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
2015-08-07黄玲
黄玲
【摘 要】 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荀子曾说过:“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中华民族历来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重视文明礼仪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本质特征之一。小学阶段,是养成文明礼仪的大好时机,因此,教育者应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其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关键词】 小学生 文明礼仪 养成教育
自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独生子女不断增多,在学校学生中比例很大,给文明礼仪教育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这些独生子女自称“小皇帝”“小太阳”,从小娇生惯养,过分溺爱,不适当的迁就,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就会滋长一种优越感,这些“天之骄子”。在“慈母”有余,“父严”不足的情况下,逐渐形成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的局面。这些家庭里的小公主、小皇帝不懂最起码的社交礼仪;不懂得尊重、关心、体谅别人;不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不想付出,只想得到回报等等。
以上现象的出现,不仅给家长、教育者,更是给社会提出了一个重要的、严峻的问题——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但他们基础伦理道德欠缺和文明礼仪意识淡薄,怎样才能让他们从外在行为到内心世界尽可能适应社会需要呢?因此,我们不仅要把文明礼仪教育的地位放正,还要努力实践,不断探索新路子,逐步使学生养成文明礼仪的好习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势在必行,但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因此,教师一定要因人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除了以身示范外,还要像议论文那样摆事实、讲道理,通过多种途径来完成。
一、紧扣文本,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文明礼仪教育
1.利用思想品德课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小学思想品德课列入正常的教学计划,这就从客观上决定了思想品德课在学校文明礼仪教育中的主体作用。例如,通过教材《换个角度想一想》、《分享的快乐》等课文的教学,学会一些与人相处的基本礼节,能与他人和睦相处,做一个宽容、善解人意的孩子,并在实践中运用,培养交际能力。礼仪是较强地规范性并富有文明内涵,需要认真指导、示范。如《换个角度想一想》一课,利用以理激情,相比导行的方法来教学。通过课文“对方会怎么想”、“换个角度看同学”这一内容的讲述,创设适宜的环境气氛和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思考:“假如我被别人误解了,我会有怎样的感受?”使学生不仅懂得推己及人的内涵,还知道了学会欣赏别人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2.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文明礼仪教育
语文,是一门集思想性与知识性于一体的学科。因此我充分利用这一学科教学的优势,在教知识的同时,又可进行文明礼仪的教育。如在教学《陶罐和铁罐》这篇课文时,让学生通过了解课文的内容,知道了铁罐是怎样奚落看不起陶罐的?又让学生知道陶罐在泥土中被挖出时,还关心它的兄弟铁罐,从而教育学生向陶罐学习——尊重、关心他人。又如在教学《给予是快乐的》这课时,引导学生体会文中的相关语句后,交流“你在日常生活中有过这样的体会吗?”这个问题走进了学生的生活以及情感世界,让他们在交流中感觉到了人间处处有真情,真情时时暖人心。
二、抓实体验,在班队活动中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文明礼仪教育有外在教育和自我教育之分。相比较而言,自我教育才是文明礼仪教育的最佳方式。同样,在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时只有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使教育成为学生的自我需求,才能使外在的道德要求真正内化为学生的内在道德素质。
审视现在的文明礼仪教育现实,往往是外在教育居多,自我教育居少,学生被列于被动接受的地位,生活中的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大多来自于老师的定论。这样的教育方式使学生失去自我感知和体验的过程,教育效果明显削减。总之,在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充分挖掘和发挥学生道德潜能,把他们列于主体地位,引导他们在广泛参与文明礼仪实践活动中学会自我约束、自我调控、自我审视、自我评价,变他律为自律,将文明礼仪行为的形成过程具体化、实践化,让学生自我感悟、自我体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学校规章制度本身蕴含丰富的教育意义。因此,利用学校规章制度制约学生的言行,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也是一种有效的途径。用行为规范﹑常规等手段去约束学生,使其按正确的要求去做,逐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礼仪的养成教育,提高了讲文明、懂礼仪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班级是学校最基层的组织,而班队会活动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有利手段,在树立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方面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家校合力,在交流共享中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学校是教育主要的实施机构,但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三位合一体,紧密配合,才能形成教育工作的合力。家庭是学生生活的一个重要场所,家长的行为对孩子有重大的影响,实践证明,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工作由单一化向社会化转变,是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一条极其有效的途径。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也应把抓好家长工作作为重头戏来唱。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教育,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也离不开家庭的配合。作为学校应以政教处为主要工作机构,提高家长素质、增强家庭对文明礼仪教育的意识。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一个人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往往受意识形态的影响。为了让家长充分认识家庭教育在对学生进行教育孩子过程中的重要性,学校在营造氛围上狠下工夫,通过讲座、座谈交流、会议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相关理念,使之逐渐积淀,最终形成必须的意识。
【参考文献】
[1]孙云晓,邹泓.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
[2]徐汉林.好习惯是怎样培养出来的[M].武汉:海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