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学结合的中职“2.5+0.5”学制人才培养方案探究

2015-08-08林俊标

职业教育研究 2015年8期
关键词:工学岗位中职

林俊标

摘要:针对中职学校采用“2+1”学制模式下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不足,围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从中职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现代职业教育立交桥体系建设的需求出发,探索了基于工学结合的中职“2.5+0.5”学制人才培养新方案制定,并对新方案中的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模式、实训条件和师资队伍建设展开探讨,旨在使新方案能在培养中职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方面发挥重要指导作用。

关键词:工学结合;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2.5+0.5”学制;人才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5)08-0023-05

一、“2+1”学制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不足

当前,中职学校大多采用“2+1”学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所谓“2+1”学制一般是指学生在三年的有效学习时间里,前两年在学校按照界限相对清晰的三段培养方式接受相关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理论基础知识、专业基础技能知识学习和实训,并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后,最后一年到企业顶岗实习的做法。采用这种学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各中职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重点是解决如何使学生在学校两年有限的学习时间里,按照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传授给学生应知、应会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知识,规划学生的毕业条件(毕业所需学分获取)、课程体系设计、实训条件、师资要求、实施计划和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等内容。在这种学制下所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存在如下不足:其一,采用这种学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短,各学校为了加强学生的技能学习,采取压缩文化基础课学习课时的做法,不利于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和后续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其二,不利于工学结合的开展,由于学生最后一年到企业顶岗实习,多数学校忽视了贴近岗位、接轨岗位和适应岗位的进阶式专业能力培养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其三,对第三年外出顶岗实习的学生没有明确制定学习目标、任务和要求,大多数学校因师资配备不足,对顶岗实习的学生多采取“散放式”管理,导致工学结合的互动性不强,所设定的学生培养目标和规格与企业的要求存在差距,直接影响到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学生的安全管理。这些不足通过实地调研机电类企业可以得到直观的反映,企业普遍反映顶岗实习的学生无法马上适应技术型工作岗位要求,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看不懂电路图,不能熟练操作和使用常用电子仪器和仪表,怕吃苦、眼高手低等等。这些问题折射出中职学校当前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培养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必须加以修订完善。

二、实施“2.5+0.5”学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基于“2+1”学制存在的不足,实施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来推动工学结合的开展,促进中职生培养质量的提高,使培养的毕业生能够与企业的就业岗位“零距离”对接,并满足中职生后续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就显得尤为必要。笔者在充分研究原所在学校与宝马中国培训学院开展的“双元制”宝马售后英才教育项目人才培养模式,调研机电行业、企业对人才需求,探讨福建省推行的高职教育入学考试政策的基础上,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为依据,并在学校成立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按照贴近岗位、接轨岗位和适应岗位的进阶式培养思路,提出了“2.5+0.5”工学结合的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采取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以下三点优势:一是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延长,有利于多安排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模块化教学内容,既可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职业技能,又可为学生的后续升学奠定基础。二是围绕进阶式人才培养思路制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有利于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企业岗位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三对接”,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三是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的延长,有利于教师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心智技能是中职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努力形成的一项重要技能,是学生认知世界、沟通交流和辨别岗位的重要法宝。中职教育招收的学生大多是初中应试教育的失败者,他们大多数年龄偏小、学习动机不足、目标不明、认知能力水平低、团队合作意识薄弱,加上传统学制下的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短,他们的心智技能没能得到很好的培养,导致就业后产生怕吃苦、眼高手低及喜欢“跳槽”等现象。

三、“2.5+0.5”学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方案

这种培养模式的学制依旧为三年(6个学期),招生对象为初中毕业生。这里的“2.5”指的是学生在校学习、参与企业识岗和习岗时间一共为两年半,第六学期到企业顶岗实习。具体的建构方案如下:

第一学期,按照教育部和现代职业教育立交桥体系建设的有关要求,主要安排学生在校内学习公共基础课程,在传授学生文化基础知识的同时融入思想品德、职业生涯规划和行为养成教育,并辅以人文类选修课程的开设,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职业目标、职业能力与素质要求。

第二、第三学期安排学生在校内学习和生产性任务实训,主要是完成文化基础课和技能模块化学习。所谓技能模块化指的是: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企业技术能手的指导下,对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能知识和生产性实训项目按照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的梯度进行整合,形成对接生产过程的核心训练项目的模块化课程结构,重在培养本专业学生应知的通用专业能力。如在电工基础的交流电知识里,融入家用照明供电线路、车床控制线路、楼宇自动供水控制系统的专业技能知识学习和项目实训,培养学生掌握常用电气设备的安装(如电度表接线等)以及常用电工仪器仪表的使用(如示波器使用等)。在第三学期还穿插开设技能技术类选修课,如小家电的检修等。

第四学期分为轮岗见习和校内学习两个阶段。本学期前两个月安排学生到企业轮岗见习,这也是第一层次的岗位实习,目的是让学生到合作企业的生产线或电气设备控制相关岗位,进行认识岗位的感性体验,见习过程除了培养学生掌握基本职业技能和进行职业定向之外,也重点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团队意识和诚信品质等。第四学期余下的时间,学生要回校完成经整合后的专业技能课学习和生产性任务实践,如完成恒压变频供水设备的安装与调试、采用PLC控制的车床线路的安装与调试等,培养学生职业定向能力和职业素质。第四学期末与合作企业联合选拔组建工学结合班。

第五学期分为轮岗实习、在校学习两个阶段。前两个月为轮岗实习阶段,学生在完成前两年学习的基础上,根据自身轮岗见习所获得的心得和意愿,在满足合作企业用人要求的基础上,与企业签订意向性实习协议(考虑到学生的升学意愿,最终协议要在第六学期开学初签订),进行有针对性的实习。这一过程重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特定能力,并通过轮岗实习确定自己的专门化岗位方向,这个阶段要聘请企业的技术能手全程参与指导学生实习(俗称“师带徒”)的过程。接下来的两个月在校内学习,主要对实习期间的实践内容进行文化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的理论提升,并针对实习过程中所暴露的学生实践的薄弱环节开展高层次的校内生产性任务实训等教学,为后续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企业技术资格的认证、顶岗实习工作或学历提升奠定基础。

第六学期为顶岗实习阶段,学生经过两年半的规范学习、见习、实习、取证及企业技术认证后,已经初步具备专业方向的岗位技能,接下来就要成为合作企业的准员工参与实际岗位操作。此阶段学生要与企业员工一样,应能够严格执行电气操作及电气控制系统的相关标准、工作程序与规范、工艺文件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具备所需的基本职业能力,拥有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和开拓创新的能力。

四、工学结合的中职“2.5+0.5”学制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思路

(一)开展人才需求调研,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前,要先开展行业、企业对专业人才需求现状的调研,寻找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企业,明确专业培养的基本方向和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再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为此,要从区域的企业分布情况、企业生产方式、人才需求数量、岗位特点、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素质、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入手,通过问卷调查、一线调研、召开专题座谈会等方式,展开调研、分析和统计。根据调研(笔者共调研了福州地区、莆田地区和厦门地区共22家机电类企业和机电设备有限公司,以及福州市1个职业技能鉴定单位、1个劳动就业指导单位)结果可知,目前大多数企业多采用先进的智能自动化控制技术,随着数控加工机床、电梯和其他自动化控制专用设备的普及,机电类企业对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呈增加趋势。调研中也发现,中职学校培养的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的毕业生主要是在工业企业的生产部门担任生产设备和生产线日常维护人员;在电气控制设备及电子通信设备的制造部门担任生产设备操作、产品测试检验和生产管理人员;在设备安装企业和有关企业的工程部门担任常规电气控制系统安装、调试工作的人员;在物业管理部门担任楼宇电气设备的日常维护或担任供配电系统维护人员等。其中,从事技术岗位工作的约占41%,从事操作岗位工作的约占21%;从事管理岗位工作的约占17%;从事营销岗位工作的约占11%,从事其他工作的约占9%。部分毕业生还能根据自身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选择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部会从事一线操作的毕业生经过2~3年的生产一线实践被提升为技术员或班组长。通过对调研数据的进一步归纳分析,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的主要培养方向、毕业生的主要工作任务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如表1所示。培养目标定位是在一线从事组装、维护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和从事生产管理的班组长。

(二)课程体系的构建

以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为例,课程体系构建框架如下页图1所示。课程体系框架的构建是以《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为依据,坚持以学生职业目标、职业能力和素质要求为核心,以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的四大培养方向为主线,以培养职业岗位能力所需项目、任务、素质为基础,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遵循感知岗位、接触岗位、适应岗位的递阶工学结合职业能力培养规律,将基于实际工作过程的任务、项目贯穿于教学内容的设计中,并将人文素质的培养贯穿始终,建立由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模块化课程和选修课程三部分组成的课程体系。由此可使学生在获取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完成对岗位的认识、对接和适应的专业综合能力的提升。

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重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学生软能力(道德能力、心智技能、后续升学能力)的培养,并融入本专业领域的文化基础知识整合课程,为专业学习、职业素质和素质拓展奠定基础。依照教育部的要求,公共基础课程的语、数、外学习分别安排240、200和240课时。

专业模块化课程由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能方向课程、生产性实训任务和递阶岗位实习(识岗→习岗)经系统整合组成,并且要根据各岗位的职业特定能力需求,确立核心课程,如电气运行控制技术与PLC应用、电工EDA课程、供配电系统维护和电气自动化运行监控技术等。专业课程的授课内容要根据产业、企业需求以及省级、国家级技能竞赛内容和岗位技能要求确定,通过选用企业提供的培训教材或校本开发教材,将企业的实际生产任务或产品的实际故障案例融入实际教学,做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并且根据岗位的专业化分方向进行理实一体或项目教学的专项学习训练,使学生从被动学习的“知识接受者”向主动参与的“项目实施者”、“技能实践者”转变,促进学生在“2.5+0.5”工学结合的递进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逐渐熟悉岗位工作,最终由初学者成长为准职业人,毕业后就能上岗,实现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选修课程由人文类课程(如音乐、街舞、跆拳道、礼节礼仪、演讲口才和文化欣赏等)、技术技能类课程(如新房修布线、机器人设计、小家电安装与维修、汽车电气、Protel电路图绘制、C语言编程和单片机技术等)和职业素质类课程(如生产企业管理、招投标设计、生产成本核算、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等)等选修课组成,旨在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知识及技能储备。

(三)教学实施模式

围绕工学结合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在教育教学层面必须遵循职业性原则。教学实施要大力推行与生产过程对接的行动导向的任务驱动模式或项目教学模式。与生产过程对接一般是指将企业的实际生产或加工项目设置为学习过程,让学生在真实的实践活动情境中展开学习过程,以此作为教学过程的设计原则,贯彻行动导向教学模式。该模式符合职业教育的特性与中职生的认知特点,能将以往单一课堂教学延伸到校内实训基地和合作企业的工作岗位,通过真实环境下的“做中学、做中教”,建立起学生、教师、企业技术能手(企业兼职教师)和学习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实现基于与生产过程对接的知识传授,使学生在理实一体的课程实践环境中得到锻炼,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学生养成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要分析教学对象。了解教学对象已有的知识或技能,掌握教学对象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判断教学对象学习的难点。二是要开发教学任务,主要通过调研企业人才规格需求、岗位特定职业能力和毕业生的信息反馈来确定。三是要设计单元教学任务单,内容要围绕岗位需求的职业技能与综合素质、企业规程与文化、应知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教学实施安排和评价模式展开。教学实施安排建议采用“三段式”行动导向模式:第一阶段根据专业技能方向课程的各学习任务单元进行实践,让学生“感性认知、建立兴趣”;第二阶段在实践中融入理论,进行“拓展知识、理实转化”。第三阶段再次实践验证结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技能的掌握,完成“知识整合、验证提升”。评价模式包括课堂考核与评价、教学效果评价。课堂考核采用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考核相结合、学习过程与学习效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课堂评价采取学生个人自评、学习小组互评、教师对学生个人评价及教师对学习小组评价等多种方式。教学效果评价由企业专家、学生和同行评价组成。四是要确立教学团队,根据教学任务,选定主讲教师+实训指导教师或主讲教师+行业技术能手组成的教学团队,确保项目教学的有效实施。

(四)实训基地建设

要完成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实施与生产过程对接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必须建设能满足承接实施企业实际生产任务或仿真生产任务的实训基地,让学生在教学活动环境中接受岗位真实训练或仿真训练。实训基地的建设,从场地规划、设计、装修,到专用设备、仪器、仪表和工具的采购,再到最后设备的摆放等等,都要在企业专家的全程参与下完成,并且所有的实训室都要配备多媒体设备,以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如我校在规划电梯运行与维护实训室时,就在莆田锐博机电有限公司专家的指导下,完成了电梯轿厢安装与运行控制实训室、电梯运行控制实训室等等。

(五)“教练型”教学团队建设

为有效实施工学结合的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需要培养一批高素质“教练型”师资队伍。对“教练型”教师的要求是:教师要拥有从事专业教学的渊博理论水平,同时具备丰富的实践指导经验;教师既要能胜任课堂教学,又要能充当企业实际岗位工作的技术员,即具有“双证”(教师资格证书和专业技术资格证书)。打造“教练型”师资队伍应注重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校企合作平台,定期安排专业教师接受合作企业开展的岗位实践技巧、专业新技术及新工艺的培训学习,并获取企业资质认证证书,同时,可聘请合作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并基本满足教师条件的技术骨干到校兼课,参与专业建设方案制定,指导校内专业教师提升实践能力,以此锻炼和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素质。二是通过举办常态化的各级别技能大赛,为学校教师、学生、企业技术能手搭建能力提升平台,如通过各级别常态化的教学能力竞赛为教师和企业技术能手进行说课、课件制作和片断教学比赛提供平台,通过青蓝培养工程和教学团队建设,培养年轻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文件撰写能力等等,以此进一步提升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平.解读“工学结合”的概念与内涵[J].科技风,2012(19):191.

[2]姜大源.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再解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33):5-14.

[3]夏国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EB/OL].[2015-01-20].http://blog.sina.com.cn/s/blog_3ec4f7150101e2mf.html.

[4]江国奋.“双元制”培养模式下校企深度合作的改革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12(10):12-14.

[5]林爱华.浅谈中职生心智技能培养[EB/OL].(2013-05-20).http://www.ypzx.net/manager/news/data/jyky/201

30520_113736_82.htm.

[6]戴锋.对“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思考[J].职教通讯,2012(36):40-43.

[7]郑秋红.台湾技职教育师资评鉴的特色及启示[J].教育评论,2014(4):59-61.

(责任编辑:王恒)

猜你喜欢

工学岗位中职
盐工学人
盐工学人
——沈 妉
盐工学人
——李 琦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工学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