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学生的母语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2015-08-07赵雅雯
赵雅雯
【摘 要】 关于母语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一直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在英语学习中应尽可能地避免母语的介入,另外一种是认为母语在外语教学中扮演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并且应该贯穿整个外语教学。本文提出了母语对英语教学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用联系的、动态的眼光看待和处理母语,活用母语,学习英语。
【关键词】 英语 教学法 创造性 活用母语
不管是哪个国家、哪个地区,母语在人们学习知识的长途中有着深远的影响。更不用说英语学习,无论是单词、语法,还是句子、短语,都绕不开母语的踪影。母语或多或少地“带动”英语的学习,有起到促进作用的地方也有拖英语后腿的方面。关于母语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外语教学界一直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是过分夸大目的语教学,忽视母语作用。另外一种是认为母语在外语教学中扮演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并且应该贯穿整个外语教学。母语在这个走向国际化的世界里饱受争议。
一、母语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之争
有学者认为英语教学要尽量避免使用母语,尽可能地以发展英语思维能力来提高学生对外语的地道掌握。 他们认为母语相对于英语的学习是一种负迁移。负迁移是借用的母语形式不符合外语的习惯,或者不被该语言的本族人所接受。负迁移会造成语言错误及学习困难。英语的教学要避免使用母语进行这一观点被称为“母语回避论”(the theory of mother tongue avoidance)。德国外语教育家菲埃托是最早提出“母语回避论”的先驱人物,19世纪语意学的建立和发展为“母语回避论”提供了科学基础。
(一)语音的负迁移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中几乎没有发音完全一样的音素,容易对英语学习者的发音造成负迁移和干扰。许多英语学习者受汉语发音习惯的影响,[i:]、[i]不分,[u:]、[u]不分。另外,由于受母语的干扰,有些中国学习者对英语某些音的发音感觉特别困难,学习者在读以辅音结尾的英语单词时,总是习惯性地在后面添加一个元音。英语中有辅音连缀,而汉语拼音中的辅音都是单独出现在音节之前或之后的,因此,学习者常常在辅音连缀之间加进元音,如把place 读成pelace。又如江苏南京的学生由于母语方言中声母没有n音,连普通话里的n音全部都用l代替,这种习惯迁移到英语习得中,会出现这样的情况:night读成了light;no读成了low。这些都是因为母语负迁移的干扰结果。
(二)词汇负迁移
对于英语学习者而言,在英语词汇学习的初始阶段,他们掌握的词条内容只有单词形式上的信息,使用英语词汇时须通过其母语对等词的词目才能与共享概念系统发生联系,这便导致了学习者对母语对等词的依赖。当母语中的某个语言项目和目标语的某个语言项目在语音、拼写、句法、语义上有共同之处时,学习者常会出现这种错误。中国学生在学习掌握某个单词时,只根据汉英或英汉词典中的汉语形式来掌握某一单词,将英汉两种词义机械对立,结果造成望文生义。比如: friend 和 companion的汉语意思均为“伙伴”,但是英文中friend强调的生活中的朋友,而companion强调的是工作中的合作伙伴。中国式英语的现象在于只抓住了词的外延,而忽略了词的内涵,不了解词的语体色彩是褒是贬、是书面语还是口头语、正式非正式等。
(三)语法负迁移
英语学习者在英语的运用中习惯遵循的是汉语的规则而不是英语的规则,常会犯一些语法结构错误。第一、时态意义的表达不对应。英语时态的表达是在动词的形式上表现出来,而汉语是非形态语言,没有时态人称、语态的差别,则要依靠表示时间的副词“曾经”“正在”“已经”“将要”等,作状语或利用虚词“了”“着”“过”等作补语手段来体现,动词形式没有任何变化。因为汉语没有过去分词,所以学生用过去时代替了英语中的语法规则,如:I finished my homework; went out to play football.第二、语序排列上的不对应。从句子的结构分类,汉语句子可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两类。英语句型则主要有五类:主谓结构、主系表结构、主谓宾结构、主谓宾宾补结构和主谓间宾直宾结构。由于这两种语言的句法规则中句子成分的互不对应,极易产生汉语句法规则对英语的负迁移。
例如:She said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 she will go to Shanghai. 正确句子应为She said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 she would go to Shanghai.其三、关联词语的不对应。汉语句法结构中常有“因为……所以……”、“虽然……但是……”等一类的连词短语,而在英语的句法结构中却不存在这种连词并用的情况,只要任用一个就能起到表示“因果”关系的作用。由于受汉语影响而产生的连词并用的句法负迁移现象,在初学者的英语表达中也是时常见到,如:Although he is tired,but he is still working.正确的是Although he is tired, he is still working. 或者He is tired, but he is still working.
(四)思维方式负迁移
英语在中国通常被称作中国式英语。中国式英语是指中国的英语学习和使用者由于受母语的干扰和影响,硬套英语规则和习惯, 在英语交际中出现的不合规范英语或不合英语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漫谈由汉译英问题》中首次提出了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 与中国式英语(Chinese English 或Chinglish)的概念。这种英语往往对英语国家的人来说不可理解或不可接受,如把“天气很好”译成“The weather is good”,在英语交际中套用汉语交际习惯使用Teacher Zhao (赵老师)作为称呼语,Have you eaten up(你吃过了吗)作为打招呼用语。这种句式虽没有语法错误,却不合英语文化习惯。笔者曾看见一位中国教师看见一外籍同事站在教室门口,就问:“Hi,who are you waiting for?”(喂,你在等谁呀?)这让外籍教师感到突然或窘迫,似有冒犯对方隐私的嫌疑。当两个中国人相互见面的时候经常会询问对方的一些情况,以表示热情和关心,如:Are you married?How much can you earn in one month?How old are you?How about your marks in the exam?但是随便询问往往会引起西方人的误解,被误认为探听别人的隐私而被视为不礼貌。这些都是母语思维方式的负迁移。正如Sol Alder 所言,中国式英语的问题是更为微妙的问题,中西方的思维方式的不同正是“微妙”产生的原因之一,而人的思维则是受其耳濡目染的文化影响,从中国式英语的表现形式中体现了一些中英文化差异。
二、母语,不可或缺
一种语言的存在理由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母语是学生掌握外语的中介。学生大都是在已经相当熟悉地掌握了母语的基础之上学习外语,在他们初学外语时总是要通过母语来理解外语的,例如初学者用英语说话,常先用母语把意思思考清楚,然后通过心译转化为英语并表达出来。由此,外语与思维之间的联系是间接的。只有通过反复的练习,达到了自动化的程度,学生的外语与思维才能逐步发生直接的联系。
(一)开创了一种新的文化
在多年中文和英文的碰撞下,这两种语言也擦出了融合智慧的火花。China English的存在说明了中国人在讲英语时往往必须说中国所特有的词语,因此,英语确实是与中国社会环境有越来越多的结合。很多新兴的英文词汇浮出水面,比如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见)ungelivible(很没劲的,没有力的),这些中国式的单词词组也登上了国际的舞台。外语学习的主要障碍是本族语言的干扰,通过对比两种语言,语言学家就能预测学习者的困难,学习外语的过程就是克服母语的影响。很多时候人们会把通过学习母语而获得的对语言共性的认识,自觉不自觉地运用到外语学习中去,从而加深对所学语言的理解并提高语言学习的创造性。由此观之,人类语言的共性对外语学习是有促进作用的,据调查,中国人学习英语和汉语成绩的相关系数呈正相关系,这说明了学生的母语思维对外语学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帮助理解和记忆
外语学习中,记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相比外语而言,学生一般对自己的母语更敏感,记忆母语更容易,印象更深刻。当学生在记忆外语词汇或语言知识时,总喜欢将其与对应的母语挂钩。教师应结合具体情况,适当利用母语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如英语教师在给学生区别remember to do 和remenber doing时, 不妨直接用汉语讲解,即remenber to do是记得要去做某事,remenber doing表示记得已经做过某事。这样学生很快便能理解其意,并能很好地将它们区分开来。又如,笔者在英语教学中发现,很大一部分学生对名词前作修饰的形容词词序弄不清,考试中经常出错。后来,笔者参看了相关书籍,总结出“形容顺序,大新形色”这八个字,简单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的一句话便巧妙地概括了名词前多个形容词词序问题。笔者运用这种方法,并结合例子向学生讲解。学生以后每当在练习和考试中碰到形容词词序问题时,一般都能快而准确地得出正确答案。
(三)讲解抽象的语法概念和词义
外语教学中,教师在讲解抽象的语法概念或词义时,适当利用母语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英语教师在讲解“过去完成时”时,若单纯用英语下定义举例,学生很难理解。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借助母语,把过去完成时简单地解释为“过去的过去”。另外,教师在讲解抽象单词词义,如relationship, technology等时,若完全用英文释义,既费时,又很难解释清楚。事实上,学生在学习外语时,头脑中已具备了一定的母语背景知识和认知理解能力。在讲解这些抽象词词义时,教师可以适当使用中文:relationship——关系; technology——技术。对教师来说,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学生借助母语加深对这些词汇的理解,而且还可以节省大量的课堂时间来进行其他的教学活动。
三、扬长避短,活用母语
(一)一分为二的观点
母语对英语教学既有积极作用的一面,又有消极作用的另一面。 母语在外语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外语教学中母语的运用是一种思维上的干扰。实践证明,适当运用母语于外语教学中,这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而且还可以作为学生的一种学习策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无论教师是否允许或者提倡这种翻译,学生都自然地,甚至是潜意识地利用母语解释和诠释目的语。因为如果完全脱离母语教学的话,有些内容不用母语解释也很难阐明清楚,特别是一些文化差异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母语对英语的教学方面又有消极作用。使用母语去学习英语,或者依靠母语去理解英语,学生难以掌握地道的英语。同时,如果习惯性地依赖母语去学习英语,很容易造成学生学习地道英语的后劲不足。因此对母语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应“一分为二”看待,找到一个平衡点。
(二)活用母语,学习英语
总的来说,用孤立的、静止的态度和思维方式去对待母语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客观的,需要用联系的、动态的眼光看待和处理它。母语对英语学习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做到如何活用母语,扬长避短来实施教学,这既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的目标、教学环境等,也要根据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条件。 所以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把两种观点有机地结合起来,摒弃完全排斥母语和过分依赖母语两种不科学的做法,活用母语,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玉清.论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J].宁德师专报,2003.
[2]胡文仲.中国英语教学优秀论文集[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3]王小锦.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J].华北炭疽学院学报,2005.
[4]胡文仲.中国英语教学优秀论文集[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5]宋志强.浅谈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报,2000.
[6]孙晓青.外语思维和代写论文母语思维[J].外语界,2002,(4).
[7]李文中.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4).
[8]陆效用.母语对二语习得的正面影响[J].外语界,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