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无公害南瓜栽培技术规程
2015-08-11王运强戴照义郭凤领刘志雄李芳
王运强 戴照义 郭凤领 刘志雄 李芳
湖北省无公害南瓜栽培技术规程
王运强戴照义郭凤领刘志雄李芳
导读:为促进湖北省南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蔬菜室经过系列调研和试验,制定了《无公害蔬菜 南瓜栽培技术规程》地方标准。该标准规定了南瓜无公害栽培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种子质量、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技术要求,适用于湖北省南瓜无公害生产。
南瓜是葫芦科南瓜属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南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富含多种活性成分,食用人群逐年增加。南瓜是湖北省主要经济作物之一,2014年湖北省南瓜种植面积约33 350 hm2,广大种植者从生产南瓜中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但由于配套栽培技术滞后等原因,生产中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为提高南瓜生产的产量、品质及安全性,规范湖北省无公害南瓜标准化生产,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蔬菜研究室经过系列调研和试验制定了《无公害蔬菜南瓜栽培技术规程》地方标准,本标准适用于湖北省无公害南瓜生产,对南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1 产地环境
应符合NY 5010的规定。
2 品种选择
应选择抗病、优质、高产、商品性好、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如蜜本南瓜、翡翠南瓜、绿色小型板栗南瓜等。
3 种子质量
应符合GB 16715.1中的相关规定。
4 播种育苗
4.1播种期
播种期宜为2月中下旬3月上旬。
4.2营养土配制
宜采取覆盖棚膜等措施进行保护地育苗。
苗床营养土要求有机质含量丰富、结构疏松、透气性好、保水保肥力强、无病虫及污染物、无杂草种子、3年内未种过瓜类作物。
苗床土配制比例宜为干细土80%、有机肥17%、过磷酸钙2%、硫酸钾0.5%及可杀得(氢氧化铜)0.5%,混合拌匀后装填营养钵。宜采用上口直径8~10 cm、无污染、不带病虫菌源的黑色硬塑营养钵。
4.3浸种催芽
播种前,宜选择晴天晒种2~3天,然后用55℃水浸种15 min,再转入30℃水中浸种2~3 h;然后置于25~30℃条件下催芽,70%以上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4.4播种
宜选择晴天播种,播种前用水浇透苗床,营养钵每钵播1~2粒,播后覆盖1 cm厚营养土,最后覆盖地膜保温保湿。
4.5苗期管理
播种至幼苗出土前温度宜保持在25~30℃,出土后应及时通风降温,昼温15~25℃,夜温10~18℃。适量浇水保持苗床湿润,并注意保持土壤疏松。
5 定植
5.1定植时期
3月下旬4月上旬,幼苗3叶1心时定植。
5.2整地施肥
宜于定植前10~15天整地施肥,测土配方施肥,无测土配方施肥条件的地方宜每667 m2施用优质腐熟有机肥2 000 kg、过磷酸钙20 kg及硫酸钾复合肥50 kg作底肥,耕深25 cm,整细、耙平、整厢。爬地栽培厢宽4~5 m,立架栽培厢宽1.5 m,厢面呈龟背形,沟宽70 cm。有机肥采用撒施的方式,化学肥料于整厢后开沟条施。
5.3定植方法
定植时宜带土定植,搭架栽培的定植株距50 cm,每667 m2定植800株左右;爬地栽培每667 m2种植300~400株,株距50~60 cm,定植后立即浇定根水。
6 田间管理
6.1肥水管理
伸蔓后开花前每667 m2施尿素5 kg;70%的植株第一瓜直径12 cm左右时,每667 m2宜施尿素15 kg、磷酸二铵5 kg及硫酸钾5 kg,开沟条施或穴施。
定植后,宜结合追肥进行灌水保湿,采用沟灌或滴灌,小水勤浇,忌大水漫灌。收获前10天停止灌水。雨后应及时排干田间积水。
6.2植株调整
爬地栽培的应及时整枝压蔓。主要采取单蔓整枝,每株只留1条主蔓,侧蔓全部去掉;压蔓就是在瓜后两节的叶节处把蔓压上。
搭架栽培的待蔓长0.5 m时引蔓上架。主蔓坐瓜后摘心,留2~3条强壮侧蔓。主蔓雌花节位高的品种,主蔓5~7片真叶时摘心,留2~4条强壮侧蔓。
6.3人工辅助受粉
宜于晴天6:00~8:00时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取当天凌晨开放的雄花花粉涂抹雌花柱头。
7 病虫害防治
7.1主要病虫害
主要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白粉病、病毒病、灰霉病、霜霉病。主要虫害有地老虎、蚜虫、蓟马、瓜野螟、黄守瓜等。
7.2防治原则
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进行综合防治。化学农药的使用应符合GB 4285和GB/T 8321的规定,不得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
7.3药剂防治
主要病虫害药剂防治方法参见表1。
8 采收
嫩瓜在花谢后15天,尚未实心时即可采收;老熟瓜宜在果实充分肥大、果梗发生网状龟裂并木质化时采收。产品质量应符合NY 5074的要求。
表1 主要病虫害药剂防治方法
王运强,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武汉,430064,电话:027-87380187,E-mail:wangyunqiang0909@sina.com
戴照义,郭凤领,刘志雄,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李芳,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
基金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资金资助项目(CARS-26-34);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011CDB116)
收稿日期:2015-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