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刮起“最炫民族风”

2015-08-08韦力等

广西教育·D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山歌艺术节体育项目

韦力等

在下午的活动课时间走进崇左市宁明县民族中学(以下简称宁明民中),总能领略到各种富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校园活动。学校操场上,“三人板鞋”“两人三足”“高杆绣球”“8字跳绳”等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精彩纷呈,令人眼花缭乱;歌舞教室里,少数民族合唱团、少数民族舞蹈队载歌载舞,令人驻足欣赏;绘画与手工教室里,少数民族绘画与手工制作独具匠心,令人拍手称赞……近年来,宁明民中充分发挥民族学校的优势,深入开展民族文化教育,传承和弘扬边境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校园上下刮起了一股“最炫民族风”。

活动展示:成功举办首届民族文化艺术节

2014年12月29日早上,随着一阵“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宁明民中首届民族文化艺术节拉开序幕。这届艺术节,以“展现青春风彩,传承民族文化,构建和谐校园”为主题,民族歌舞文艺汇演、民族体育项目比赛、地方民族特色美食创作及品尝体验等活动,点燃了全校2 000多名师生的热情,吸引了社会各界人士前来参与、体验和观赏。

“客贵有远远脑闹麻嘞,刘的布土正逢来嘞……”(谐音,大意为“远方贵客喜来临,壮人欢心笑脸迎”)在29日上午进行的民族歌舞文艺汇演上,一首热情洋溢的《宁明迎客歌》把现场观众带入了少数民族歌舞的天堂。这是一首宁明本土艺术家创作的山歌,曾多次在南宁民歌节上演唱。接着,该校学生舞蹈队、各班代表队分别表演了《壮乡笠影》《竹竿舞》《欢乐瑶寨》等民族舞蹈;学校少年山歌队表演了《壮族劝酒歌》《壮族送客歌》等壮族山歌;一位老师刚用笛子深情独奏了一曲《满怀深情望北京》,又有一位学生怀抱扬琴上台,酣畅淋漓地弹奏了一曲《金蛇狂舞》……舞台上,师生们尽情展示才艺,博得台下观众阵阵喝彩和掌声,许多人不禁一边欣赏,一边拿出手机、相机进行抓拍,有的观众还跟着台上的节奏哼唱起来,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预备,跑!”随着裁判员一声令下,“三人板鞋”火热开赛,只见技术娴熟的队员们步伐统一、行动敏捷,伴随着“啪啪啪”的板鞋声,快速而有节奏地冲向终点……29日,民族体育项目比赛在紧张激烈的气氛中开赛。这些体育项目,无不体现了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高杆绣球”是壮族的民俗运动,运动员们要瞄准空中的铁圈,将一个个带着长尾巴的彩色绣球从圆圈中抛过去,绣球在空中划出一道道美丽的弧线;“8字跳绳”和“铁道圈”(滚铁环)接力以班级为单位,男女队员混搭,讲究团结协作、默契配合;“三人两足”比赛则由两人一组,把其中一人的左脚与另一人的右脚绑在一起,相互搂肩跑向终点……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该校瑶族班的班主任杨海琴说,“输赢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传承了民族文化的精神,学生们在比赛中学会了团结合作,锻炼了体魄和毅力,体验到了运动的快乐。”

这次民族文化艺术节上,让人嘴馋和回味的要数第三天开展的地方民族特色美食创作及品尝体验活动了。从31日早上8点30分开始,长长的校园林荫道上就热闹起来。师生们在校道两旁以班级为单位,摆设了各种特色美食摊点,每个摊点都“经营”着一种美食,有艾叶糍粑、三角粽、五色糯米、瑶家秘制香鸡爪、炒田螺、千层糕、烧猪、炸膜、水果派……真是琳琅满目,香气扑鼻,让人直流口水。

“参与这样的活动,让我们既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胆量,还品尝到了这么多的美食,真是太有意思了!”该校九年级学生陆梦瑶说。确实,你看那长长的美食摊上,老师与学生俨然一个个大厨,有心灵手巧熟练包粽子的,有满头大汗亲身体验烤制烧猪的,有精心切制、摆设精美水果拼盘的,还有几个同学正在一起合作、有模有样舂糍粑的……负责看管摊点的学生则变身为“店小二”“小掌柜”,热情地招呼大家来品尝。一时间,叫卖声、吆喝声、品尝到美味时惊喜的赞叹声融汇在一起,交织成一曲民族欢乐颂。

“举办首届民族文化艺术节,是我校民族文化教育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与其把民族文化教育写在纸面上,不如把它落实在各种具体行动中。事实证明,只有让学生真正行动起来,民族文化的传承才会变得看得见、摸得着,才会更具实效性。”回顾这次民族文化艺术节,宁明民中校长甘锦明这样总结道。

再立目标:创建自治区民族文化教育示范学校

2014年3月,自治区教育厅出台文件,决定在全区开展民族文化教育示范学校创建活动,重点扶持、指导100所学校创建自治区民族文化教育示范学校。作为宁明县唯一的民族中学,宁明民中抓住这一机会,走上了“示范校”的创建之路。

据甘锦明校长介绍,宁明民中具有传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得天独厚的条件:一是学校所在地宁明县拥有悠久厚重的民族文化积淀,以花山文化为代表的民族文化,是古骆越民族的根祖文化,体现了骆越先民丰富的生活风貌;二是作为一所民族学校,该校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传承和弘扬宁明县边境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举办的少数民族运动会、艺术节等活动成效显著,办学特色不断凸显;三是该校的学生来自全县13个乡镇,涵盖了壮族、苗族、瑶族、京族、侗族、土家族等15个少数民族,拥有坚实的少数民族学生根基。

自2009年起,宁明民中便开设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训练课程,建立了全县中小学生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训练基地,训练出来的运动队代表宁明县参加崇左市历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运动会及崇左市运动会,均取得不俗的成绩。2012年,该校参加全县第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运动会,一举摘下12金17银15铜,勇夺团体第一名。此外,该校还成立了少年山歌队、舞蹈队,多次参加县、市级演出或比赛,获得良好的社会反响。2013年4月,该校少年山歌队代表宁明县参加崇左市“三月三骆越王节山歌擂台赛”,获得了青少年组三等奖。

“实际上,作为一所民族学校,我们一直都在开展有关民族文化传承方面的教育教学活动。”甘锦明校长说。以此次“创建示范校”为契机,宁明民中在原有各项民族文化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了各项举措。

该校将壮族、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艺术、民族语言等引进校园,如“三人板鞋”“两人三足”“负重接力”“大象拔河”“高杆绣球”“背篓绣球”“8字跳绳”“跳竹杆”等体育项目,山歌、情歌、敬酒歌、民族器乐演奏等传统音乐。

为了有效开展民族文化教育,宁明民中制定了民族文化授课教师培训计划,将民族文化进校园师资培训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每年集中培训活动不少于两次,并充分利用本地教育资源,聘请相关民俗专家和民间艺人到校授课。该校还定期开展民族文化教育研讨会和课题研究,组织教师结合本校实际编写民族教育校本教材,把民族文化教育纳入课程体系,每班每周开设一节以上民族文化课,大力普及民族知识、民族礼仪、民族传统技艺教育。

2015年5月,宁明民中通过评审,被确定为自治区民族文化教育示范学校。(责编 欧金昌)

猜你喜欢

山歌艺术节体育项目
山歌还要妹起头
我校被评为“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
遇见艺术节
A Glimpse of the Art Festival遇见艺术节
山歌
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海报
初中体育项目练习中培养学生责任心的策略
苗山歌
苗山歌
2017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