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幼儿独立生活的能力
2015-08-07甘肃省陇西县幼儿园748100
李 霞 (甘肃省陇西县幼儿园 748100)
记得我们幼儿园举行的一次户外活动时,大班的一个孩子跑过来,很自然而然地翘起脚对我说:“老师。”开始我并不知道怎么回事,后来才发现他的鞋带散了,要我帮他系上,我当时感到奇怪,但还是帮他系好鞋带。后来通过了解,我才知道这个孩子根本不会系鞋带,平时全由父母代劳。
一个幼儿园大班的孩子,竟然连系鞋带这种简单的事都不会做。如果说幼儿园的孩子还小,那下面的这两个例子又该从何说起呢。
有个小学生平时事事父母照料,有次上课没带课本,老师询问时,他竟埋怨道:“都怪妈妈没装进书包。”
一个品学兼优的大学生,一次出外时与同伴走散迷路了,不知如何是好,竟在大街上大哭起来。
只不过是一些简单微小的事情就难倒了我们的孩子,更不用说是什么艰难险阻了。那么到底是什么造就了这些天真可爱但独立能力又如此低的孩子呢?
在现实生活中,家长都对孩子倾注满腔的爱,但有些家长却不得法,把成功看做孩子行动的唯一选择,如果有孩子不成功,家长就不给他们尝试的机会,也不给幼儿从是失败中爬起来的机会,只能选择大人的援助,在大人的帮助下取得成功。家长包办代替幼儿的活动,没有培养幼儿独立生活的意识,所以,所以幼儿遇到了困难或者挫折不知道自己怎么办,也没有了思考解决困难的意识,逐渐形成了懒惰思想,独生子女在这样安逸的生活环境中成长,遇到苦难就退宿额,他们的独立性和智力发展都会变得迟缓。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总是成为孩子奔跑的绊脚石,不让孩子干这,不让孩子做那,总让孩子按照父母的意愿行动,等于捆绑了幼儿的思维和脚手,而且孩子遇到问题时,不是引导孩子解决,而是代替孩子解决,导致幼儿在家里不会穿衣服,不会洗脸,不会吃饭,不会收拾自己的玩具盒书包,不会做家务,成了父母心中的“小太阳”“小皇帝”。很多孩子到了幼儿园,不会拿剪刀、不会上厕所、不会做游戏、不会和其他幼儿合作。在幼儿园遇到困难就知道哭……这就告诉我们:幼儿教师要让孩子学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他们遇到困难时鼓励他们想办法,使孩子得到必需的知识和锻炼。
孩子一两岁,就可以让他自己吃饭,自己拿、放玩具、图书;到三四岁时,就要教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如穿衣、系鞋带、洗手绢等;孩子上学后,父母要教给孩子如何安排时间及科学的学习方法等。另外,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孩子在实践中培养能力,从事一些为家庭和班集体服务的劳动,如擦桌椅、吃饭前后的准备和收拾碗筷、打扫卫生、浇花、参加班级劳动等。但是,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是一个不断强化的过程。记得邻居一对年轻夫妻教他们两岁的孩子自己独立,第一天,他们细心地手把手地教孩子如何右手执匙,左手扶碗一口一口慢慢吃,虽然孩子还是把饭桌搞得一团糟,弄得满衣服都是饭粒,但他们没有责怪孩子,仍继续教孩子。也许你要说了,这样的父母已经够有耐心了,是啊,如果他们再这样继续耐心教下去,相信他们的孩子不用多久就可以学会自己吃饭了,可是,他们的耐心并没有持续多久,到了第三天,孩子还是没有自己吃饭,还是把饭桌弄得一团糟,他们开始不耐烦了,着急了,干脆就喂孩子吃饭,所以直到现在,他们的孩子还不会自己吃饭,到了幼儿园,还哭着喊着要妈妈喂。所以要想让孩子学会一种能力,我们就必须有足够的耐力,不能希望一两次就会成功,不要怕孩子学得慢,也不要因为怕麻烦而剥夺孩子动手的机会。
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要让孩子自己去探索、去尝试,去经受一定的挫折体验,让孩子在教训中接受教育,增强自我约束的意识。孩子在小的时候,对自己身边的东西充满了好奇,想去玩弄与摆布,了解他们的特性,可是我们的家长总是不允许孩子接触这些看起来有可能伤害孩子的定西,只能给他们简单的玩具。当孩子上幼儿园了,还不知道身边的哪些工具会对自己产生伤害,如何使用和防备这些工具如果父母在孩子最初探索周围环境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孩子对各种物品的功能属性有一定了解,如小刀会割伤人、装有开水的水壶会烫伤人等,有了一定经验后,孩子便会自觉回避这些可造成伤害的东西,而父母则不必再担惊受怕。
有些父母在孩子自己动手做事时,总是提醒“应该这样做,你做的不对”,没有使孩子得到应有的经验,反而增加了孩子的心理压力,因此,父母必须因势利导,在鼓励的基础上,让孩子学会去做更困难的事,这样,既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以培养了他们百折不挠的精神。
其实每一位父母都应清醒认识到自己不可能呵护孩子一辈子,每个人在世界中总会有风浪,我们不可能永远成为孩子的保护伞,提供他一切免于伤害的万能钥匙,而要有让孩子接受挫折的思想,教会他们挑战生活。面对这些天真可爱的孩子,我们要做的是教他们做事,而不是替他们做事。所以,就让我们放手,培养幼儿独立生活的能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