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NKI数据库的艾滋病中医证候文献计量学研究
2015-08-07陆中云蔡怡
陆中云 蔡怡
摘要:目的利用CNKI数据库文献检索功能,深度分析艾滋病中医证候的文献趋势。方法以“艾滋病、中医证候”为主题词,或“艾滋病、AIDS、HIV感染、中医证候、中医体质类型”为关键词,检索CNKI数据库2005年—2014的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分析,描述其分布特征。结果CNKI数据库2005年—2014共检索到69篇艾滋病中医证候的相关文献。文献数量呈总体上升趋势,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杂志》和《中医学报》发表文献量最多。结论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对CNKI数据库艾滋病中医证候的文献进行分析,为了解该领域的概况、现状和研究热点难点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艾滋病;中医证候;文献计量分析
中图分类号:R512.9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5)05-0089-02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指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一种以CD4T淋巴细胞减少为特征的进行性免疫功能缺陷,继发各种机会性感染、恶性肿瘤和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综合性疾患[1]。近年来,人们对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希望,并期待有更多突破。关于艾滋病中医证候的研究也逐年增多。本文对关于艾滋病中医证候的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即运用定量分析或统计学方法来描述特定主题、领域、机构等在纳入文章中的分布情况,以判定特定学科的研究趋势。通过对CNKI数据库中艾滋病中医证候研究的文献分析,了解这一领域的发展趋势,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①检索数据库:CNKI数据库(http://www. cnki.net/);②检索时间范围:2005年1月—2014年12月;③检索关键词:艾滋病、HIV感染、中医证候、中医体质类型;④检索文献量:共检索226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69篇。
1.2入选标准①纳入标准:艾滋病的中医证候相关研究论文;②排除标准:与文章目的无关或重复研究的文献。
1.3分析指标①艾滋病中医证候文章的发表时间分析;②来源期刊和研究机构分析;③文献研究类型和疾病种类分析;④艾滋病中医证候出现频次分析。
2结果
2.1文献出版年计量分析(图1)近10年来CNKI数据库共收录艾滋病中医证候文献69篇,收录文献数量总体逐年上升,至2011年达到高峰,之后开始下降。
2.2文献研究来源CNKI数据库2005—2014年收录艾滋病中医证候的文献中均出自中医药期刊,文献数量前4位如下:6篇出自北京中医药大学,为8.7%;5篇出自中医杂志,为7.2%;4篇出自云南中医中药杂志,为5.8%;4篇出自中医学报,为5.8%。(见表1)
2.4艾滋病中医证候出现频次分析CNKI数据库2005—2014年收录艾滋病中医证候的文献中,其中临床研究文献38篇,文献中共出现艾滋病中医证候类型141种,频次结果如上表所示:气阴两虚出现12次,为8.5%;肝郁气滞10次,为7.1%;脾肾阳虚6次,为4.3;脾气虚弱5次,为3.5%;肺肾不足、肝肾阴虚各3次,各为2.1%(见表3)。
3小结
本文从艾滋病中医证候文献发表时间、文献研究来源、文献研究类型和疾病种类及证候类型出现频次4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3.1自2004年国家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开始,从最初的5个省份增加到2010年的19个省份,中国大陆至2010年10月31日累计报告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370393例,其中艾滋病患者132440例,死亡68315例[2]。对艾滋病中医证候研究的文献也逐年增加,在2011年文献数量出现高峰。
3.2文献研究来源,第一位的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学位论文,其次是中医杂志、云南中医中药杂志、中医学报。研究机构主要为:河南中医学院(含附属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含附属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含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含附属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含附属医院)、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通过来源期刊和作者研究机构分析,可帮助艾滋病中医证候的研究者及时了解和掌握该领域的核心出版物和研究机构,便于检索文献、投稿和针对性开展技术交流合作。
3.3近10年来,关于艾滋病中医证候研究的大多是本病的研究,为82.6%,艾滋病机会性感染及服用抗病毒药物的副作用和毒性反应的研究相对较少,这也是日后相关研究的切入点。
3.4此次分析中出现频次最高的证候依次是气阴两虚、肝郁气滞、脾肾阳虚、脾气虚弱、肺肾不足、肝肾阴虚,均以虚证为主。从收集的文献分析发现,文献混杂因素较多,多数研究没有把中医证候作为主要研究目的,而只是作为其他研究的附带。证候名称也没有统一规范,在统计分析中不能全面反映中医证候的特征。艾滋病中医证候研究一直在摸索中进行,其每一阶段的证候和传变规律意义重大。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中医治则的核心,证是疾病本质的表现,进行艾滋病中医证候的研究,对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辨证论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卫生部传染病专业委员会.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标准[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2,18(4):272-275.
[2]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学组.艾滋病诊疗指南(2011版)[J].中国临床感染病杂志,2011,4(6):321-330.
(收稿日期:2015-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