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陷阱”很温柔 消费何以不疯狂
2015-08-10
什么是山寨产品?100个人会有100种定义。现如今,山寨产品的定义已被逐渐“泛化”,非主流产品即山寨制造,早就不是当初千夫所指的“非法产品”那样狭隘的定义了,它代表着蚂蚁雄兵抢占市场的重磅之力,边缘但不示弱。冠以“山寨”的产品,曾一度被简单地等同于假冒伪劣,可又因其复杂性、特殊性、平民性,致使工商部门举鞭难下,欲打不成……临近3·15消费者权益日,本期茶座,就“山寨产品是否全是假冒伪劣之货”“对山寨产品是默许鼓励还是区别对待”等一系列问题,你所想知,专家必答。
“山寨”多时 认知有误
“山寨”原指那些占山为王的势力范围,有着不被官方察觉或者不愿管辖的意味。当“山寨产品”出现后,因为概念的因素,人们往往会与“黑工厂”“地下工厂”生产的“三无”产品相联系,实际并非如此。
“山寨”作为产品的代名词,被社会认可和炒作,其主要特点是仿造性、快速化和平民化,主要表现形式为通过小作坊起步,快速模仿成名品牌,涉及手机、数码产品、游戏机等不同领域。20世纪80年代,尤为典型的“山寨”大本营就是“温州的日用小商品”“河北白沟的皮制品”“青岛即墨路小商品”等,以廉价、实用、时尚著称,实际多为仿制品和复制品,但迎合了当时老百姓口袋还没有鼓起来的生活所需,为我国的商品流通和发展开了先河。
打假当道 真伪难辨
不久前,淘宝和工商总局间的“口水战”在网上炒得沸沸扬扬,最终以“握手言和”收场,马云称会积极配合打假。抛开纯粹生产劣质商品的地下黑工厂不谈,许多中国的山寨厂商都拥有合法的运营资质,他们生产的许多商品质量并不差,但随着工商总局与阿里联合整顿淘宝、打击假货,山寨厂商的生存也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长期以来,山寨厂商的存在一直是大家讳莫如深的话题。不少中国消费者都购买过山寨产品,从只卖9.9元的“官方保护套”到火车站街头10元一条的“魔声”耳机,甚至是双卡双待的“苹果手机”。很多时候,我们很难说自己对所购买的商品并非正品毫不知情。正如马云所说,25元钱就想买一个劳力士手表,这是不可能的。平日里,我们可以心照不宣地默默享受廉价产品带来的便利甚至是虚荣。
就人们的生活经验来看,山寨厂商的数量绝非一个小数目。举个例子,仅2012年一年,阿里巴巴集团就处理侵权商品信息9400万条。相关数据显示,每年全球假货的价值已超过2500亿美元。
[专家茶室]
小编提问一:“山寨”与“假冒伪劣”其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实际交易过程中,不少消费者是完全混淆或者一知半解的。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购买产品的区分与鉴别,应该有怎样一个基本的认识?
专家解读:“山寨”这个词本身最早是特指山寨手机,后来演变到文化等各个领域,成为一种“现象”。就市场而言,“山寨产品”主要存在于那些更新换代比较快的电子产品上。这里有个问题一定要弄清楚,“山寨产品”与假冒伪劣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山寨产品”不一定是假冒伪劣产品。假冒伪劣产品是人人喊打的,而某些“山寨产品”因为有其草根创意,进而拥有通过注册的合法商标,就不在打假之列,因此要慎重。
由“山寨产品”引申到“山寨文化”,“山寨文化”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体现了民间文化的创造力。“山寨文化”的兴起,迎合了大众文化的需要,具有反垄断的平民化特征,有关部门对“山寨产品”和“山寨文化”应予以积极引导,不能将其一棍子打死。
因此,专家明确提出,某些被冠以“山寨”二字的产品,虽然模仿痕迹明显,但并没有侵犯知识产权和相关法律法规,完全可以“放它一马”。
以义乌为例,市场上那些数量众多的小商品,因本身单价不高,没什么“山寨”痕迹,而手机、Mp3等,外观模仿品牌机、功能齐全、价格低一半以上,像全国其他地方一样,“山寨”因此而有了市场。“山寨”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傍名牌”。比如,鲜橙多、鲜得多、新鲜多,名称差不多,外观也相似,但商标不同,不仔细看很容易混淆。商品在注册商标时有公示期,在公示期内没有异议且通过注册许可的就不能判定为假冒。
小编提问二:对付“山寨”侵权,应选择怎样的途径和策略?
专家解读:“山寨现象”遭遇监管之难,其中一点即在于,尽管某些“山寨”产品的确存在侵权行为,但要判定它违法,则存在相当多的漏洞。根据《商标法》,判定一个商品是不是假冒,要商标权利人主张、举报并鉴定。如权益涉及跨国公司,他们会委托专门的代理机构进行打假,但国内企业的商标意识还有待提高。国内一些企业觉得商标注册要分众多类别,如果注册了很多,但2~3年内不生产相关产品,又会被取消,这样太烦琐,花费又大,所以只注册几个主要的行业就行了。这就给了某些居心不良的“山寨”行为以可趁之机。
鉴于这种情形,国内企业完全可以申请保护性注册,像娃哈哈,它把“哈娃哈”“哈娃娃”等近似的名称都申请了保护性注册,如此,恶意“山寨”就无隙可入、无缝可盯了。
小编提问三:目前,关于山寨现象的版权问题,棘手或是较难处理的问题有哪些?
专家解读:“山寨现象”很复杂,存在诸多较难处理的版权问题。一些商品包装上印有知名卡通人物形象,但又与正版不完全一样,稍作改动,换个名字,只要版权所有人不主张、不举报,这些“山寨”就能在市场上“大行其道”,而工商部门却不能对他们进行查处,因为这属于出版部门的管理范围。
小编提问四:大众对“山寨现象”存在的看法一直褒贬不一,作为消费者对于这一现象又该有怎样的应对意识?
专家解读:在对待“山寨现象”问题上,大众应该做的是,剔除一些糟粕,采取包容之心,批判地吸收和接纳。完全赞美一种文化,不是对待文化的科学态度和思维,而是固步自封和愚昧的表现。完全取缔和否定一种文化,也不是对文化的辩证理解和分析,而是机械主义的主观意识在作怪。对待“山寨文化现象”,就要一分为二,采取包容之心,吸收和接纳其对社会发展具有进步意义的一面,避开和批判其阻碍社会进步和腐朽愚昧的一面。
当“山寨产品”被一定的社会群体认可时,自然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山寨相机”“山寨电影”“山寨明星”“山寨版春晚”等“山寨现象”的出现,补充和增加了“山寨文化”的内涵,应该肯定大多数“山寨产品”还是货真价实的。“一分钱值一分货”这是“山寨王”的共同看法。“山寨产品”的出现有其时代背景和合理的因素,这是不容置疑的。我们也必须承认,任何文化,包括传统文化、民俗文化、主流文化、草根文化、宫廷文化等,从不同时代和背景来看,都有其劣根、愚昧和低俗的内容存在。各种民间意识和行为形成的文化,其健康积极的一面会促使形成对主流文化的重要补充,但其愚昧落后的一面,无可否认也会对传统意义上的主流文化带来腐蚀和冲击。例如,打政策法律的擦边球,有侵权、违背市场道义的嫌疑等。实际上,这些现象国内外个别有名的企业和组织中有的也存在。还有一些“山寨产品”由于受科研水平、科研能力和资金不足的限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东西不多,有的仅仅是简单地组装、改装,有的“山寨产品”售后服务不到位,有的就根本没有售后服务,有的属于名牌产品部件自我组装,有损于名牌产品的信誉。
小编提问五:当下的市场,“山寨名牌”当道,简直让消费者迷花了眼,面对这样一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状况,大众怎样应对才算是理性、明智之举?
专家解读:名牌商品在市场上颇受消费者青睐,但是有些消费者在购买时没注意到不法厂商在品牌标志上动过手脚,以为是某名牌商品,结果买回家后才发现是其他商品仿名牌生出的“双胞胎”。“山寨名牌”让消费者稀里糊涂花了钱,到头来买到的却不是自己中意的商品。平日生活里,就有不少消费者遭遇过这种“温柔的陷阱”。
不少人有被“山寨名牌”商品迷花眼而花冤枉钱的经历。不知名的商品或小品牌急于打开市场,不法厂家便打起了“名牌”的主意,采用与著名品牌形似的手段蒙蔽消费者。“山寨名牌”有的是品牌名称与名牌产品相近,有的从字形上看很像,有的是模仿某著名品牌的商标,还有的在促销时就号称是某一名牌,使之与名牌产品混淆视听、鱼目混珠,让粗心的消费者上当受骗。遇到这样的“山寨名牌”,消费者可得多留神。在购物时一定要擦亮眼睛,仔细查看商品的细微之处,如商标、品牌图标、仿伪标志等。这样,你才能在消费时把钱花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