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县绵羊细颈囊尾蚴病感染情况调查
2015-08-12刘永兰青海省共和县畜牧兽医工作站813000
刘永兰 (青海省共和县畜牧兽医工作站 813000)
调查报告
共和县绵羊细颈囊尾蚴病感染情况调查
刘永兰(青海省共和县畜牧兽医工作站813000)
为了掌握青海省共和县绵羊细颈囊尾蚴病的感染情况,制定切实有效的防制措施,2014年1月份、9月份,对本县农业区、牧业区各选10户共880只绵羊进行了投药前、投药后屠宰过程细颈囊尾蚴感染情况调查。本次调查结果表明,未投药前农业区感染率为20%,感染强度1.25(1~5)个;牧业区感染率为35.5%,感染强度1.49(1~5)个,牧业区自然放牧羊细颈囊尾蚴感染明显高于农业区舍饲放牧羊细颈囊尾蚴感染,投药后农业区感染率为2.27%,感染强度0.6(1~3)个;牧业区细颈囊尾蚴,感染率为14.1%,感染强度0.9(1~3)个,牧业区细颈囊尾蚴感染仍高于农业区。说明本县牧业区自然放牧羊细颈囊尾蚴感染严重。
共和县共和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青海湖南岸,是青海牧区人口最多,牲畜比重最大的县,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地理位置特殊,109国道和214 国道横贯全境,总面积1.73万km2,是一个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县,全县共辖4镇7乡,99个行政村、14个社区居委会,全县存栏各类牲畜154.29万头只,海拔在2599~4660m之间,各地海拔落差较大,地势复杂,有沙漠、谷地、河湖、丘陵、高原山地等地形,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各地区的气候、温差有很大差异。细颈囊尾蚴是泡状带绦虫的中绦期,细颈囊尾蚴又称水铃铛,是一种世界性人兽互通寄生虫病它的主要危害是影响育肥效果,虫体消耗大量养料,造成畜体生长发育缓慢使幼畜发育受阻等慢性消耗性损失。在检疫中发现轻度感染者(感染虫体10 个以下),由于寄生的细颈囊尾蚴数量少,虫体小,未见明显变化,而中度及重度感染的绵羊(感染虫体10个以上),则表现为个体小,屠体消瘦,头大尾尖,皮厚而且粗糙,皮下脂肪比健牛羊 薄,肉的质量下降。细颈囊尾蚴寄生于猪、牛、羊骆驼等动物的肝脏,浆膜、大网膜、肠系膜、腹腔内,对幼龄动物危害严重。成虫寄生于犬、狼、狐狸的小肠。细颈囊尾蚴呈乳白色,囊泡状,囊内含透明液体,大小由几毫米到10cm不等,其中悬浮着相当大的头节。幼龄虫体积很小,仅数毫米大,与猪囊尾蚴很像似,但细颈囊尾蚴的头节从不嵌入囊内。在牛羊检疫中看到细颈囊尾蚴的虫体普遍寄生于腹腔内的脏器表面,最多的是肠系膜、肝脏、大网膜、脾脏!、胃肠、肾脂肪囊的表面层,其次为骨盆腔内的脏器官和膀胱、直肠韧带周围。被寄生的器官组织肿大后者是萎缩、变硬、表面粗糙无光,带有纤维素沉积,有的有出血点,甚至变性、坏死、溃疡。
1 材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1月份、9月份,本县农业区舍饲放牧、牧业区自然放牧各10户共880只绵羊进行了投药前、投药后细颈囊尾蚴感染情况调查。
1.2调查方法在共和县清真牛羊屠宰场屠宰的生产线上进行,与屠宰检疫同步。分别检查肝实质、肝脏浆膜、肠系膜、大网膜、肺脏等部位有无囊泡状细颈囊尾蚴寄生。每只羊任何一个部位发现1个以上虫体即判为阳性。
2 调查结果
(1)1月份共检农业区舍饲放牧、牧业区自然放牧共440只未投药屠宰羊,其中农业区44头感染了细颈囊尾蚴,感染率为20%,感染强度1.25(1~5)个;牧业区78头感染了细颈囊尾蚴,感染率为35.5%,感染强度1.49(1~5)个.肝脏浆膜、肝实质、肠系膜与大网膜、肺脏等部位的虫体寄生情况见表1、表2。(2)9月份共检农业区舍饲放牧、牧业区自然放牧440只投药屠宰羊,其中农业区5头感染了细颈囊尾蚴,感染率为2.27%,感染强度0.6(1~3)个;牧业区31头感染了细颈囊尾蚴,感染率为14.1%,感染强度0.9(1~3)个。肝脏浆膜、肝实质、肠系膜与大网膜、肺脏等部位的虫体寄生情况见表3、表4。
表1 1月份农业区不同部位细颈囊尾蚴感染情况 (头、%、个)
表2 1月份牧业区不同部位细颈囊尾蚴感染情况 (头、%、个)
表3 9月份农业区不同部位细颈囊尾蚴感染情况 (头、%、个)
表4 9月份牧业区不同部位细颈囊尾蚴感染情况 (头、%、个)
3 讨论
(1)此次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本县羊细颈囊尾蚴感染比较严重。未投药前农业区感染率为20%,感染强度1.25(1~5)个;牧业区感染率为35.5%,感染强度1.49(1~5)个,牧业区自然放牧羊细颈囊尾蚴感染明显高于农业区舍饲放牧羊细颈囊尾蚴感染,投药后农业区感染率为2.27%,感染强度0.6(1~3)个;牧业区细颈囊尾蚴,感染率为14.1%,感染强度0.9(1~3)个,牧业区细颈囊尾蚴感染仍高于农业区说明本县牧业区自然放牧羊细颈囊尾蚴感染严重。(2)肝脏浆膜、肠系膜、大网膜、肝实质的感染率较高,这对羔羊和成年羊的生长发育带来严重影响。(3)细颈囊尾蚴主要寄生在猪、黄牛、绵羊、山羊等多种家畜及野生动物的肝脏浆膜、网膜及肠系膜等处,其成虫寄生在犬、狼等肉食兽的小肠里,是构成细颈囊尾蚴病流行和传播的主要环节。笔者认为,农业区舍饲放牧减少了感染机率,牧区投药后感染情况仍然高于农业区,其原因为牧业区,牧民群众防疫意识淡薄、狗数量大对狗的驱虫工作不到位,未能进行狗粪便的处理,对野狗等没有采取措施造成感染较为严重。
4 防治措施
根据农业区、牧业区投药前后细颈囊尾蚴感染情况的的调查,本地区绵羊细颈囊尾蚴感染情况牧业区高于农业区,准确选择细颈囊尾蚴治疗药物有效防治绵羊细颈囊尾蚴病。药物治疗:吡喹酮按50mg/kg体重,与液体石蜡按1:6比例混合研磨均匀,分2次间隔1d深部肌肉注射,可全部杀死虫体;硫双二氯酚按0.1ɡ/kg体重喂服。注意防止犬散布病原,禁止犬进入圈舍,避免饲草料、饮水被犬粪污染,对犬进行定期驱虫;扑杀野犬;严禁犬粪进入屠宰场,禁止将感染细颈囊尾蚴动物的内脏丢弃喂狗。
中图分类号:S858.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733(2015)01-0056-02
收稿日期:(2014-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