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卢朋:寻找人生的“生趣”

2015-08-12卢朋纳塔

摄影世界 2015年8期
关键词:生趣思考力巴基斯坦

卢朋?纳塔++文

“人生所谓的‘生趣,全在那些不相关的事上。”这是卢朋在朋友圈里写下的一句话。

在等待采访时,我注意到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幅他拍的照片:在巴基斯坦一条湿润的乡间车道上,两位似乎刚刚结束劳苦工作的女人面对面地坐在道旁,一只小鸟悄然地落在旁边的路标上。

一刻间,世界少了狰狞,岁月静好的气氛流淌而出。

我有些诧异,在这样的办公室,常见的多是壮美的风光照片,摄影者的志趣多在奇峡峻险或是珍禽异兽;而卢朋似乎更愿意在质朴平淡的真实感中捕捉人生的“生趣”。

人们经常会说风景即心景,所谓“境由心生”。而对卢朋来说,可能更多的是 “心境相生”。

为什么要寻找“生趣”呢,卢朋说缘于他对完美的追求。他认同作家林清玄所说:“追求完美能减轻压力,自在放怀也是重要的,如果不能放松,自己会痛苦不堪,身旁的人也会倍感压力……追求完美的达成,不是完美主义者的终站;追求完美,还能自在,才是完美主义的终站。”

人总是缺什么拍什么

卢朋开玩笑地说:“人总是缺什么拍什么。”

等待不久,他和助手来到办公室。在北京炎夏,两人依旧穿着衬衫、西服裤子。刚刚有些事情可能还在收尾中,两个人快速地完成工作,没有多余的话,表示抱歉后打了两三个电话沟通、确认,像是精确运转的机器。

作为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卢朋手下带着正式员工数万人,“算上辅助人员数十万”,承接的大型工程项目也是“地域广,难度大,国内国外都有”,“人经常是今天在北京,明天去西藏,后天就到印度尼西亚了。”

而工作的复杂程度,也难以想象,“集团所做的事情特别综合,有工程方面,要管好物资、物流、财务、市场营销等等;你还要做好沟通工作,国家领导人视察要去陪同,拆迁遇到不愿搬家的老太太我们也要亲自去聊。做工程的,有时还会遇到武力、经济、感情等方面的问题。”

日复一日地经历、处理这些复杂的工作,要剥除表面的纷杂,人必然要经历思考的历练,而这种漫长养成的独自思考过程也会让人觉得孤独。

“难处理的事情太多,可能我需要一个出口,哪怕只是休闲一下。”

由于每天在世界、全国各地跑,卢朋正好有条件拍点“大家一般见不到的”,比如巴基斯坦的民间集市,伊斯兰堡的傍晚,倒不是“炫耀风景”,在长期养成的独立思考的习惯中,他希望能记录下“那些经常看到,但可能不会有人去想的场景。”

所以,在卢朋的照片中,都是些简简单单的情景。我们可以看到清晨在旅店窗口花盆旁,落下的两只小鸽子;可以看到巴基斯坦街头的日常生活,神情坦然的修鞋匠;还有城市角落的山坡上俯瞰的、茫茫无边的伊斯兰堡天际线。

这些看似没有冲击力的“第二眼”照片,却会让观者在看后的某个瞬间,心底似乎产生一丝共振。看似平淡的人物、场景背后,有一种宁静美好的质朴之感。

我问他:“照片是一种诉说吗?”

卢朋低头笑笑:“实际上是。人应该都有两面性吧,谁说过这么一句话‘人一生要隐瞒多少问题才能巧妙地度过一生,这句话我还是有点感触的。照片想表达的可能就是我现在缺乏而又向往的吧。”

带上相机和“思考力”

在采访时,卢朋讲起来一段看似与摄影没有什么关系的经历。

前几年,他跟同事一起去美国杜克大学参加管理学培训课程。美国教授将他们五个同事分为一个小组,给他们做测试。

老师出了一道题,从五个人里随机选一人,让他提出现在自己最困惑的问题是什么,其他四人来当辅导老师。卢朋那组被选出来的人是公司总经理,提出最困惑的问题是人际关系问题。“我当时就说,这事儿我明白啊,以前我在集团下面的二公司当过总经理,三公司当过董事长,每个岗位什么心态,我太清楚了。当时一顿狂讲,觉得讲得特别对。老师在旁边全程录像。”

等到测试结束,回放自己片段的时候,卢朋说“自己都不好意思看”;“我在视频里说完一段,老师就问那个人‘他说得对不对,‘不对,讲完第二句话,‘他说得对不对,‘不对,从头到尾都说我说得不对,但视频里我的样子很肯定,觉得自己说得是极端正确的。”

在经历那次“观察自己”之后,卢朋觉得坏了,“以前在单位可能做过一些武断的决策,现在想想可能都是有问题的。”这次课程对卢朋的冲击很大,他开始意识到“思考力”在处事中的重要,需要从多个层面、新的角度思考后,再做出决策。

而思考的过程,是心静的过程,也是剥丝抽茧的过程。这种思维不仅在日后改变了卢朋的一些工作方式,也潜移默化地融进卢朋的拍摄思路中去。你想象不到,他拍摄的巴基斯坦照片,不少都是在“警察举着AK47的环境下”拍下的,但是从画面中丝毫感受不到拍摄者的不安心绪。

“摆在表面上的事情没有意思,拍的照片应该让人去发现,生拉硬拽、观念先行,打造一个故事往照片上按,太刻意了。最好的状态是,讲了故事,但让人感觉和什么都没讲一样。”

由于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关系友好,当地人见了中国人都非常热情,所以他们愿意将正常的生活展示出来,卢朋眼中,并不富裕孩子身上鲜艳的衣服,公路旁限速80公里的路标牌,剃头匠手里掉齿的红色塑料梳,都是这个国家的故事。

以往,还不懂摄影的时候,卢朋攒齐了尼康最新机型以及各式尼克尔镜头——这源于他曾一度对机械很感兴趣——出门背个大包,差点兴师动众地走上器材党之路。而他的阅历让他走上另一条平行之路。如今在拍摄时,卢朋随身携带的只是一台奥林巴斯无反相机和自己的“思考力”。

用心路为照片做注脚

虽然周围不少人对卢朋的照片赞誉颇多,有人怂恿他“多把照片送出去”,但他鲜少拿照片去比赛、展览。

有时,这些照片只是属于他的“私摄影”。在朋友圈上,他写着:“从摄影中发现生长的意义,生命的美好,生活的真谛。”

有时可以看到他利用有限的假期时间,一夜奔赴草原,并写下:“我愿意用余下的时间,找回自己,我有时像挤压机里的

面粉,最终我要做出拯救自己的决定。”

有时,可以看到他发的照片中,会有些苍茫而美好的夕阳,“在不断地肯定与否定后,重新探索一条适合自己的路,突破自己去创新,浮云来去无牵绊,明月不曾落谁家。”

有时也会打趣自己,在照片旁写:“听说试着和生活死磕,还没有被现实淹没,仍旧苟延残喘的人会喜欢我的摄影作品?”

卢朋最近在读一本书,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勒庞的《乌合之众》,他说自己一直对心理学很感兴趣。心理学是让人更了解人心,以便能更好地了解世界的科学。卢朋似乎可以将这些都糅杂在一起,观察,思考这个世界。

卢朋的外公是大学中文系教授,从小跟外公长大,他经常在外公的书房里摸摸这本书,翻翻那本画册。现在肩上工作担子重,不过亦如办公室墙上挂着的那幅照片,透露出他另一个向往的平行世界,就像林清玄所写:“完美主义者的终站不是一尘不染,不是绝圣弃智、超越意识,而是在纯净中,还有美的弹性与感受。完美者不抵达高尚,也不抵达贫穷,而是创造一种‘高尚的贫穷;在优美与精微中,达到的是朴素的简单境界。”

猜你喜欢

生趣思考力巴基斯坦
生趣与生机
3300万巴基斯坦人受灾
生趣与生机
Logic Dots
Logic Dots
做有思考力的历史教育
中国在巴基斯坦海外利益的维护与拓展
数学课堂培养学生思考力探究
巴基斯坦下调风电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