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 扶贫攻坚是“第一民生工程”
2015-08-10
6月2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主持召开党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措施,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度对扶贫开发进行再认识再定位,对新一轮扶贫开发进行再谋划再动员,对各项扶贫攻坚措施进行再强化再完善。
加强组织领导,把扶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抓紧抓准抓到位。充实和加强领导力量,做到力量配置向扶贫集中、资金配置向扶贫聚集、政策措施向扶贫倾斜。一是明确领导责任。自治区党委、政府负总责,做好目标确定、项目下达、资金投放、组织动员、检查指导等工作。自治区将成立“广西决战2020精准扶贫指挥部”,由自治区党委书记、主席担任组长,自治区、市、县(市、区)进一步充实加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力量,片区县、重点县由党委主要领导担任组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副组长,做到目标任务明确、完成时限明确、帮扶措施明确、形成扶贫攻坚合力。二是落实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开发责任制。明确各级党政“一把手”是扶贫开发工作第一责任人,层层签订责任状,建立约束机制,推动片区县、重点县及乡镇党委政府把扶贫开发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集中精力进行攻坚。三是全面落实责任、权力、资金、任务“四到县”机制。切实加强县级扶贫机构建设,片区县、重点县扶贫机构单列,让县一级有权有责有机构,做好进度安排、项目落地、资金使用、人力调配、推进实施等工作,把中央的好政策实实在在地落到老百姓身上。
贯彻落实“六个精准”要求,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认真借鉴兄弟省区市的成功经验,把精准理念贯穿扶贫工作全过程,切实按照“六个精准”的要求,坚决啃下扶贫攻坚的“硬骨头”。
积极动员和凝聚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着力构建大扶贫工作格局。广西是我国贫困人口超过500万的6个省份之一,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需要依靠社会各界力量加快脱贫。一是健全东西部协作、党政机关定点扶贫机制。二是充分发挥政府投入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和主导作用。三是创新金融扶贫服务机制。发挥金融对产业扶贫的引导和支持作用,不断扩大贫困地区保险覆盖面。四是集中力量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大石山区和边境地区群众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求医难、住房难、上学难、增收难等问题。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建设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鼓励和选派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愿意为群众服务的优秀年轻干部、退伍军人、高校毕业生到贫困村工作,注重在扶贫开发一线发现、培养、使用干部,选好配强村级领导班子。引导工作队和驻村干部一心扑在扶贫开发工作上,有效发挥作用。
7月3日至4日,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危朝安,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常务副主席唐仁健率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学习考察团赴贵州学习考察精准识别、精准扶持、产业扶贫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区直相关部门、14个市和33个贫困县(石漠化片区县)的主要负责同志参加学习考察。
考察团一行先后考察了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迤那镇五星村精准扶贫、利民中药材种植基地,七星关区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和大方县羊场镇穿岩村退耕还林示范点。当地采取“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能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的“四看法”精准识别贫困户;坚持以结对帮扶、产业扶持、教育培训、危房改造、生态移民、基础建设“六个到村到户”为抓手,落实“一户一策一干部”的精准帮扶措施;因户分类施策,创新扶贫机制,形成“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村社联建模式,扶持发展特色产业助农增收;通过跟踪回访,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更新扶贫信息系统,做到精准管理,强化脱贫成效精准考核,实现了扶贫开发由粗放式、被动式、分散式向精准式、参与式、整体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