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百合花”在心中盛开
2015-08-08孔幼芳
孔幼芳
初识林清玄,是听薛法根老师上的《心田上的百合花》一课,在此之前,我连林清玄是男是女都不清楚。《心田上的百合花》一文虽不长,但简洁的文字背后却有着深刻的哲理,深得见微知著的妙趣。这让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购买了《林清玄散文自选集》。
林清玄是一个喜欢“讲道理”的散文家,善于以小见大,往往从一些极寻常的“见闻”中,生发出内蕴极深厚却并不艰涩的哲思。如《心田上的百合花》一文,他没有使用冗长乏味的文字作道理的讲述,而是虚拟了百合花的心路旅程及其与其他花草的对话,从而阐发了“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的道理。我想:我们又何尝不是一朵百合花?无论处于何种地位、环境,只要我们保持那颗安于平淡却勇于进取的心,就可在这纷繁复杂的社会中灿烂盛放!
这样的文字,在林清玄的散文集里比比皆是,如《总有群星在天上》中说:“昨天悲痛的露珠早已消散,今晨的露珠也在微笑中,逐渐地消散了。”如《飞翔的木棉子》中写:“当我有时开车经过木棉夹岸的道路,有些木棉滚落到路中央,车子辗过仿佛听到霹雳之声,使人无端想起车轮下的木棉花,如果在南方,它会结出许许多多木棉子,每一粒都怀抱着神奇的棉花翅膀,每一粒都饱孕着生命的力量,每一粒都怀抱着飞翔到远方的志愿。”……
这样的文字适合静读,放下心中的烦乱,随着文字的流动,体味林清玄诚挚的情感和质朴的语言,随着娓娓的叙述深入他的内心,感受他淡泊平和的生活,聆听他对人生的顿悟。这仿佛是在与一个有修养的长者促膝夜谈,那么宁静,那么超然,让人心境澄明。
这样的文字像一股清风给人一种舒爽,让一颗空虚的心灵瞬间得到荡涤;又像一位挚友给人情感的慰藉,让烦恼的心情顿时转为欣喜。这样的文字如泉流,能使人在喧闹的环境中寻得一丝宁静、淡然。这样的文字适合所有人阅读,尤其是老师,面对浮华的世界、躁动的内心,我们如何平复心绪,钻入教育教学工作中?读一读林清玄的文字吧!
在斑驳绚丽的现代社会,散文无疑是我们最后的“心灵家园”。“‘她阅读经典散文系列(三部)”较为全面地收录了周国平、池莉、毕淑敏等散文名家的作品,集中展现了作家们的情感世界和思考轨迹,能给人以较深的启迪。(梁小琳选编,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年7月出版,定价75.00元)
数代风云,百年阅历,季羡林将这段旅程中的所见所感结集成《思想者说》一书,书中有旧友回忆,有百年见闻,有往事随谈,也有他读书的见解和心得,包罗万象,纵横捭阖,字里行间是这位文化大宗师独特的哲理思考和人生体悟。(季羡林著,青岛出版社2003年8月出版,定价28.00元)
除了阅读,对于语文教师来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技能应该掌握,那就是鉴赏和评论。该书涉及的诗歌、散文、小说鉴赏和评论,既有理论作为支撑,又有作者多年积累的教学见闻、教学实例作为阅读辅助,对提高教师的阅读、鉴赏能力,提升评论与写作水平,有很大的帮助。(侯玉珍著,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年4月出版,定价29.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