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传统文化在英语专业同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必要性和方式
2015-08-12刘书剑朱林
文/刘书剑 朱林
目前,英语专业同学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由于受到英语语言的影响而大量广泛接触西方文化,了解了一定的西方文化,但是如果没有一定的鉴别能力,没有对本民族文化的欣赏,英语专业同学在很大程度上容易接受西方文化,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从而盲目地崇尚西方文化。因此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让英语专业同学认识到本民族文化的精髓并欣赏其精华之处才能增强其对西方文化的辨别能力。正如《极简欧洲史》中所谈到的“文明是人为的,它束缚了我们,局限了我们,唯有活在传统文化中,你才算活得完整。”[1]西方文化中尚且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作为学习西方语言的广大中国学生更应该懂得和了解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使自己的思想变得完整。
一、英语专业同学的思想特点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反应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2]随着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目前已经有许多社会人士可以通过互联去了解西方文化、认识西方世界。英语专业的同学们必然首当其冲,这主要是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英语专业的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必须要接受英语语言能力的学习,因此直接从英语母语者那里汲取养分能够很好地培养他们的语言能力。其二,目前的国际环境中英语国家在整个国际社会中的话语权仍然是占主导地位,俗话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多数同学也相信从这部分文化中所吸取的养分应该是一种国际主流思想、一种较为先进的思想。而英语专业的同学在进入本专业学习之时,还没有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这就导致了其在学习英语过程中,他们的思想容易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盲目推崇西方自由民主;爱国主义思想淡薄;盲目认同西方传统文化;盲目模仿西式生活;对西方的价值观念、伦理价值认识模糊。[2]这些现象的发生归根结底主要是由于这部分同学在对文化的理解上产生了偏差。
二、英语专业同学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和其方式的不足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3]现阶段我国多数大学生所接收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与高校所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系列课程紧密相联系的。多数同学从这部分老师那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其次,目前高校当中辅导员所开设的形式与政策课程也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
但是思想政治教育系列课程也表现出以下四个方面的不足:一是老师照本宣科使同学们感觉课程枯燥无味;二是内容陈旧,脱离实际,部分课程内容重复出现。三是这部分课程是公共课,不希望影响专业课学习。四是市场经济讲实用,思想政治教育系列课程既抽象又无实用性。[4]不难看出,前两个原因主要是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老师的教学方式以及相关课本的编排有关,这一部分因素可以通过授课技巧和课本的更改进行提高和改变。但是后两个因素则成为了英语专业同学难以接受该课程的主要原因。关于第一个原因即部分同学认为公共课影响了专业课,这一点在一部分的英语教师中也有这样一种倾向,他们认为外语教师的任务就是教授学生掌握外语、运用外语,至于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则是思政老师和辅导员的事情。[3]因此,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将学习重点放在了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培养之上,而忽视了对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忽视了对人文知识的传授。其二,当前市场经济强调专业技能的重要性,强调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让许多英语专业同学迷失在了对英语技能的学习上,认为只有学好该项技能才能找到好工作、才会有一份好的收入。以上两个原因让英语专业同学对思想政治课程的开设难以产生兴趣,因为这种课程对本专业知识技能可以说毫无用处,对将来的就业也毫无影响。可实际上缺乏了对人文知识的关心的英语专业同学却没有意识到在社会工作中,人文知识也是衡量一个人的知识储备的标准。英语专业同学很难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转换成为一种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虽然他们有语言能力,但是却没有可以转换为语言的知识储备。
三、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人文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4]思想政治教育是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保证。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时,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文教育即培养人的人文素养,包括按照社会要求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等关系,人文素养的外在表现为理解能力、情感能力、意志能力有机统一的人格魅力。[2]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提倡的德育教育正是属于人文教育中的一部分。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是以“儒家文化为主体、以佛道文化为补充”[5]的一种教育方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文化积淀,它所提倡的核心思想成为我国当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种辅助型资源。
因此,人文教育中应当内含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本民族所特有的精神积淀。如果在人文教育中单纯强调西方哲学文化的培养,那么我们必将失去本民族的特色。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当今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主要手段和方法也必须内含人文教育。如果只提倡科学教育,那么我们也势必会失去本民族的文化精神家园。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普及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四、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英语专业精英教育下的普及模式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很难在英语专业同学中普及主要原因包含了英语教师强调语言性,高等学校强调专业性,社会环境强调市场性。这些因素从个人到整个社会环境对于传统文化普及产生了障碍,使得学生在接受知识时只重视语言技能学习,只重视本专业课程分数,只重视专业技能的实用性。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些情况必须要让同学们意识到通识知识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重要性,作者认为提倡在目前盛行的大众教育中应当提倡精英教育。
目前高校中英语同学所接收课程设置大体相似,主要围绕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展开,在日常课程设置中每项技能都可以独立开设成为一门课程。在这种环境中,同学们所接收的教育大体一致,大众教育在英语专业中体现明显。但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精英教育其存在的必要性,即每个人都有接收教育的权利,这是基本权利,但是由于每个人由于生活环境、生活经历、兴趣爱好不同,受教者永远不可能达到同一水平。[6]目前的英语专业的培养和许多英语培训班的性质相同,多数学英语的同学所接收的课堂知识类似,无外和语言能力的培养相关。这种无差别教育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其实也消除了竞争,不利于同学们的发展。
因此,开设英语专业精英教育,使部分英语功底较好的同学除了接受英语语言能力的训练外,能有更多地接触人文教育,接触各领域或某一专业领域知识,真正达到我国《2012英专规范》要求:“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熟练的英语语言技能、厚实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和其他相关专业知识,能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熟练运用英语和本族语从事外事、翻译、教育、管理、研究等各种工作的英语专业人才。”(高教司2012;89)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变:
首先,对入校新生进行英语语言能力测试,根绝测试结果将英语水平较弱的同学分到需大量接受语言训练课程的班级中;将英语水平较好的同学分至需要接受少量语言课程训练的班级中。
其次,对于这两类同学的课程设置应该有所区别。大量接受语言训练课程的同学主要以基础英语的学习为主,课程内容可以保留听、说、读、写相关的课程。而对于英语基础较好的同学来说,他们日常所接收的课程应该进行有效整合,例如整合听、读作为统一课程,将写作和演说单独开设课程。同时对他们开展大量人文教育,包含历史、哲学、文学等课程。人文教育中首当其冲的教育就必须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为主。只有充分掌握了中国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理解和甄别西方文化,也才能将英语作为工具,将本民族文化更好地“走出去”。只有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才能体现精英教育中所体现的“精英”二字。
最后,尽早开设双学位课程,对于英语水平达到一定标准的同学在完成相应课程学习以及相应测试之后,若英语能力已经到达某一水平,允许其提前申请双学位的课程学习。双学位课程的申请既可以针对大量接受语言训练的班级,也可以针对接受少量语言课程训练的同学。根据个人自愿原则选择所接收的教育,实现接受教育的权利一致这一原则。
五、结论
本文从英语专业同学学习特点出发,阐述了当前英语专业同学思想的复杂性。介绍了思想政治教育在英语专业同学中开展所存在的困难。同时,也介绍了人文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英语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中普及的重要性,以及通过精英教育的方式进行普及的课程改革模式。
[1]约翰·赫斯特著 席玉苹 译,极简欧洲史 [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63
[2]陆云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J]广西高教研究2001 16
[3]张耀灿、郑永延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6
[4]黄渭高对大学生马列课兴趣的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1997 55
[5]陈继红王易 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论域、问题与趋向 [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 89
[6]雷晓云精英教育—一个仍需关注的课题[J]现代大学教育2001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