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2015-08-07严晓艳
严晓艳
【摘 要】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主要存在着教学理念滞后、教学模式陈旧以及忽略情感因素等方面的问题,教师应当针对这些不足进行突破,尤其是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纠正和改进,打造素质化的小学语文课堂。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学研究 素质化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广大教师要善于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知不足然后能改,只有深入分析、敏锐察觉教学中的不足,才能够更好地改进教学工作,笔者在教学中经过深入研究,发现许多教师未能正确处理好学生差异性、教学模式与手段以及教学氛围等方面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学成效的提升,本文将做简要论述。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许多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由于缺乏深入的思考,只顾埋头教学,没有能够抬头看天,对教学改革的要求,对教学实际成效没有进行认真分析,导致教学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未能区别差异,存在“眉毛胡子一把抓”现象。有些教师对所有学生都是同样的教学标准,不管是优秀生还是学困生,教学要求相同,训练作业、考核标准也都一模一样。这种教学中的懒惰现象忽略了学生存在的客观差异,必将导致教学工作中出现首尾不能呼应的状况。
二是迷信信息手段,存在“多媒体滥用、乱用”现象。多媒体手段虽然作为教学的重要促进设备,但是无论如何先进的教学手段,必须要掌握科学运用的原则。部分教师在多媒体使用过程中过于迷信,认为用得越多越好。在这种错误理念的指引下,多媒体的使用次数过多,有的教师一节课甚至使用多达六七次,而且在使用的环节上也没有能够体现科学精炼原则,没有能够切准教学的运用要点,导致多媒体的效果发挥不够理想。
三是教学模式陈旧,存在“满堂灌输、填鸭式”现象。走进许多教师的课堂,仍然发现应试理念的影子,教学中教师讲得过多,对学生启发较少,更多时候是将现成的知识点直接灌输给学生。因为缺乏了独立自主的思维空间,学生虽然获得了问题的答案,但是对答案探究过程不甚了解,对思维的方式训练也不够充分,这些方面都将影响学生能力发展。
四是教学氛围不浓,存在“各扫门前雪”现象。有些教师只重视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而忽略了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之间没有能够形成相互合作、讨论探究的学习气氛,另一方面对学困生的关注也没有体现在互帮互助上,久而久之,语文学习气氛逐步淡漠。
二、遵循新课改要求,推动语文教学实现新突破
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牢牢把握课改节奏,将理念创新和模式优化作为提升教学成效的根本遵循,让课改成为推动教学深入发展的力量之源。
一是客观分析差异,在分层教学实施中实现新突破。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对每一个小学生语文学习基础与能力进行全面分析,重点分析字词基础知识、语法运用能力、理解能力、写作能力等,从全面细致的分析入手,把握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综合能力状况。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对学生学习目标、学习要求、过关考核进行分类,学习目标上体现不同能力学生的目标差异性,保证既要让他们力尽所能,也要避免出现畏难情绪。在学习难度上体现差异,无论是课堂提问还是作业布置、阶段检测,都要体现不同能力层次学生的差别,让他们学得轻松,学得快乐,以积极的状态实现原有基础的提高,这比拔苗助长式的教学要求效果更为明显。
二是科学运用设备,在打造生动课堂中实现新突破。教学设备的运用要讲究科学性,广大教师要重视这一方面的要求,尤其是在多媒体的使用时机、频率、内容方面,要进行有效的改变。使用时机上体现恰到好处,如在教学导入环节播放与课文相关的内容,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在情感渗透环节开展音乐烘托,增强学生情感体验;在缺乏直观感知的环节补充多媒体信息,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等等,这些环节的使用可以让多媒体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使用频率上要力求精炼,切忌过多过滥,一节课使用次数以两到三次较为恰当,过多则会让课堂秩序难以控制。因为小学生的好奇心重,在恰当的时机进行精炼的演示,可以发挥多媒体的促进功能,过多过滥则会干扰学生对教材内容自身的理解分析。另外要尽可能鼓励教师自主设计课件,多设计一些紧贴学生感知、紧贴学生生活、紧贴教案设计的多媒体课件,提高运用效果。
三是推进课堂改革,在培养学生能力中实现新突破。课堂改革应当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教学环节,提高师生互动的有效性。低年级学生可以多设置一些提问,在提问中进行互动,中高年级学生则可以设置思考题,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将一般难度的问题交给学生自主学习完成,教师侧重于对学生进行难点的辅导,体现教学互动的有效性。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体现学生思维引领、难点点拨的有机融合,既要放手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以活跃的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要注意掌控教学节奏,牢牢把握教学的主动权,使一切流程尽在教师有效掌控中,保障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
四是营造情感氛围,在实施互帮互助中实现新突破。小学生之间应当相互帮助,教师要在班级营造情感氛围,鼓励优秀生积极帮助学困生,帮助他们解决学习难题,辅导学习重点,传授学习方法,并在心理上鼓励他们树立信心。通过创设浓厚的情境,让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可以让教师腾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进行重难点的点拨,进行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还可以在学生中开展结对帮扶,并在不同的帮扶对子或小组中进行竞赛,通过这样的方式体现团结的力量、集体的力量,使学生热爱语文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由此可见,广大教师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注意认真思考,深入研究,存在问题并不可怕,关键在于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