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应重视表象的桥梁作用
2015-08-07王粟明
王粟明
[摘 要]小学美术教学必须彰显儿童的个性,尊重儿童思维的特点,调动儿童绘的天性。教学中,生动直观只能为儿童提供理解的起点,而表象的建立则能帮助他们更快地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顺利地向抽象思维过渡。
[关键词]美术教学 表象 桥梁作用
[中图分类号] G623.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1-068
新课程实施以来,笔者观摩了许多示范课、研讨课,发现这么一个现象:教师往往在学生搜集和观察一定量的直观物象或具体的物品后,就直接总结归纳特征和特点,然后指导学生运用、应用其去进行绘画创作。学生在学习中出现了明显的思维断层,那就是忽略了中间的思维过渡——表象(也就是一种知识表征),也就是让儿童缺少心灵自由飞翔的空间。那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如何利用表象的桥梁作用呢?
一、正确、丰富的感知,是记忆性表现的基础
在美术教学中,必须建立学生熟悉的表象,如摩天轮乐园、童话乐园、七彩虹摩天轮等。但在很多情况下,往往因为有关的表象不能被及时唤醒和提取,从而造成学生创作的困难。这就不得不让我们正视这样一个问题:建立学生思维的表象,首先要有正确、丰富的感知。心理学认为,人对事物的第一次接触是最敏感的。表象的清晰度越高,其在学习中起到的促进作用就越大。教师必须重视美术造型给学生的第一次印象。
“看”:让学生学会辨别、发现、鉴赏美术作品。学会自己读教材,教材有演示:绘画步骤、泥塑方法指导、重点画造型结构指导,还有典型的作品、名家名作欣赏。
“拆”:教师让学生拆一拆作品。如纸工作品《毛毛虫》《折纸鹤》《纸船》等。
“做”:自己试着做一做。如用橡皮泥捏“水果宝宝”。
“画”:让学生画出自己曾经看到的、玩过的东西或场面。如去过的儿童乐园、玩过的摩天轮等。
值得注意的是,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表象的建立首先应是典型的;其次,要求所提供的感知材料必须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结合,否则儿童的认知结构里缺少同化新知识的要素,不利于儿童头脑中概念表象的形成;再次,让学生动手操作,画出或做出曾经玩过的、看到的、喜欢的物体,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促进表象的形成。
二、再造性表象,是构建美术作品的关键
学生的作品,是由具体直观的表象到抽象思维的过程中再造的,这时教师要给他们“搭桥”,让他们形成一种美术思维模式。儿童的创作离不开他们发现美、鉴赏美的意识。儿童的绘画练习是在接受一种思维方法而不是学习纯技法。因此要开放思维和空间,在课堂上用贴近学生思维和生活的教学语言,贴切的体态、语言、丰富的表情变化,造就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同时鼓励学生走出教室,让学生拥有一颗开放、自由的心,使个性得到充分展现,很快进入学习和创作阶段。
三、创造性表象,是表象性思维的升华
丰富和利用学生的各种表象,特别辅之以联想、想象,会使美术绘画在生动具体的模拟情境中,得以演练与重组,从而加深学生对美术美的认识,提升学生发现美、辨别美、鉴赏美的意识。
表象的最高水平表现为创造性水平。对儿童画的评价没有标准答案,我们在评议一幅儿童画作时要充分顾及学生的感受,保护他们爱画画的天性,尊重他們视画画为游戏的心理。教师在评价学生的作品时,要合理评价,发展个性,万不能用成人主观的标准去评价,单纯地以“画得像不像”“绘画技法好不好”为评价标准。对学生的评价,运用符号式、评语式、修改式、展览式等,也可以运用自评、互评和教师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评价结果可以尝试颁发最佳参与奖、最佳创意奖、最佳绘制奖、最佳合作奖、最佳进步奖,肯定他们的长处,提出不足,指明他们的努力方向。
常用的画笔是彩色笔和油画棒,但反复使用无疑会使他们的想象空间受到限制。美国教育家罗斯菲德就曾告诫我们:“应让儿童有充分的艺术材料,它才能发现自己的表现方法。”限制了工具,也就会限制他们的个性。所以,各种材料、材质、颜料都可以用来创作,只要能表现他们心中喜爱的造型,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作画方式多样化,利用头饰、脸谱造型装饰,进行角色扮演;各种颜料同时使用在一幅画上;拓印和水彩、国画颜料同时使用;等等。
发展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是教学培养的目标,但利用表象来帮助学生进行系统化创造作品,还是被动的、机械呆板的、不够灵活和实在的,这还需要我们进行更多的探索和思考。
(特约编辑 陈兮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