,按1:8比例放大贷款,贷款期限由合作组织贷款对象白行选择1至5年期贷款。贷款利率按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执行。在具体的操作中,我们希望试点县要优先满足建档立卡贫困户或者移民户的贷款需求,在贴息、直补、保费补贴以及其他政策上,向这一特定的对象倾斜,以体现精准扶贫的需求。四是创建一个帮扶机制,着力增强各部门共同推进产业扶贫的动力和合力。推进产业扶贫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各部门共同推进,合力推进,要把干部驻村帮扶工作与产业扶贫多个模式有机结合起来,让贫困群众在产业发展中真正受益。

三、紧紧抓住精准扶贫这个“牛鼻子”不放,精准发力,创造江西特色的新举措

精准扶贫,是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精准扶贫,就是要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细化管理,对扶贫资源实行精确化配置,对扶贫对象实行精准化扶持,确保扶贫资源真正用于扶贫对象身上,真正用在贫困地区。他多次强调,要更多面向特定人口、具体人口,实施精准扶贫,防止平均数掩盖大多数。

贯彻好总书记的精准扶贫思想,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发力:

一是在精准识别上发力。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省扶贫和移民办要求各地对精准扶贫工作再“回头看”,看工作是否布置到位,看人员培训是否到位,看数据审核是否到位,看督查是否到位,确保全省识别的3400个贫困村,346万贫困人口数据真实、齐全,为实施精准扶贫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是精准帮扶。这是精准扶贫的关键,把贫困对象找出来之后,就要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要分类指导,分析贫困原因,并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实施贫困群众搬迁移民扶贫工程的管理》中,明确提出对搬迁移民采取“普惠制”与“特惠制”相结合的政策,实行差别化扶持,对有搬迁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普惠制人均4000元的基础上,再每人增加补助1000元;对建档立卡的特困户,在普惠制人均4000元的基础上,每人增加2000元。对于实行差别化扶持的,仍然存在困难的特困户,各地要多渠道整合资金,加大扶持力度。

三是精准管理。这是精准扶贫的难点,要依托国扶办的信息系统,建立一个精准扶贫的管理网络,及时更新信息,及时掌握扶贫对象的动态,尤其在扶贫项目、扶贫资金的管理上要到位,一切都要在阳光下运行。今年省扶贫和移民办主要是在财政资金管理机制上,在加快资金拨付进度上,在专项扶贫的项目管理上,都会有新思路、新举措,确保精准管理到位、有效。

四是精准考核。这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我省根据国家的精准考核的要求,在贫困县考核约束和退出机制以及在扶贫开发的工作考核和绩效考核上加大力度,为此,省扶贫和移民办专门成立了督查处,围绕扶贫和移民项目资金的规范性、重要性,强化考核监督检查,确保项目安全、资金安全。

四、以开展扶贫日活动为契机让全社会共同关注扶贫开发

10月17日一直是“国际消贫日”,每年这一天,联合国都会选择一个国家作为主会场,开展不同的主题活动。去年8月1日,国务院同意了国扶办关于设立“扶贫日”的报告,将每年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

我省高度重视首个“扶贫日”的活动部署,经过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将去年扶贫日的活动主题定为“我为减贫做件事”,并组织开展系列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是省领导高位推动,省委书记强卫批示要精心组织开展好首个扶贫日系列活动,动员全社会参与到扶贫济困工作中来,为贫困地区群众多办实事、办好事。省长鹿心社批示要以开展扶贫日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创新扶贫开发机制,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着力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莫建成撰写署名文章《让扶贫济困美德闪烁更加璀璨的光辉》。

二是相关部门协调行动,以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名义向小组成员单位下发“扶贫日”活动相关方案,省政府随即组织省直相关部门召开专题协调会。营造舆论氛围,省委宣传部部署各设区市委宣传部及省直各新闻媒体做好我省扶贫开发成就、经验典型宣传。《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社《江西领导参考》等各类媒体,全方位、多角度、高密度宣传扶贫日活动和扶贫开发工作情况。据统计,扶贫日活动期间在国家级媒体报道江西扶贫20多篇。

三是积极开展捐赠活动,省直机关工委、省教育厅、省国资委、省工商联和省总工会、省妇联及团省委等部门单位在认真做好扶贫日捐赠活动筹备工作的同时,分别向省直各单位、省属高校、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省直单位职工、妇女和青年、共青团员等发出倡议,广泛号召各有关方面积极参与本单位组织的扶贫日捐赠活动,捐赠款项用于本单位定点扶贫点的扶贫项目和特困群众的帮扶。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10月底全省捐款累计2.23亿元。

四是活动形式富有特色,如赣州、吉安、上饶等扶贫开发重点区域纷纷通过市县手机报、移动平台对公众宣传扶贫日活动情况。抚州团市委组织本地团员、团干通过“一日捐”的形式,开展缴纳特殊团费活动。信州区在上饶市社会扶贫公益服务中心举办医疗扶贫救助行动成果展,同时还开展了免费健康咨询等活动。江西中医药大学的十几名学生自发组织诚信义卖为贫困群众捐款。由相关方捐资的“二七医疗扶贫基金会”在南昌成立,用爱心点燃精神疾病患者康复的曙光。五、理清思路,明确目标,2015年再减贫60万人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工作的谋划之年,更是全省扶贫和移民工作深化改革创新和顶层设计完善之年,做好今年扶贫开发和移民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阐述了新常态和扶贫工作的关系,提出了新常态对扶贫开发要有新认识、新理念、新举措、新作风。根据有关会议精神,结合我省实际,今年我们提出了“123456”的工作思路,也就是“围绕一个总体目标、夯实两个基础工作、抓好三项考评考核、提升四大品牌工程、推进五项重点工作、强化六项保障措施”,省办出台的《2015年工作要点》已作出具体部署。具体来说,我们必须重点把握和推进以下几项工作:抓好建档立卡管理工作、抓好“十三五”贫困村的调整工作、抓好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抓好扶贫和移民工作考核、抓好水库移民管理工作、抓好扶贫和移民产业发展。2015年,我省将继续扎实开展精准扶贫,全年完成减贫任务60万人。

(本文根据饶振华副主任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录音整理)

■责任编辑:上官涛

猜你喜欢

贫困村移民精准
吕梁临县光伏扶贫实现“三个全覆盖”
精准扶贫美了乡村
宽带网络将覆盖90%以上贫困村
脱贫攻坚拉响新警报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法七成二代移民不娶移民
Stay in Spain BY James Wilkinson
贫困村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