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究教学技巧,品味古诗的美
2015-08-07郝敬香河北省巨鹿县实验中学055250
郝敬香 (河北省巨鹿县实验中学 055250)
一、再现古诗的画面美
众所周知,直接诉诸于视觉上的浓墨重彩,花红柳绿,那是画家的妙笔。而以绘声绘色的语言传达出美妙的意境之美,这是诗人的杰作。高超的画笔能够让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然后再将诗情画意融于一体,这也就是古诗的动人之处了。例如,盛唐时期的诗人——王维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大诗人,他的名作《送元二使安西》就营造出了这样一个典型的情景:“清晨,一场蒙蒙细雨,如丝如雾地下着,润湿了渭城的大街小巷,优雅的旅舍……诗人将这些日常的眼前景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人产生一种如在画中之感,增添了两人离愁别绪的浓厚之情。这个时候,送别时的难舍难分也就不知觉地寄寓于这如画的春景当中了。欣赏这首诗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地驰骋自己的想象,将诗与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深入体会古诗的画面之美。当学生合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时,也就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加深了学生对此诗的理解和把握。
二、品味语言,整体感知
读诗时,一定要抓住“诗眼”去理解古诗的内容。因为“诗眼”是一首诗最凝练、最传神且最准确的传递主旨的字句,如果能够读透“诗眼”,就能很轻易地把握诗的中心内涵,从而有效领会诗人的情感,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比如,在欣赏《如梦令》时,教师就可以抓住一个“醉”字,让学生结合诗词去想象画面:让人陶醉的景——“溪亭”“日暮”“惊起一滩鸥鹭”,然后再去感受李清照的幸福生活,进而品出她这醉的是“乐酒”,然后再通过欣赏《声声慢》,将两者进行对比,这时候的“醉”则是苦酒了。这样以诗引诗,学生对李清照的人、词风等也就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又如,在欣赏《观沧海》时,诗中紧扣一个“观”字,写得沉雄健爽、气象壮阔,且意境开阔。这就流露出诗人热爱祖国山水的情感,作者以沧海自比,通过描写大海吞吐宇宙的气势,来表现诗人自己宽广的胸襟以及想一统祖国的豪迈气概。欣赏全诗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感受古诗词的内涵,再深入去品读古诗词的语言之美。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走进古诗词当中,与作者对话,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三、实现古诗教学价值有效性的途径
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底蕴,学习古诗词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首先,吟诵朗读。学习古诗歌的有效途径——诵读。有效的诵读能够让学生在吟诵诗词的过程中去感受诗歌的情感之美和音韵之美。出色的诵读既能够让学生将诗歌的抑扬顿挫之感读出来,又能有效地将学生引入到诗歌所构造的思想情感当中,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此外,诵读诗歌还要讲究节奏,各词字的语音、语调等都有轻重之分,掌握这些规律既能将诗词的音律之美读出来,又能将诗人的思想情感很好地传达出来。不仅如此,在吟诵的过程中还能加强学生对古诗词量的积累,为以后的学习或者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通过比较联系法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积累。比较联系法能够有效地减少学生在书写古诗词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别字的现象,比如“亲射虎,看孙郎”与“西北望,射天狼”中的“郎”与“狼”的书写。教学时,教师就可以通过比较联系法让学生有效地区分并理解,帮助学生积累古诗词蕴含的传统意向。例如,诗词中比较常见的“燕”和“雁”的区分。教师通过对含有这两个字的诗句进行分析后发现,几乎所有含有“燕”字的诗句都与春天有关,其代表了春意盎然的意思,也是春天的象征。而带有“雁”字的诗词大多是和秋天有关的,出现的意象多数为大漠、边塞等意思。通过类似比对教学,可以让学生对古诗句的意象理解得更加深刻且准确。
四、巧用媒介,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古典诗词都具有一定的意境,其营造出来的意境美也是诗词独有的魅力。比如,诗词往往追求的是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在对诗歌的整个审美感受当中,读者的视觉、听觉等都发挥着主导作用。因此,古诗词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要根据所教诗歌的内容与特点,巧妙地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技术,设置对应的情境,将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多种感觉器官充分调动起来,不断丰富学生对古典诗歌意境的感受,从而准确且有效地把握好诗歌的意境之美。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既博大精深又灿烂辉煌,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节等都体现在古诗词中。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古诗词教学,既要认清当前初中生学习古诗的现状,又要针对这些现状不断优化古诗教学,指导学生反复地进行朗诵,让学生在诗词的指引下去陶冶自己的情操,让中华民族的古诗词文化薪火相传。
[1]谢娟萍,潘洪建.初中语文诵读教学的行动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3(22).
[2]陈玲玲,周国安.中考古诗词赏析考查方式初探[J].中学语文教学,2011(05)
[3]李惠宁.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J].中学教学参考,2011(1).
[4]刘晓涛.美育在古诗文教学中的实施[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