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环境下中职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探索

2015-08-08朱银奇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5年15期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可行性中职

朱银奇

摘要:针对中职学校存在的教学方法相对单一,生源质量差,及单一的灌输式教学等问题,结合中职学校学生的现状及特点,探索网络环境下,中职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优势,进而对网络环境下中职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中职;研究性学习;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15-0121-02

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知识总量的迅速膨胀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现代社会需要学校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和精神的人才,但现在学校普遍实行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已很难适应社会对学校的这种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新精神为目标的研究性学习逐渐成为国内外教育界的研究热点。

1 研究性学习、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概念界定

对于研究性学习的概念界定不同的学者有解释不一样。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一文中对研究性学习作出的定义是:“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一部分学者认为研究性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是一种途径,它是以问题为依托,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学生将其作为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在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基础上,通过体验知识和实际感受,使自己能够拥有学会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了解社会的创造能力。还有其他的学者认为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的策略、方法、理念,泛指学生主动进行探究的学习活动,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适用于学生对所有学科的研究。

本文认为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具体是指教师或他人引导学生动地去探索、发现和体验,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并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通过收集、分析和判断存在的外部信息,从而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使自己的创造力和思考力得到增强,这种学习方式是相对于接受性学习和训练性学习而提出来的。

从本质上来看,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之间在并没有太多的区别。一般来说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基于资源的学习,而计算机网络刚好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资源,所以通过网络这一的工具,我们可以更好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可以定义为:“以计算机网络为平台,在教师的指导之下,教师精心组织与设计的网络学习管理平台、学习资源与学习工具,在研究过程中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学习活动”。

2 中职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存在于中职学校里教学方法相对单一,生源质量差,及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情况,使得教与学这对矛盾变得更为尖锐突出,在新形势下,已不能够适应教学改革的发展要求。这种情况的存在,也导致中职学校的教师抱怨课难上,学生难教,学生则埋怨听不懂。因此,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已作为一个重大课题摆上了中职教研的议事日程。

研究性学习研究的开展无疑为这一问题注入了新生力量。教育部2003年颁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在此方案中,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被列入了综合实践活动中。研究性学习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就是“自由选题,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这当然只有在一个相对自由的环境中才能实现,它不再局限于传统课程教材和课堂的约束,而是一种崭新的课程形态。但是研究性学习要想实现成功并非顺利,这是因为普通高中学校和学生处在实际的教育环境中,由于要面对高考压力,而研究性学习并没有加入高考的评价体系,所以在普高推行研究性学习阻力不少。而在中职学校因为没有高考问题,故有推行的可行性。

3 中职学校学生的现状及特点

在基础教育阶段,中职学生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3.1 中职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普遍比较薄弱

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普遍比较薄弱的问题是多年以来逐步形成的,在一般家长的心目,认为读普高考大学才是有出息的表现,而读职高最后只能从事低端的工作的。所以导致大部分家长宁愿花钱进高中,也不愿来到中职学校读书,这样就使得现在的中职学校招收的学生都是高中考不上,文化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

3.2 中职学生普遍学习缺乏兴趣

中职学生由于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普遍比较薄弱,在学习上的挫败感非常强烈,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由于没有正确的引导,甚至还受到一些不良思想的影响,渐渐地失去了学习的兴趣,甚至有一部分学生之所以还坐在教室里,不是因为自己想要学习或是喜爱这个专业,很多情况下都是家长要求孩子必须到学校去读书,这样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相当缺乏。

3.3 中职学生普遍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能够让学习事半功倍,效率大大提高。举个例子,课前预习,找到自己不懂的地方,到了上课的时候在重点听老师讲的这部分内容,课后可以再请教老师,然后自己再复习。这样是最基本的学习方法,但是中职的学生基本上不会利用。从来都是直接听课,从头听到尾,最后听得头昏脑涨,和没有听过一样,导致学习效果很差。

3.4 中职学生普遍自制力能力差

中职学生入学的年龄大多在 14周岁到15周岁,还是未成年人,思想上不稳定,人生观价值观还在形成过程中,可塑性比较大,往往会把入学前的一些不良习惯带到学校里来,如好动,自由散漫,不遵守纪律等,给学校的管理增加了难度。

3.5 中职学生普遍缺乏自信心和责任感

中职学生由于成绩差,考分不好,使他们经常抬不起头,在班级没有地位,从而变得自卑,缺乏自信。同时,由于他们在中小学经常得不到信任和重用 ,几乎没有为班级、学校和他人尽责做事的机会,以致不习惯于承担责任,因而常常缺乏责任心。

4 中职学校开展基于网络研究性学习的可行性

1)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在现实实践中受到企业的实际情况、资金、场地等客观因素多方面的限制,发展并不是很好。而网络通讯技术、计算机模拟、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应用在现今社会非常广泛,再加之中职师生没有升学等各方面的压力,如果引入现代教育技术,采用基于网络研究性学习的教育模式,就会改善设备、培训教师、实习场地等不完善的存在于职业学校的方面,从而营造出宽松的教学环境,通过计算机来实现受到实际状况限制的实验,就会大大的改善现存的状况,可以说,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可以将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作为发展途径的一种重要补充形式。

2)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它不仅能够使教师逐渐建立起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尽可能多地给学生传递知识与技能,而且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起来。这完全符合中职学校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的教育模式。

3)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教学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内容,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作为重点,以往学生都是处于接受灌输的被动地位,而实施研究性学习之后,可以使学生主动的发现知识、理解知识及掌握知识并能够参与操作参与教学,改变了学生以往单一的课堂学习方式,逐步使学生向多方式多途径方向发展,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这与国家实施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指导、以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完全符合。

参考文献:

[1] 杨惠军. 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对中职语文教学评价的影响研究[D]. 甘肃:西北师范大学, 2006.

[2] 王莹. 基于网络应用的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D]. 陕西:第四军医大学, 2005.

[3] 刘颖. 基于课程资源的研究性学习效果评价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 2010(6).

[4] 陈繇. 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方式初探[J]. 教育艺术, 2011(5).

[5] 杨全胜, 吴强. 基于网络辅助教学的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11(3).

猜你喜欢

研究性学习可行性中职
PET/CT配置的可行性分析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灵活开展研究性学习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类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探讨
开展研究性学习深化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究
高中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应用探究
PPP物有所值论证(VFM)的可行性思考
自由选择医保可行性多大?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