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评教师示范”
2015-08-08于素梅
于素梅
摘 要:体育课上教师的示范可以说无论从示范形式,还是从示范效果,都存在很大的不同,但是面对体育课上的各种各样的示范,评课的时候如何巧妙地把握?这正是本研究重点要探讨的问题。本文主要从谈体育课教师示范若干现象谈起,提出了评示范要把握的前提,重点分析从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和课的实施三个不同的视角评教师示范的有效策略,旨为更全面、深入、合理地评体育课上的教师示范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示范;方法;位置;效果;视角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5)07-0018-04
体育教师的水平不同,示范效果也不一。评课的时候,就教师的示范而言,也有不少教师在关注示范的位置、示范的标准、示范的效果等,但是,大多是从优缺点两个方面评教师示范的。实际上,要想深入、全面且巧妙地评教师示范,有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难起效:体育课教师示范若干现象
体育课上教师所做的示范无论从效果上,还是从形式上,都有着不同的表现,有的效果非常明显,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示范能够感受到正确的积极引导作用,但有些示范却存在不同的现象,下面就影响效果的主要现象做进一步分析。
1.示范动作错误现象
体育课上的示范要尽量避免错误,因为示范错误不仅不能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正确的引导,而且不利于学生运动兴趣的激发,同时,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也将随之而降低。但是,体育课上的错误示范却时有发生。例如,有教师在站立式起跑示范时,出现手脚一顺儿错误现象;在篮球的双手胸前传接球示范时,接球时的手指错误,正对来球方向等。无论是何种运动技能的学习,凡是出现示范错误,很难在评优活动中取得好的名次。而且,这种评判结果,很少会产生歧义,言外之意,大家都能够认同或接受对示范错误者的近乎于一票否决的评判结果。因此,示范错误在体育教学中是要尽量避免的。
2.示范动作失误现象
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做示范,除了有错误示范外,还有些是教师未能完成完整的示范,或在示范过程中出现失误。造成失误的原因,并非教师不知道正确的示范如何做,而是由于其他某种原因导致的失误现象。例如,一位教师在体操技巧手倒立示范的时候,未能倒立成功,而是由于用力蹬地过猛出现平身摔倒现象,引来学生一阵嘲笑。又如,一位教师在做跳山羊示范的时候,由于手扶山羊的位置不准确,出现“人羊马翻”现象等。假如说示范错误是教师对基本技术未能掌握的话,示范失误或许可以归结为教师未能掌握运动技能,或掌握技能尚未形成动力定型,改变环境或心境的时候,难以完成规定的完整示范。这种现象比错误示范更为多见,尤其是遇到教师传授非自己本专业的技能时,示范失误的几率会更高。因此,为了避免出现示范失误现象,教师也要不断地加强练习,力求使教学所涉及的运动技能达到自动化程度,从而才能真正地发挥示范作用。
3.示范位置过远现象
体育课堂上的示范不错误、无失误并非都能达到一定的效果,倘若示范位置过远,学生难以观察到教师示范的过程和细节,示范作用也难以发挥。例如,一位教师在做前滚翻示范的时候,把学生的练习垫子排放成扇形,本来是便于学生观察,但是,教师在示范的时候,学生一个个蹲在垫子远离教师的一端,观察教师示范的距离约20米,可想而知,除了前排的学生似乎能够观察到教师的示范动作以外,后面几排的学生都难以看到示范动作是如何完成的。又如,一节小学的跳远课,任课教师设计的是让学生跳垫子替代跳沙坑,并将示范垫子摆放在离学生较远的位置,学生不仅难以看清教师助跑与踏跳的衔接动作,也难以看清落地的收腿姿势。学生在观察这种示范后的练习中,显然对该技术依然是模糊的,也就很难掌握技术动作。因此,示范位置过远现象也要尽力避免。
4.示范位置过偏现象
有些教师在体育课上做示范的时候,未出现错误、失误或过远现象,但是却出现了位置过偏现象,同样达不到应有的示范效果。例如,在一节实心球课上,任课教师做示范的时候,让学生与教师同排蹲立,每人手持实心球,准备向后抛出,教师事先做一次示范,但是由于教师蹲立的位置过偏,示范的全过程几乎没有一个学生能够观察到,更不用说看清示范的方法了,这种示范显然是无效的。又如,一节50米途中跑课,教师在跑道上做示范的时候,让学生四列横队站立,教师示范前要求前两排学生蹲下,便于后两排学生观察教师的示范动作,可是,学生蹲立和站立的方向却与教师的示范垂直,且教师的示范沿着排头学生的位置向远离学生的方向跑出,假如学生不转身或转头自行调整的话,几乎所有的学生难以观察到教师的示范。这些过偏的示范,不便于学生观察,也就难以掌握动作方法。
5.示范视线阻挡现象
体育课上的示范,除了要注意位置适中,还要考虑是否有器材挡住了学生观察示范的视线,假如有阻挡现象,也会无形中给学生的观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例如,在一节小学四年级的跳高课上,教师并排摆放了8组跳高架和海绵垫,教师的示范器械摆放在了学生使用器械的正前方靠中央位置,按说从场地器材的布置上来看,是较为合理的,但是当教师示范的时候却发现,任课教师让学生站在了8组器械的另一侧。也就是说,在教师示范和学生之间,是一排学生练习的场地和器械,教师示范的时候,一幅幅跳高架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学生的观察,显然,示范效果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又如,一节健美操课上,教师把“课课练”部分要使用的自制器械沙瓶摆放在师生的一定间隔之间,后排的学生几乎看不到教师的脚步动作,显然,也难以观察清楚上下肢的配合。因此,教师在做某项技术动作的示范时,要确保观察视线不受任何物体的干扰。
6.示范缺乏指导现象
实际上,我们平日看到的体育课上的示范,尽管不出现以上几种现象,有时,依然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究其原因,教师的示范存在着单纯走流程现象,即为示范而示范,也就是说,在完成示范教学环节,不是为学生的学习而示范。这样的示范,很容易出现既便是学生认真观察了,也难以会看、看懂、看会,因为,教师示范的时候缺乏对学生观察方法的指导。例如,一节高一年级的篮球单手肩上投篮课,教师讲解之后,告诉学生,“同学们,下面老师给大家做个示范,你们一定要认真观察”。学生听到这种提示以后,开始认真观察教师的示范动作,可是,由于教师没有明确提出有任何观察法的指导,结果大部分学生听了教师要做投篮示范以后,大多把目光直接集中在了篮圈上,在等待观察教师是否将球投进的结果。显然,这种示范就存在着走流程的现象,学生因不知道先观察什么,后观察什么,而是根据篮球运动的兴趣点,都在观察投篮的结果,显然这样的示范是难以奏效的。
除此之外,有少数课上,还出现需要用器械的示范教师却不用器械(如篮球投篮示范不用球、排球垫球示范不用排球),或甚至教师不做示范等现象,这或许与教师所掌握的运动技能水平有限有关。但无论如何,一旦教师在课堂上做示范,而且有必要做示范的时候,就要力求做到示范作用的正常发挥。
二、会观察:评体育课教师示范的前提
基于前面谈到的体育课有可能发生的若干现象,为了能够促进评教师示范的效果,有必要谈一谈对体育课上教师示范的观察方略。在评教师的示范之前,只有会全面、系统、深入地观察示范的内容、过程、形式、方法和效果等,才能准确无误地评出示范的真问题和好经验,然而,该如何观察示范呢?
1.了解示范的内容与过程
在体育课上观察教师的示范,最先是要能够通过教案了解教师在课上要做什么内容的示范,以及充分把握示范的过程。有了这样的了解和充分的把握,在观察课堂上的示范时,才能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可以通过浏览教案,获悉主教材的内容,即要在本次课上学习什么技术动作,这一技术动作的学习,往往是需要教师做示范的。例如,主教材如果是要学习篮球的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课上教师会或多或少,或徒手或有球地做该项技术的示范。即示范的内容可以通过教案上的基本信息了解到。再通过查阅教师教的栏目的具体教学步骤与方法,可以进一步把握示范的过程,在哪里开始做示范,在主教材学习阶段,安排几次示范,在开始部分的时候有无提前发挥激发兴趣的示范,在课的结束部分进行小结的时候有无回顾总结性强化对动作认知的示范。假如能够在看课前事先对这些示范信息有所了解,观察示范就能够不失时机,且较为全面地把握示范的效果。
2.观察示范的形式与技能
体育教师在课堂上所做的示范,不仅有不同的形式,还能反映出具有一定差异性的示范技能水平。而这些都是可以通过观察课堂示范所能捕捉到的。然而,该如何观察示范的形式,如何观察出不同的示范技能?我们需要了解,示范大概有哪些形式:从与讲解的搭配上来看,有只做不讲的独立示范,有边讲边做的整合示范;从示范对象来看,有教师独立的示范,有师生合作的示范,也有让学生单独完成的示范;从示范正误取舍来看,有只做正确示范,有正误对比示范;从示范完整性来看,有分解示范,有完整示范;从示范难易递进关系来看,有先易后难的示范,也有先难后易的示范;从器材使用情况来看,有徒手示范,有器械示范;从示范人数来看,有单人示范,有多人一起示范等。基于对以上示范形式的多样性和多视角归纳,在看示范的时候,就要能够多一些思考和判断。当然,有的形式是相互交叉的。例如,教师独立示范的形式,既有可能是做的正确示范,也有可能做了正误对比示范等。由此可以提示我们看课者,在看到示范环节的时候,在形式上要能够从多个视角观察与判断示范的结果。
同时,我们还可以根据示范的具体情况,看到教师示范技能水平的高低,前面所谈到的示范不良现象,都可以归纳到低技能水平的示范之列。相比较而言,中等技能水平的示范,就可以在观察的时候发现,教师虽然正确地完成了示范动作,且位置适当,但是由于未能关注到学生观察法的指导,因此,可以称其为中等技能水平的示范。高技能水平的示范,主要体现在示范效果上,教师的示范能够同时考虑到学生的观察方法是否正确,并能够及时正确地给予引导,又能结合学生观察中出现的特殊情况,做出示范方式的调整等。其结果就很有可能出现:学生看见了、会看了、看懂了、看会了。接下来学生练习的时候,能够基本正确地完成动作,即便是按照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出现错误动作,也不会十分突出。
3.聆听示范的提示与效果
教师的示范,往往会有一些语言相伴,大多是放在示范之前做一示范提示。但大多数教师习惯于提示学生:“同学们,下面老师给大家做一下示范,你们一定要认真观察。”从这样的提示语中,我们获取到的信息,无疑就是提醒学生下面到了示范环节,让学生注意观察。但是,这样的提示与不提示没有太大的差别,因为并没有告诉学生如何观察教师的示范。对于会观察的学生而言,或许无需过多的关于方法的提示就能达到一定的观察效果,而对于那些不会或不善于观察的学生而言,教师示范的作用就很难在他们身上有所体现。因此,教师的提示如果不到位,甚至没有提示的话,示范环节不但占用了宝贵的时间,而且还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体育课上聆听提示语的时候,要能够区分提示的程度,是否有方法的指导,是否有针对性的引起注意的要求。有观察法指导的示范,例如,一节小学肩肘倒立课,教师示范之前的提示语是:“下面我给大家做一下示范,请同学们注意观察:第一,我压垫了没有?第二,手指尖是指向哪个方向的?第三,在还原的时候,我做的是什么动作?看完以后我要提问。”这样的提示语显然有明确的观察法指导。学生听了这样的提示,都能够把握住需要观察的关键技术环节。
同样,示范的效果除通过提示语能够被预估到以外,实际上,教师示范结束以后,通过看学生的眼神、表情、动作、声音等,都能够初步判断出教师示范的效果。例如,一节软垒课,在开始部分,教师就做了一个漂亮、优美、标准的击球示范,学生看了示范以后,先是异口同声地发出了“呜啊!”的赞叹声,随后,又一同鼓起了热烈的掌声。教师问“同学们,想学吗?”大家一起高声回答:“想。”教师又问:“想比老师打得更好吗?”还是一个响亮的“想”字回应了教师的提问。我们不难看出,这样的示范,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对软垒的兴趣,说明示范效果比较明显。当然,也有虚假示范效果现象,多发生在教师示范前向学生要掌声的情况。例如,有一节小球操课,老师在示范之前,在提示中加入了这样的语言,“同学们,如果老师做得好,希望能给老师一个掌声”,结果,教师示范以后,学生都鼓起了热烈掌声,实际上,这种示范效果,假如不提出要掌声,学生自然也会鼓起来的,因为,示范动作确实十分优美。可是, 出现这种现象的课堂,多数是教师的自信心不足导致的。显然,我们通过聆听提示语和全面把握学生观察示范的反应,能够初步判断示范的最真实情况
三、有技巧:不同视角评教师示范的策略
过去,看课者评教师示范的时候,很少专门就示范而点评,大多是将示范作为评课内容中的一部分来评说。如果示范效果明显,可能作为优点来评;如果示范确实存在某种问题,可能就会直接或间接地指出示范的问题及根源所在,有的还会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策略。但是,当我们专门评体育课上教师示范的时候,就不能只是泛泛地评说优缺点,而是要多角度、全方位、深入性地评析示范的合理程度及效果呈现情况等。
1.从学生学的角度评教师示范的效果
看示范的方法和结果,决定着评示范所能达到的全面和深入程度。当我们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评教师示范的效果时,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评一评教师在示范的时候,究竟有多少学生在观看示范,以及观看时的精力集中情况,那些不看的或边看边溜号的学生在做什么,分析为什么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现象。第二,评一评学生对教师示范前的提示语的反应情况,有多少学生在按照教师的提示认真观察,观察学生都发出了哪些语言和行动。第三,通过学生观察后做练习的情况,评一评观察示范的效果,是不是有学生不知道教师要求做什么,不知道如何做,或提出让教师再为自己重做示范的要求等。假如出现学生在观察中走神,有可能教师在示范前提出的观察要求不够明确,还有可能是教师的示范水平未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也有可能是学生的学习习惯不良。假如学生在做练习的时候,发现大部分学生不能按照教师的示范模仿完成动作,或许是教师的示范位置不够适当,大部分学生未能观察清楚规范的动作方法。如果看到大部分学生做出了错误的动作,或许是教师自身的示范准确性不高,学生跟随教师做出了错误的动作。如前面谈到的站立式起跑一顺儿的错误示范,结果学生在练习的时候,无一例外地都按照教师的错误动作做了“准确”的模仿。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在观察示范和练习中的种种反应,都能够推断出教师的示范效果。好的示范过程与对示范标准的把握,能够激发学生较为强烈的学习欲望,并能做出积极的反应。差的示范,学生的反应也固然是与之对应的,诸如溜号、动作错误等都说明了这一情况存在的可能性。
2.从教师教的角度评教师示范的能力
如果看示范的效果,我们选择了从学生学的角度来把握,相反,我们还可以从教师教的角度分析、点评教师的示范能力。过去,我们会以是否掌握了运动技能,以及运动技能水平高低来判断教师是否具有真本事。而现在,这种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实际上,能否把自己所掌握的运动技能传授给学生,这才是教师教学能力水平高低最贴近的评价标准。教师在体育课上,不仅要会做某项技术,还要有技能体现,更要把规范的技术和高超的技能传授给学生。就教师的示范而言,示范的能力体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一是示范是否确保了准确无误;二是示范时机是否恰到好处;三是示范前的提示语是否具体到位;四是示范的方位是否便于观看;五是示范中是否关注学生的反应;六是是否对示范效果做出判断与及时调整等。过去我们谈教师示范的时候,可能大多会集中在:采取的是哪个方位的示范(正面、背面或镜面),示范是否正确等,实际上,新课改以后,为了能够很好地贯彻落实课程基本理念提出的“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我们不得不与时俱进,把示范的能力评价进一步提升为:不仅要看学生看没看、看懂没看懂、看会没看会,还要强调学生会不会看,这些都是评价教师示范能力的集中反映。因此,在评示范的时候,我们也就不能只是对教师示范位置、形式、内容等做出好与差的简单判断,而还要评教师对示范所能达到综合效果的驾驭能力,这种能力的差异性,也是教师会不会教的一个很重要的分水岭。因为,教师示范是教师教的很重要要素之一和示范能力强弱区分的关键点,在于是否让学生掌握了观察的方法。目前,能够体现出这种示范实效性的教师数量还有待增加,但需要教师们转变对示范的认识。只有充分认识到学生掌握观察方法的重要性,才能在示范的时候有观察方法指导的具体体现。同时,我们也能够把握“能做示范”(单纯完成动作)者和“会做示范”(关注学生的学法)者之间的本质区别。
3.从课的实施角度评教师示范的时机
当我们提及课上的示范时机时,大家或许会不约而同地想到基本部分主教材教学环节的示范。实际上,从课实施的全过程来看,示范不一定都集中在这一环节之中,我们不仅需要拓宽最佳示范时机的范围,还需要结合课的不同环节的实施效果,灵活把握不同内容示范的时机调整。就主教材规定要学习的专项运动技能而言,示范从基本部分可以向开始部分和结束部分延伸,前面我们已经谈到了示范所能发挥的激励和回顾强化作用。另外,既便是基本部分主教材学习期间的示范,是判断一次示范还是多次示范,课的实施过程中,假如一次示范就足以达到效果,也就无须做出重复性示范。但是,很多情况下并非如此,往往根据课堂观察到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多次示范。假如我们在看课时,发现需要多次示范的未能如此,而无需多次示范的却反复示范,评课的时候,我们都可以作为问题一并提出。另外,体育课上,除了对主教材运动技能的学习需要教师做示范外,有时,复杂的或专项的准备活动、不熟悉的游戏比赛方法等也需要教师做示范,以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评示范的时候,不仅要了解当前体育课示范中存在的若干现象,还要掌握看课时观察教师示范的有效方法,更要有评示范的技巧,并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对示范动作的优劣、示范水平的高低、示范效果的好坏等做出分层分类的评判。能否深入分析示范问题产生的根源,提出促进其完善的合理化的建议,也是区分评示范能力大小不可忽视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