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文命题:“合理性”更重于“人文性”

2015-08-07严加刚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合理性作文题小男孩

严加刚

今年高考,重庆卷与全国卷一的作文材料都取自于两年前网络上报道过的新闻事件。考题揭晓后,在社会上都引发了极大的争议。笔者以为全国卷一“举报父亲驾车接电话”的作文材料虽有争议,但将它命制为高考作文题也无甚大碍,因为它的价值取向是明确的,不会干扰考生的审题立意。但是重庆卷的材料却不适宜作为高考作文题使用,虽然这也是一个真实的案例。但该事件里有诸多不合理的地方,会给考生的审题立意造成较大的困惑与误导。

重庆卷作文题的材料,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命题者给出这则材料的意图是告诉考生:遇到什么事情,不要急着下结论,与人为善,耐心地等一等,或许事实不是你所想象的那个样子。

在这则作文材料中,命题者引导考生思维的主要是这一句文字:“车上乘客开始埋怨,说母子俩耽误了大家的时间。”对此,笔者要问命题者:车上的乘客有错吗?错在哪里?

在今天这个高效率的社会,一分钟可以创造惊人的价值,当然也能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时间对每一位赶着上班的乘客而言都是宝贵的,所以守时是一个社会最基本的准则。再者从通常的乘车经验来看:等人是最为着急的,尤其是在没有准确的时间预期的情况下。因此本题中,车上乘客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有一些埋怨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不应当受到批评。非但如此,笔者以为:应当点赞车上的乘客。因为“这时,那位腿有残疾的母亲一瘸一拐地上了车,所有人都沉默了”这一句说明车上的乘客对残疾人都是有同情心的。

这个材料中真正应该受到批评的是小男孩与公交司机。小男孩应该主动向司机说明他妈妈的特殊情况;纵使小男孩不知道主动说,公交司机从反光镜中也应该能看到那位一瘸一拐走过来的母亲,他应该主动向埋怨的乘客说明情况。

很纠结命题者将这样一个极偶然的材料放到了高考试卷上,更遗憾的是命题者的意图与材料本身的客观事实相违背。命题者太看重这则材料中的人文性了(由“沉默”一词所带出的对人性的观照、反思),以至于他的思维全落在了人文性上,而忽略了去推敲一下基本的事实。笔者以为:人文性固然是语文学科的核心价值之所在,但是高考作文既是选拔人才,同时也是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一次教育;既是教育,首先就得保证教给学生的是正确的观点、正确的思维方式——不该批评谁?应该批评谁?

总之,重庆卷的高考作文题,你弄巧成拙了。

[作者通联:江苏滨海中学]

猜你喜欢

合理性作文题小男孩
2021年《路》刊高考作文题全覆盖
“聪明”的小男孩
小男孩
新形势下新闻采访行为的合理性探讨
萌萌哒的小男孩
域外证据领事认证的合理性质疑
至善主义、合理性与尊重
2016高考作文题:在复杂要求中寻求平衡
代考入刑的合理性探讨
避实就虚,理重于情——感受2014年高考作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