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问”彰显生命活力
2015-08-11徐程
徐程
美国的教育专家肯尼思·H·胡佛曾说过:“整个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任何时候都应鼓励学生提问。”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一、蜻蜓点水泛涟漪——主题启疑
一般来说,文章的主题总是提纲挈领之言,它常对文章起点睛的作用:有的概括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有的明确了文章所选定的对象材料,有的提出了文章的时空范围,有的介绍了文中主要人物或事件等等。只要引导学生能抓住主题巧妙地进行质疑,主动地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就能使阅读带有目的性和趣味性,从而让学生学会从主题入手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
例如: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课,首先出示主题,引导学生围绕主题质疑。教者引导归纳出:①司马迁是个什么样的人?②司马迁为什么发愤写《史记》?③司马迁怎样发愤写《史记》?④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结果是怎样?引导学生针对上述4个问题边读边做标记,然后同桌互议,师生交流。学生的思维就在这样的释疑解难中得到提升。在教学《大江保卫战》一课时,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谁和谁战?为什么而战?怎样战?战的结果如何?在教学《郑和远航》《爱因斯坦和小女孩》《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等课文时都可以让学生根据主题提出问题。学生在提出问题带着问题读课文时,学习兴趣高,思维活跃。这样,既发挥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又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一石激起千层浪——重点质疑
文章的重点词句往往是学生质疑问难的突破口,同时也是将教学过程向纵深推进的突破口。我们教学中不能让学生仅仅停留在“这个词语我不懂”,“这个句子我不明白”这个层次上,要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例如: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这课时,围绕“正当他专心致志写作《史记》的时候,一场飞来横祸突然降临到他的头上……悲愤交加,血溅墙头,了此残生.”读到这里学生提出“为什么要了此残生.?”由此让学生展开讨论。在教学《田忌赛马》一课时,有学生提出:“比赛的规则是什么?孙膑让田忌调换马的出场顺序参加比赛是不是违反了规则?”学生能提出这些问题,可见学生在阅读时确实做到了边读边思,真正走进了文章中,展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三、甘涩谁解其中味——难点探疑
文章的难点,往往文字含蓄深沉,余味无穷,这往往是学生理解的难点。这时,老师切勿把结论告诉学生,而应该让学生自己尝试去探索解决。通过对难点的探索,学生不仅理解了文字背后的意思,而且还能学会如何学习,有利于学生探索精神的培养和形成。
执教《桃花心木》一课时,较难理解的是:“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就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学生提出“什么是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教者及时表扬学生问题提得好,并让大家展开讨论。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学生不仅理解了句子的深刻含义,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更体会到作者的表达方式。学习《白杨》时,里面有一段话很难理解:“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自己的心。”读了这段话以后,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白杨有什么特点?爸爸在表白什么心?爸爸和白杨之间有什么联系?学生问题提出以后,目标明确,自主探究兴趣被激发,小组讨论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学生在思辨中寻找到答案,从而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养成思考的习惯。
四、曲尽余音绕悬梁——结尾引疑
有些文章的结尾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可以引导学生质疑想象。比如,在学完《特殊的葬礼》一课后,有学生提出:“老师,葬礼是在1986年举行的,那塞特凯达斯瀑布现在怎样了呢?”问题一提出,教者并没有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同学们,你们想象一下,瀑布现在应该怎样呢?”学生经过思索之后,有的说瀑布可能永远消失了,它只能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中;有的学生却说葬礼唤醒了人们,人们积极植树造林,保持水土,瀑布又恢复了往昔的生机与气势。尽管学生的答案不一,但学生进入了文章的意境,进一步增强了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的意识。在学习《大江保卫战》一课时,学生读到最后一句:“大江,永远铭记着一九九七年的夏天,永远铭记着人民英雄子弟兵”时有学生提出:“大江,怎么能铭记呢?应该是人民啊。”让学生在质疑中学会思考,在思考寻找适合的答案。
还有,课虽然结束了,但学生的思考却没有停止。这时要引导学生带着课堂上仍未解决的问题和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走出课堂去思考,去探讨,去质疑。如《七律长征》一篇文章上完以后,学生提出:在长征路上还遇到哪些险阻呢?毛泽东在长征路上还写了哪些诗词呢?可见,课虽尽,但“问”未绝,让学生行走在探索之路上。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课堂必将成为生机勃勃、气象万千的生命活动的广阔天地,必将成为浮想联翩、精神焕发和创意生成的智慧沃土。在课堂中让学生学会提问题,学会解决问题,孩子们的思维在互相碰撞中成长,这样既是“红了樱桃”又是“绿了芭蕉”,这也正是课堂教学的魅力所在。
【作者单位:泗阳县实验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