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桂林市国际旅游产业结构分析与优化

2015-08-07申屠振峰

大众科技 2015年3期
关键词:桂林市产业结构分量

申屠振峰

(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桂林市国际旅游产业结构分析与优化

申屠振峰

(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文章以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偏离份额法和灰色关联法,对桂林市国际旅游产业结构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桂林市国际旅游产业整体发展水平低于全区标准,产业结构效益尚未转化为实际竞争力,竞争力不足成为最大限制性因素;部门全而不精,大而不强,关联度低,协调性差,产业链不畅;但是产业中朝阳部门所占比重大,结构较好,产业整体发展呈现优化升级趋势。

桂林市;国际旅游产业;偏离份额法

1 桂林国际旅游产业结构概况

自2000年桂林市实施旅游总规以来,国际旅游产业结构愈加完善,产业各部门的创汇差距缩小(如表1),在旅游外汇总收入增长背景下,长途交通、住宿等刚性部门收入比重下降,而购物、娱乐等高弹性部门比重上升,说明桂林市旅游产业结构在不断优化。但是产业结构仍旧不合理,主要是产业各部门在创汇格局中地位并未改变,结构效益仍旧是阻碍其发展的制约因素。

表1 桂林市国际旅游产业收入构成表

2 桂林旅游产业结构偏离份额分析

2.1 SSM分析法基本原理

SSM是将一定时期内特定区域的经济增长分为份额增长和偏离增长:“份额增长是指一个地区在某一时期内按照参照地区平均增长速度增长时应该实现的增长;偏离增长是由于要素在地区之间转移而实现的增长量,是偏离参照地区平均增长速度实现的增长。偏离增长又可分为结构性转移增长和差异性转移增长。”[1]它可以被用来分析产业结构和竞争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评价区域经济结构优劣和竞争实力,从而找出区域具有竞争优势的部门,确定未来发展的方向和产业结构调整目标。

2.2 偏离份额数学模型构建

2.2.1 SSM构建

通常将研究区域的经济增长量与其所属的参照区域联合比较,假设区域在考察期[1,n]内第t (t=1,2,3,…...,n)年,其经济指标及部门份额相对基期均有所变化,令基期区域该指标值为bo,终期为bt,将区域划分为n个产业部门,分别以bjo、bjt(j=1,2,3,...,n)表示区域第j个产业部门的基期和终期的该指标值。同理,以Bo、Bt表示参照区域在相应基期和终期的该数值指标,以Bjo、Bjt表示参照j个产业部门基期和终期的该数值指标。

研究区域与参照区域第j个产业部门经过t年发展,该指标终期相对于基期的增长率为:rj=( bjt-bjo) /bjo(1);Rj=( Bjt-Bjo)/Bjo(2),其中,j=1,2,3,...,n。为了便于比较,将区域内各产业部门的该指标标准化,其基本思路是假定基期第j个产业部门产值占地区旅游产业比重与参照区域该产业部门产值占参照区域旅游产业的比重(Bjo/Bo)相等,得,其中,j=1,2,3,...,n。

区域内第j个产业部门的增长量Gj可以分解为份额分量Nj,结构偏离分量Pj和竞争力偏离分量Dj,分别表示为:Gj=Nj

份额分量Nj表示j部门产值按照参照区域j部门占参照区域旅游产业的比重和增长速度应实现的增长额,Nj越大说明j部门创汇的能力越大;结构偏离分量Pj是由于部门结构差异而导致的区域各部门在期末所达到的水平与参照区域标准所产生的偏差,偏差越大,说明部门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大;竞争力偏离分量Dj是由部门竞争力差异导致的区域各部门在期末所达到的水平与参照区域标准所产生的偏差,反映了部门产值的相对增长量,偏差越大,说明部门具有相对竞争优势。PDj表示j部门总的增长优势,为结构偏离分量Pj和竞争力偏离分量Dj的相加值。

当Gj越大,L>1,说明研究区域旅游产业经济收入增长快于参照区域;Pj越大,W>1,说明研究区域旅游产业中经济收入增长快的产业部门所长比重大,产业结构较好;Dj越大,U>1,说明旅游产业中的经济收入增长势头较快,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2.2.2 DSSM模型构建

DSSM分析法是对SSM分析法的一种改进,它是将研究时间段划分为更小的单位,从而避免忽略产业结构在较长时间内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以Bt表示参照区域在考察期[0,n]内第t (t=1,2,3,…...,n)年的总体经济规模和分别表示研究区域和参照区域第产业部门的经济规模,和分别表示研究区域和参照区域旅游产业基期和终期第j产业部门的经济规模,Bo、Bn分别表示参照区域基期和终期的总体经济规模。此外,Rt表示参照区域总体经济规模变化率,分别表示研究区域和参照区域在考察期[0,t]内第j产业部门的经济规模变化率,分别表示区域增长分量和年度区域增长分量,分别表示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和年度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分别表示竞争力分量和年度竞争力分量,分别表示总偏离和年度总偏离,分别表示区域经济总增长量和年度区域经济总增长量,则

2.2.3 数据储备

SSM以桂林市为研究区域,以广西区为参照区域,对桂林市国际旅游外汇收入的基期和终期数据进行分析。DSSM是将时期划分细化到年度,对基期和评估期数据进行分析。

表2 桂林市国际旅游产业结构数据(万美元)

2.3 桂林市国际旅游产业SSM分析

2.3.1 基于SSM的静态分析

(1)建立S-S(shift-share)表

利用上述数据,根据SSM模型,建立S-S分析表(表格3):

表3 桂林市国际旅游产业SSM分析结果

通过进一步计算可以得到桂林市国际旅游产业结构总体效果系数(表格4):

表4 桂林市国际旅游产业结构总效果表

(2)总体效果分析

从国际旅游产业结构SSM(表3)分析(不含其它服务部门),从部门增长看,在考察期内各部门经济收入均有较大幅度增长(rj>0)。其中,其他服务、娱乐、景区游览和购物等增长较快(rj>1),而餐饮、住宿和长途交通等增长较慢(1>rj>0)。另外,除购物和其他服务外,其余部门增长速度低于全区相应部门平均增长水平(rj-Rj<0)。从部门贡献看,各部门对经济增长均有贡献(Pj>0)。其中,交通和购物部门对经济增长贡献较大(Pj>10000),其次为住宿、餐饮、娱乐和游览部门(4000<Pj≤10000),最后为市内交通、邮电通讯等部门(Pj≤4000)。从部门竞争力看,除购物部门以外,各部门竞争力均落后于全区水平(Dj<0),其中长途交通是竞争力最差的部门。由此可以得出,购物部门是桂林市各部门发展基础较好,但竞争力不足,对产业促进作用较小。

从桂林市旅游产业结构总体效果分析(表4),从2000~2012年,桂林市国际旅游产业实现了51846万美元的实际增长量,但相对于全区的增长率仅为0.78,说明桂林国际旅游产业整体发展速度低于全区平均水平。此外,总结构偏离分量(P)绝对值较大,而结构效果指数W<1,说明桂林市国际旅游产业包含较大比重的朝阳部门,经济结构较好,不必进行大规模调整;总竞争力偏离分量(D)为负,且绝对值较大,竞争力效果指数U<1,说明桂林市国际旅游产业有较多部门发展缓慢,竞争能力偏弱,地位有下降趋势。

2.3.2 基于DSSM的动态分析

(1)桂林市国际旅游产业动态分析

通过DSSM模型计算,结果如表5:

表5 桂林市国际旅游产业结构动态分析结果

据分析,桂林市国际旅游产业在考察期内实现了99141.80万美元的增长量,区域增长分量贡献率达(N/G)118.61%,但低于全区水平(Nt=117587.15)。这说明,桂林市国际旅游产业在过去12年受结构和竞争力拖累,导致区域经济总量增长缓慢。因此,提升产业结构效益和产业竞争力是桂林市未来优化重点。

(2)国际旅游产业各部门动态分析

下面是2001~2012年桂林市国际旅游产业各部门动态偏离分析图,计算方法同上:

图1 桂林市国际旅游产业各部门偏离份额图

从整体上看,各部门的份额分量基本保持稳定上升;结构分量受环境影响较大,总体呈波动上升;竞争力分量波动性介于中间,刚性部门整体呈下降趋势,需求部门在0值徘徊。

从部门来看,长途交通、住宿和餐饮部门规模较大,结构曲线波动剧烈,竞争力曲线总体下滑,说明这些部门发展基础较好,但产业结构不稳定,竞争乏力。因此,提高结构稳定性、增强市场竞争力是促进部门发展的关键。娱乐和购物部门份额分量和竞争力分量总体上升。其中,娱乐部门的整体变化曲线与结构和竞争力曲线发展同步,说明该部门取得了结构和竞争力双效益;购物部门结构曲线与整体变化曲线大致同步,说明购物部门的结构稳定对整体经济具有较大拉动作用。因此,提高结构效益是促进这两大部门发展关键。游览部门的结构曲线和竞争力曲线都在下降,说明该部门正在衰退。邮电通讯和市内交通部门绝对值较小,部门发展受结构偏离影响较大。因此,提高结构效益是实现两大部门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其他服务部门结构分量和竞争力分量的变动最大,结构曲线和竞争力曲线同步效果最明显的部门,说明结构稳定对竞争力提升具有明显拉动作用,从2008年以来,双重效益表现明显。

2.4 各部门与整体变动关联分析

毫无疑问,整体经济波动实际上是各部门经济波动的综合效果[2],本文用灰色关联法对各部门与整体及部门内部关联程度进行定量分析,并对该方法进行适当改进。

设有一个指标X受到m个因数x1、x2、x3、……、xm的影响,时间长度为n,设x1为基准序列,对x、x1、x2、x3、……、xm做无量纲化处理后,得关联系数为ri为:

其中,△i(t)=|xi(t)-x1(t)|, △max=maxmax△i(t),△min=minmin△i(t),分辨系数P通常取0.5(0<p<1)。

表6 桂林国际旅游产业各部门与总体的关联度

依次以不同的部门作为基准序列,通过循环运算,可以得到长途交通、住宿、餐饮、景区游览、购物、娱乐六要素矩阵,进而分析各部门之间的关联程度。

分析结果为:首先,各部门与总体的关联度不强。到2012年,关联度最大的购物部门为0.941,除其他服务部门外,关联度最小的娱乐部门仅有0.759,两者相差0.182。其次,部门内部关联度强弱不一,产业链不畅。刚性部门之间关联系数较高,弹性部门关联系数较低。以景区为焦点对旅游业的带动性不强。最后,桂林国际旅游产业存在二元经济结构。各部门与整体的关联度在持续下降,发展速度最快的其他服务和娱乐部门,却与整体关联度最低,在考察期内其关联系数下滑最为严重。研究结果正好验证了刘云腾、李丰生(2010)的结论[3]。

3 桂林市国际旅游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

3.1 桂林市国际旅游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产业角度:我国旅游业已经从大众旅游初级阶段向中高级阶段演化,传统旅游业态正在加速创新步伐,旅游产业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桂林市旅游业经过30余年积累,形成较好基础,但在考察期内,桂林市旅游业无法适应发展新常态,旅游业竞争力下降对整体经济发展产生消极作用,抑制了国际旅游产业部门的发展。

部门角度:桂林市是我国最早具备完整产业要素的旅游城市之一,但部门之间停留于简单叠加,战略部门地位不突出,刚性需求部门产值比重过高,高弹性部门自身潜力及其扩散效益尚未发挥,市场竞争乏力。此外,各部门与整体的关联系数下滑,内部相互游离,协同性不强,使得产业链不畅,降低了产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但无论是产业,还是部门,各分量此跌彼涨,份额分量对经济贡献减少,结构分量和竞争力分量对经济贡献增强,特别是2005年“提质”活动,2012年旅游改革试点,各分量发生剧烈波动,意味着产业内部正经历着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级向高级,从外部到内部的演变,推动整体结构优化、竞争力提升,旅游产业正向我们所期望的方向前行。

3.2 桂林市国际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对策及建议

旅游产业结构优化是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的统一:合理化要求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既要分清主次,又要统筹兼顾,保证整体结构稳定性,提高结构关联度,缩小关联系数跨度。高级化注重产业结构效益。

3.2.1 发挥主导产业部门潜力和扩散效益

交通方面:强化两江机场地位,加强以航站楼提升改造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以航线建设为重点的航空网路构建,鼓励拓展以旅游包机为重点的航空业务范围;加速高铁延伸,缩短周边城市来桂旅行时间,开通旅游专线;加强高速路与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建设。实现航空网、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和城市交通网无缝化衔接,全面夯实桂林市作为区域性交通枢纽的地位。

住宿方面:优化酒店结构,合理搭配星级酒店数量,打造商务、会展、度假等主题精品酒店;拓展酒店业态,建设个性化的房车营地、乡野别墅、民俗度假村等;强化酒店管理,吸引国际管理集团入驻,推动本土酒店连锁经营,培育本土化酒店品牌。

餐饮方面:推动品牌建设,推动“老字号”餐饮企业开展连锁经营,重点打造“桂林米粉”、“漓江啤酒鱼”等一系列美食品牌和美食企业。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重点挖掘民族饮食文化,创作美食体验项目,强化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体系。开展标准化管理,引入可追溯的食品保障系统,打造标准化卫生夜市,建立科学的餐饮业品牌评价体系,强化本土餐饮品牌。

购物部门是桂林市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潜力部门,要通过创意创新、增加科技投入加快旅游商品升级换代;以旅游纪念品、工艺美术品、土特产品和美食四大系列为基础,引入高端化妆品、摄影器材、运动器材等品牌,全面优化产品结构;优化购物网点布局和设施建设,进行旅游购物城、旅游综合体建设,打造国内最具吸引力的购物旅游目的地;积极争取境外游客离境免税购物政策,进一步放宽免税政策的适用对象及其条件;大力发展旅游制造业,充分挖掘桂林市制造部门的竞争优势,打造国家级旅游商品制造基地。

3.2.2 提升景区游览部门的带动作用

景区游览部门本应是传统旅游活动的核心部门之一,以其为焦点对其他部门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通过改变桂林市旅游产品结构单一的现状,可以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延长停留时间,提高重游率和消费水平等,从而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因此,桂林市需要在壮大山水观光旅游产品同时,要积极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乡村旅游产品、文化旅游产品以及专项旅游产品等。通过强干壮枝,推动旅游产品向观光、休闲和度假并重转变。

壮大山水旅游产品。桂林市自古就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绝唱,桂林市在贯彻生态保护的同时,要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景观设计、文化注入等方式,提升观光型旅游产品品位和内涵,通过市场营销提升产品知名度、美誉度。以漓江山水为龙头,以各类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等为主体,深度开发观光旅游产品;延伸产品内容,通过“山水+度假”、“山水+购物+度假”、“山水+度假+养生”等形式,形成错位发展的旅游产品体系。

创新文化旅游产品。桂林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物古迹众多。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要注重文化特色和产品效益,既要扎根本土,深入挖掘桂林史前文化、古代水利文化、桂林城抗战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等,又要放眼国际,科学把握国际潮流,积极开展市场调研,通过文化创意创新,创造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品牌,推出文化旅游精品线路。

大力发展生态乡村旅游。充分利用遍布桂林乡野的梯田、森林、湿地、瀑布等生态景观和田间地头随处可见的劳作景观,以及桂北民居建筑景观等资源,大力发展生态乡村旅游。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提升改造“农家乐”、“森林之家”等乡村旅游产品,开展桂林市城郊游憩带的规划建设。

积极发展各种专项旅游产品。以各种文化资源为依托,结合学校教育改革,积极开展研学旅游;以养生养老基地建设依托,结合养老服务业、健康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老年旅游;以旅游商品制造基地依托,结合工业园区建设,开发工业旅游产品;以桂林旅游商品批发城、东西巷以及各类旅游综合体为依托,积极争取境外游客离境免税购物政策,大力开展购物旅游;大力发展房车营地、露营地、森林旅游、低空飞行等特种旅游产品。

3.2.3 利用潜力部门加强部门关联

通过城市交通网路实现人流、物流在各部门之间移动:联合交通部门升级旅游道路建设标准,强化旅游疏散功能;重点打造旅游景观大道,建设各种形式的国家绿道、休闲慢道、自行车道等,满足旅游者个性化需求;加强旅游集散中心体系建设。

通过邮电通讯实现信息流、技术流在各部门之间的流动:以《“智慧桂林”总体规划》为蓝本,以桂林市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为契机,整合旅游服务、旅游管理、旅游营销、旅游企业等要素,开展一体化建设。实现旅游基础数据、旅游电子商务、旅游服务的一体化运营和管理。统筹有关专家和技术力量,在交通企业、酒店、饭店、景区、商城、相关旅游企业等开展智慧旅游试点工作。通过先进科技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服务水平等,为游客提供满意的旅游体验。

[1] 张金锁,康凯.区域经济学(第二版)[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

[2] 花菲菲,马耀峰,张春晖.基于SSM与DSSM的贵州省入境旅游产业结构与竞争力研究[J].河南科学,2013,(9): 1557-1564.

[3] 刘云腾,李丰生.桂林市国际旅游产业结构分析与优化[J].大众科技,2010,(2):206-208.

Analysis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Guilin International Tourism

This paper analysis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Guilin international tourism with SSM and G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evelopmental level of Guilin international tourism is inferior to Guangxi for unreasonabl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weak competitiveness. In addition, the department is full but none, big but weak, Industry Chain is not smooth, working many obstacles. Luckily ,the development of full industrial is being advanced with a large proportion of energtical branches.

Guilin; International Tourism; SSM

F592.7

A

1008-1151(2015)03-0169-06

2015-02-11

申屠振峰(1991-),男,浙江金华人,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2013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

猜你喜欢

桂林市产业结构分量
六点一百分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桂林中学
桂林市供水管网在线水力模型的建立与应用初探
帽子的分量
一物千斤
整车、动力电池产业结构将调整
论《哈姆雷特》中良心的分量
产业结构变迁影响因素的统计考察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建筑业产业结构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