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课堂中如何开展愉快教学
2015-08-07任俊明河北省平乡县周章联小054500
任俊明 (河北省平乡县周章联小 054500)
一、利用亲切的教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态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表情、动作、语言、内在气质所表现出来的状态,它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直接的影响。好的教态,会使学生产生愉悦的情绪,他们会感到亲切、自然、轻松,能充分调动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优秀的美术教师只要进入课堂,就会调整自己的心态,总是能给学生以春风满面的感觉,并从老师的微笑中体会到了尊重、理解、信任、关心,能消除心理上的畏惧感,拉近和老师之间的距离,进而喜欢上美术课。尤其是对待学困生,教师更要给予他们帮助和辅导,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亲切的话语,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暗示的小动作都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鼓励、爱护。因此,教师走进教室,就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使学生受到感染和熏陶,产生积极的学习状态,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营造一种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并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自主学习。
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营造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
美术课程是一门视觉艺术,需要学生通过视觉感受来接受信息,单一、枯燥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带给学生丰富的视觉体验。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美术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多媒体的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可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实施愉快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比如,在学习《清明上河图》这一节内容的时候,教师除了用临摹部分景色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之外,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有关视频,把繁华的都市景象生动地呈现在学生眼前,使静态的画面动起来,让学生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欣赏佳作,这样,他们既了解了作品的内容,又提高了美术课堂的教学效果。
三、注重美术课堂教学评价的多元性
在美术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观察,和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优点,使学生受到鼓舞,产生学习美术的信心和兴趣。对于一些美术功底较差的学生,教师更要鼓励他们,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予肯定和表扬,增强他们学习美术的信心,比如多给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到黑板上、画板上大胆去创作。另外,教师要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和热情,树立服务学生的教学理念,真诚地肯定学生的优点和努力,用发展的眼光去对待每一个学生。只要是学生一点小小的进步,教师都要给予肯定和表扬,使学生体会到美术课程给他们带来的乐趣,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多元性教学评价学生提供了选择的机会,为他们搭建了另一个展示自己知识、技能、特长的平台,能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进而优化课堂教学信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多元性教学评价有很多种,比较常用的方式有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等。在美术教学中,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可以重新认识自我,并不断完善;学生之间互相评价,还可以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哪些地方做的好,哪些地方还需要努力,而且教师和学生的互评,营造了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畅所欲言,增强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互动。总而言之,多元性的课堂教学评价,不仅创设了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他们的学习信心,而让使学生大胆想象,积极创作,充分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并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四、适当的导入和辅导,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一堂成功的美术课需要精彩的导入,教师从课堂一开始就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课堂导入没有固定的形式,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进行创造性的设计。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辅导是必不可少的,在学生创作过程中,教师要做出恰当的指导,要根据教学内容,启迪学生的智慧,开拓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创造力。如可以创设音乐情境教学,让学生在舒缓的音乐中进行创作,用优美的旋律熏陶学生的情操,调动学生追求美、表现美、创造美的热情,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达到愉悦教学的目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说明兴趣和学习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才能感到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能自主参与教学活动,保持持久的注意力。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动机就会更加强烈,也会更加努力学习和创作,消除了学习美术的焦虑感和疲倦感,感受到了自己就是学习的主人。
总而言之,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运用愉快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学到知识,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积极主动地接受美的熏陶,感受美术的魅力,进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1]韩鸿岩.基于新课程的愉快教学理论及其实施[J].柴达木开发研究,2010(1).
[2]徐洪祥.在美术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3).
[3]宋蓓.浅谈初中美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12).
[4]杨景之.创造力与美术教育[M].长沙:湖南美术教育出版社,2001:87.
[5]朱卫红.在美术教学中为幼儿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J].教育导刊,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