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探索
2015-08-10胡子有
【摘 要】以国家精品课程果树生产技术为例,依照教育部公布的《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技术要求》,对该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进行探索。
【关键词】果树生产技术 精品课程 精品资源共享课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7C-0057-02
果树生产技术课程是我院园艺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2006年被评为广西高等学校精品课程,2009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2012年根据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技术要求,课程教学团队对该课程进行了转型与升级建设,笔者作为课题主讲教师之一,参加了课程建设与实施全过程。本文从课程建设目标、教学内容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资源建设、课程建设成效等五个方面,对该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进行探索,以期为其他精品课程转型升级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课程建设目标
通过课程转型升级建设,进一步整合优化教学内容,使之更有针对性和适用性;创建优秀的专业课教学队伍,并从行业企业中聘请兼职教师,兼职教师承担一定比例的课程教学任务;丰富网络教学资源,达到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要求,保证正常运行,能有效共享;建设优质拓展资源,使之成为多样性、交互性辅助资源,为教师、学生及社会学习者提供更多的学习条件。
二、教学内容建设
教学内容建设是精品课程转型升级的核心。果树生产技术课程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根据岗位职业能力、就业岗位的区域性、学生文化基础和学习能力等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构或更新。本课程共设置“果树生产基础知识”“果树生产基本技术”“南方果树生产技术”“优质安全果品生产”四大教学模块20个教学项目52个教学任务(见表1),教学内容涵盖了课程所涉及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做到既有基础理论,又有实践应用,既保证紧跟学科发展的前沿,又有丰富的知识点和信息量。另外,教学内容的前后排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
三、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课程教学主体之一,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是课程转型升级建设的支柱,因此,把培养建立一支责任心强、团结协作精神好、教学特色突出、专业技能水平高、动手能力强、创新素质强、教学效果好的教学团队作为课程转型升级建设的基础,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提高教师教育理论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例如,参加学术研讨会、到企业和科研单位实践、外出考察学习、承担科研项目、参加进修和短期培训等。另外,与企业合作,聘请行业企业的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专业人才兼职教师,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如生产实习课等)主要由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
表1 果树生产技术教学内容设计
目前,课程教学团队由不同年龄、不同职称、不同教育背景的16名教师组成,其中专职教师11名,兼职教师5人,团队整体结构合理,比例恰当。课程教学团队教师热爱教学工作,有建设精品课程的动力与热情,教学水平得到同行、学生的一致好评。
四、课程资源建设
课程资源建设包括基本资源建设和拓展资源建设,是申报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站建设的主要内容。课程资源建设结合实际教学需要,以服务课程教与学为重点,以课程资源的系统性、完整性为基本要求,以资源丰富、充分开放共享为基本目标,做好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的建设。
基本资源涉及多个方面,例如,教学大纲、教学日历、考评方式与标准、教学要求、重点难点、教学设计、教学录像、演示文稿、媒体素材、学习手册、任务工单、教案课件、参考资料目录等。基本资源是一门课程长期积累、内容完整、结构严谨并经实践具有良好教学效果的教学资源,是资源共享课的核心之一,它反映课程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果树生产技术课程按照教学模块、教学项目和教学任务,有序地组织各种基本资源,将所有教学内容视频上网,并配套了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学习指南、考核评价方法、电子教材、任务描述、教学课件、实训实习指导、试题库等基本教学资源。果树生产技术基本资源由建设项目主持人和课程团队各教师按要求独立完成。
拓展资源反映课程特点,应用于各教学与学习环节,支持课程的教学和学习,是比较成熟的各类辅助资源。简单地说,扩展资源是为课程教与学服务,具备形式多样性、交互性好的特点,主要通过网络平台来展示,为社会学习者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果树生产技术拓展资源主要由学院网络技术中心教师和课题组部分老师完成。
五、课程建设成效
(一)教学资源有针对性
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构建上,根据岗位职业能力、就业岗位的区域性、学生文化基础和学习能力等特点选取教学内容,要能满足不同老师的教学、在校学生和社会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二)教学资源丰富
在教学内容中,我们融入了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技术,例如,葡萄一年两熟生产技术优质安全果品生产技术、人工花果期调节技术等,并且对相应的资源作了更新和重组,完善果树生产技术教学的知识体系(即教学模块)。教学内容基本覆盖了课程所涉及的知识点和技能点,使整体的教学内容得到“升级”。
(三)网络资源共享
通过两年建设,现在网站内容较为丰富,课程所有的教学资源都上网,课程大纲、教案、实验指导、作业、参考文献、教学录像等一应俱全,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随时随地点击,真正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学院信息网络中心负责网站建设与维护,有专业人员管理,保证网络的畅通,并能及时更新网上资源。
资源共享课建设是以原国家精品课程为基础,原教师团队为核心成员,通过对课程的转型与升级,来促进精品课程的深入建设。精品课程的转型与升级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必须做到有计划、分步骤,严格按照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技术要求进行,需要教学团队所有教师发挥自己的长处、优势,开发创造性思维,不懈努力,通力合作才能完成。
【参考文献】
[1]徐经长.财务会计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探索和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3(6)
【基金项目】2014年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立项项目
【作者简介】胡子有(1960- ),男,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热带亚热带水果生产研究与示范推广。
(责编 丁 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