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对比分析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供应链
2015-08-10佟贵兆中国言实出版社北京100037
佟贵兆中国言实出版社,北京 100037
新时期对比分析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供应链
佟贵兆
中国言实出版社,北京100037
摘要传统出版供应链主要是向客户提供物线性功能结构的网链,其兼具着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目标;而数字出版是在传统出版和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快速发展下诞生的一种新型的出版模式,其不仅简化了传统出版流程,缩短了流通环节,同时也实现了供求双方的直接联系。数字出版的诞生对传统出版带来极大的影响,同时也为传统出版的变革做了示范。本研究主要从供应链的角度对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的结构模式和特点进行分析,最后提出数字出版对传统出版的影响。
关键词传统出版;数字出版;供应链
0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科技的进步,使得人们生活的更加便利高效、需求更高。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传统出版行业由于缺乏变通,欠缺活力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高效率生活的需求[1]。尤其是在今天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进程中,传统出版业由政策保护优惠的多方便利条件下已经转向产业市场化的趋势,这意味着如果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满足消费者的更高需求,在市场优胜劣汰的规则下,传统出版业势必要在经济大潮流下被淹没。与此同时一个新兴产业数字出版的诞生及发展,因其的便利性和灵活性,对传统出版有着极大的冲击和威胁。在这种严峻激烈的竞争下,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如何应对信息技术革命、新兴产业、经营环境等的影响,依然屹立于文化产业之林中,将成为传统出版产业的一大挑战和转折点。
1 传统出版供应链结构模式及特点分析
1)传统出版供应链结构模式分析。一般来说企业类型决定着企业的供应链结构和模式,目前我国传统出版社主要有三种类型:(1)制造企业主导型。该类型企业的供应链模式主要是为具有垄断地位的核心企业服务。(2)零售企业主导型。该企业的供应链则是通过与物流公司进行合作。(3)均衡链式型。这种类型的企业较为常见,运作模式更为复杂,流通部分较多。供应链结构呈网络状,相互穿插。我国目前的传统供应链模式主要是以第三种类型的企业模式为主,由客户、零售商、批发商、出版社四部分组成。该供应链模式决定了每一个部分的联系都只能通过需求量产生的的需求订单。具体来说就是,出版社的选题内容、写作风格、写作视角以及出版数量都要根据对市场的定位、分析和批发商的订货量来确定。同时,零售商则通过批发商或出版社进货来销售给消费者。这种运作模式下,经过很多中间环节。
2)传统出版供应链特点分析。传统出版供应链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向消费者提供的是线性的供应链,即作者-出版社-批发商-零售书店-消费者,这条线性的供应链。随着传统出版业的改革,供应链之间相互联系,功能渗透。供应链结构模式逐渐复杂,呈网状趋势发展。(2)推拉式相互结合的混合供应链模式[2]。所谓的推拉式是指谋求利益最大化与出版业作为一种文化传输产业具有的社会效益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形成的一种模式。
2 数字出版供应链结构模式及特点分析
1)数字出版供应链结构模式分析。数字出版业的诞生环境和发展空间,决定了其供应链必须借助互联网,由多方共同参与。其供应链是对传统出版业的供应链结构模式的创新和发展,具有一定的相似处。简化一下为:作者-出版社-销售商-消费者。具体结构模式为:作者-数字出版单位-技术服务商-终端设备服务商-网络电信营运商-金融提供商-销售商-消费者等众多部分。
2)数字出版供应链特点分析。数字出版供应链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供应链简洁。由于数字出版业自身借助互联网的沟通更快捷,消息更灵通,交流无时间地域的阻碍,使得其中间销售商的作用再逐渐淡化。同时信息网络传递,数据集中处理等特点使得资金周转效率和文字出版效率大大提升。整个供应链看起来简洁又便利,高效率化。(2)配送虚拟化[3]。数字出版业,因其与互联网结合可以进行,诸如在线订购、在线配送系统等虚拟化的功能。产品载体的特殊性,以服务为主导,将传统的纸质运输物流转化成了更为简洁便利的信息流。有效的将图书产业进行了质的转变,实现了图书产业到信息产业的跨越和融合。(3)沟通及时方便。互联网的应用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也越来越广泛,已应用于各个领域。数字出版业的载体是互联网,实现了作者、出版商和消费者的直接交流沟通。跨越了空间的障碍,能够及时有效的服务于消费者。
3 数字出版供应链对传统出版供应链的影响
1)当前传统出版供应链存在的弊端。(1)信息交流体系不够完善。传统出版业的供应链,主要是一个节点一个节点依次的进行沟通交流,沟通渠道又相对匮乏,
导致信息交流不够及时高效同时有可能产生一定的错误信息流。没有一个完整的信息交流体系,因而不能对市场上具体的供求有准确的判断。(2)供应链主体之间缺乏管理。传统出版业的供应链由于缺乏市场管理和监督体制,没有一个具体的市场规则。致使各个供应链主体散乱,混杂,没有长期高效的战略伙伴,不能形成完整固定的体系。(3)没有可以对供应链协调的核心企业[4]。我国传统出版业分布不均且分散,没有一个主导的核心来进行引导和管理,致使整个传统出版业分割较大,区域之间信息沟通困难。(4)供求不协调。供求关系对市场资源的流通和配制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供大于求会导致资源堆积,对整个市场的运行起负面作用。供不应求则会使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价格的增长。因此,准确及时的把握市场的供求关系很重要。但目前,传统出版业由于信息的沟通不能及时传输有着空间阻隔,使得我国图书行业的供求严重失调,进一步导致库存积压严重,回报率低,成为传统出版业供应链的一大弊端。
2)数字出版供应链对传统出版供应链的影响。数字出版供应链的优势势必要对传统出版业供应链产生一定的冲击,但同时也将形成一种竞争的动力,促使传统出版业的改革不断的完善,能够更好的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和社会效率的提升。另外,数字出版供应链作为一种高效结合现代科技的新兴产物,对传统出版业的改革指明了一条方向,可以引以为鉴。这对数字出版业供应链还是传统出版业供应链的完善都将具有积极的意义[5]。
4 结论
在科技发展的大背景下,对比分析传统出版业供应链和数字出版业的供应链后,可知无论哪个行业要想屹立不倒都必须不断创新和改革。传统出版业在迎来挑战和机遇的同时,要把握住机会,借鉴和学习数字出版社的优势,引进技术和理念来不断进步和创新未来。
参考文献
[1]王传臣,张润彤.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供应链对比[J].中国流通经济,2011(12):36-40.
[2]丁彩娟.浅谈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关系[J].天津科技,2011(4):97-98.
[3]李洁.数字环境下传统出版社的生存与发展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2.
[4]安玉滨.传统出版业数字化转型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11):226-227.
[5]丁彩娟.浅谈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关系[J].天津科技,2011(4):97-98.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5)139-004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