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说
2015-08-12
中国队奥数失冠,多大的事儿?
最新一届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美国队超越“不可战胜”的中国队夺冠。舆论场上,有人酸溜溜——“在美国学习的中国娃打败了在中国学习的中国娃”;有人自嘲——“看吧,奥数不加分了,谁还陪你玩?”
与此同时,在一片“喊打”声中,除核心“国家队”外,奥赛从政策层面全面退出中国各级保送生与加分的指标体系。当不再是高考“附加值”,奥数的未来,在中国该呈现怎样的模样?
教育与竞赛,当各美其美
贺鑫(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院博士后)
“失冠”是个伪命题,理论上讲,第一第二几乎没差别。 “兵家常事”之所以引发一堆杂乱的情怀,是因为奥数早已成为一种“举国情结”。
近年来,奥数在中国备受抨击,乃至被妖魔化,似乎种种教育之失,奥数数第一:绑架学生和家长的是奥数,泯灭独立思考能力的是奥数,令数学失去美感的是奥数,出不了数学家也怪全民奥数。
然而奥数本身没有错,在国外凡是能在数学奥赛上取得好成绩的学生一定会被名校抢着录取,因为奥数的确可以证明学生拥有较高的学术水平与能力。错的是把奥数当成功利的尺子,把仅适合5%学生玩的游戏硬生生办成了“全民竞技”。
有数学家曾把数学竞赛比做“单词拼写比赛”——赛场上斩金夺银并不代表能成为优秀作家,数学竞赛也一样,好成绩并不意味着真正理解数学。相较于一场比赛的得失,更该反思的是,为什么中国在中学数学竞赛中表现得一贯出色,但在后续的发展中却后劲不足?
如果把数学比作江湖,延续的研究传统和学派氛围,往往决定了其成就的高低。在这一点上,中国大学与欧美大学存在巨大差距。很多学生即便得到竞赛金牌,但前方并没有开放的高等教育氛围和连续的数学传统,他们的天赋也无法在研究领域绽放光彩。
而且我们的奥林匹克竞赛中,题目虽然难度更大,但考验的更多是技巧,创造性上要求不高,而后者恰恰是研究领域的核心能力之一。
给奥数卸掉包袱,让其回归为少数人的游戏;改革数学教育理念,打好基础之余培养创造性,这样竞赛和教育会各有各的美,各有各的用。
解题技巧与数学思想是两回事儿
石毓智(新加坡国立大学终身教职,汉语言学者)
国人中,很多都做过“数学噩梦”。
早前网络有个民意调查,问是否赞同高考取消数学考试,竟有70%的投票是赞同的。这大约也反映了数学教育现状,只有不到30%的人对自己的数学有信心。
中国人发明了围棋,“中国结”精美喜庆,赌博历史悠久且疯狂,但开设《围棋的数学原理》《打结的数学原理》,首创概率论和统计学的,却是欧美教授。
中国历史上多次与重大科学规律的发现擦肩而过,主要是因为不善数学思维。比如,三国时“曹冲称象”的故事蕴含着浮力定理,却始终停留在具体实用层面,没有抽象出科学规律。
我们的数学教育走偏了,数学考试走歪了。中国的小孩从幼儿园开始就学算术,最流行的教育方法就是“题海战术”,变着花样做题,为的就是考试成绩优秀。这是把数学看成一门技艺,把传统工匠“熟能生巧”的理念灌输到教学中。
而美国的数学教育并不那么重视演题。比如有学者通过数葵花籽的排列方式发现它与菊花的花瓣分布规律一致,从而发现一个重要的数学级数。其实,数学是鲜活的、生动的、美丽的。
中国人对学习数学的“投资”是巨大的,被数学折磨的痛苦也是巨大的,然而“收成”却微乎其微。
美国的教育经验证明,数学解题技巧与数学思想创造是两码事。中国的数学教育都集中在解题技巧上了,忽略了对数学思想的培养,所以只能出“术数”高手,而难产生数学家。
“伪教育”,赶快醒醒
王青(旅美华人,自由撰稿人)
一场奥数竞赛,美国队赢了却静悄悄,中国队输了,新闻与谣言热热闹闹。这跟中国人盯着奥运金牌是一个道理。我多得了金牌就比你强;我没得到,华裔得了,那也算比你强。
一言以蔽之:不自信。
不妨来看一下美国的全国统一教学大纲公布的六年级数学统考的示范题:
题面是:班上要组织春游,科学博物馆、水族馆、动物园分别距离学校10英里、30英里和34英里,请学生分析该去哪儿。一并需考虑的是,30名学生最想去的地方的统计数据、门票价格、校车耗油成本以及学校只承担200美元经费。
让中国人最看不懂的是,这道数学题没有标准答案!
学生要根据已知信息去分析和推演,不但涉及计算和统计,还牵涉情商和财商。那么是这样一套综合个人兴趣和群体意见、需要综合考虑时间和金钱成本、最大限度利用已有资源的数学题,能够帮助孩子在将来的社会里生存,还是那些艰深到正常人大脑根本没法对付的奥数题有帮助呢?
基础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孩子将来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而奥数是“特殊教育”,是极少数有特殊数学天分的孩子去做的事情,这是必须厘清的两件事。
源于在赛场和考场上证明自己的“传统”,中国式奥数成了全民考试升学的指挥棒,恨不得从幼儿园就开始。没有自信的教育体制,就只会带着大人孩子去拼考试成绩,教育的目的早就被抛诸脑后。
这是缺乏自信,掏空下一代智商、情商、财商的“伪教育”,赶快醒醒吧。
“打倒奥数”,学生和家长就解放了吗
胡金伟(北京市海淀区小学生家长)
喊打喊杀中,奥数从政策层面全面退出各级保送生与加分的指标体系。“打倒奥数”,中国的学生和家长就得解放了吗?
现在我儿子每周要上两个教育机构的四次奥数课、三个教育机构的三次语文课、还有三个教育机构的五次英语课,再加上足球、钢琴、围棋等总共18次课。
对于这样的课外班,我们“刚开始也是拒绝的”,不想多报。舆论把奥数塑造成继高考之后中小学教育的万恶之源,并对此狂轰滥炸,我也极为反对填鸭式教育。
但这些培训机构确实激发了孩子的学习热情,小学低年级的奥数就足以让大学文科生缴械,孩子学会了,自己挺得意,自己觉得就是有乐趣。你又如何拒绝孩子的这种要求?怎样避免“子不教父之过”?
近年的教育改革往往是在舆论与“专家”的裹挟下被迫推出,有没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把奥数赶出评价体系真的百利无害?
一刀切的政策下,奥数似乎不再是“升学红利”了,然而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稀缺且极度不均衡,是无可回避的现实。学校在招生时总会制定一些选拔标准,奥数在实际上仍旧承担着“标尺”功能,因为分数最过硬,区分度最好。不然靠什么区分,写作文恐怕更要被认为不公,那总不能靠“相面”?什么分数都不看,光看“关系”才是广大家长学生最担忧的。
即便奥数在国内全面退出加分,但美国的常春藤大学还认可,做大做强的奥数培训机构把口碑做到国外,宣传目标直指常春藤,这是不是把我们政府主导的教育改革反而晾在一边了呢?
教育应该兼具公平和效率。要给不具备特殊优质教育资源的地区(比如北京的海淀区)的孩子一个机会,否则他们的竞争空间将进一步被压缩,上升通道将进一步被阻塞。同时,教育也要给超常学生开一扇窗,如此才能避免平庸化,距离培养出中国自己的“大师”也能更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