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阴黄证动物模型研究现状及展望

2015-08-07佟子林赵法政

中国医药导报 2015年15期
关键词:动物模型病机证候

佟 欣 佟子林 赵法政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中医阴黄证动物模型研究现状及展望

佟欣佟子林赵法政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制备水平是制约中药药性合理评价的关键所在,其直接影响药理活性结论的有效性。近年来,评价动物疾病模型的指标,仅停留在对静态而单一的生化指标的分析,这样的动物疾病模型,无法反映疾病对机体的整体影响和疾病发生、转归的动态过程,更不能客观地评价药效和药效物质基础。本文在对中医阴黄证形成本质考察的基础上,从历年实验研究和临床实践角度对已有中医阴黄证动物模型造模方法进行总结,为完善中医阴黄证动物模型造模方法提供研究思路。

中医阴黄证;动物疾病模型;药效

阴黄作为黄疸的一个证型,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最先提出“阴黄”这一概念。书中根据黄疸的临床表现不同进行分类。该书在对阴黄证症状进行详细描述的同时也阐述了其发病机制。阴黄证临床主要表现为身目俱黄,头痛而不发热。疾病产生主要是由体内阴气盛而格阳于外,又外感热毒所致。阴黄概念的提出要追溯到宋代政和中敕编《圣济总录》。宋代韩祗和《伤寒微旨论》中首次提出阴黄的病名。通过对临床治疗病案的分析与总结首次讨论了阴黄的辨证施治。至元代罗天益《卫生宝鉴》、明张介宾《景岳全书》、清代医家顾松园、叶桂、沈金鳌在对前人治疗案例进行总结的基础上,详尽地分析阴黄证的病因病机,并将辨证论治系统化,提出了治疗的原则,对现代临床上阴黄证的治疗起到了重要的借鉴作用[1]。

1 历代医家对阴黄证病因病机的论述

1.1脾虚寒湿学说

汉代医家张仲景在其所著《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中论述:“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指出阴黄症是由于寒湿在里不解的缘故。《临证指南医案·蒋玉式按》中论述:“阴黄之作,湿从寒化,脾阳不能化湿,胆液为浊所阻,渍于脾,浸淫肌肉,溢于皮肤,色如熏黄。阴主晦,治在脾”。《类证治裁·黄疸》论述:“阴黄系脾脏寒湿不运,与胆液浸淫,外渍肌肉,则发而为黄”。指出阴黄发病是由于寒湿困脾,治疗的重点应是健脾运湿。

1.2脾肾亏损学说

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论述:“阴黄之病何以然也,盖必以七情伤脏,或劳倦伤形,因致中气大伤,脾不化血,故脾土之色,自见于外”。指出阴黄的发病是由于情志不遂,脾虚导致气血生化无源,黄疸之色即脾土之色。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将由于脾肾亏虚所致的黄疸定义为黑疸。指出“色黑为劳”,“额上黑,微汗出,手足中热,薄暮即发,膀胱急,小便自利。……腰如水状不治”。宋代窦材在《扁鹊心书》中论述:“黑疸由于脾肾两经,纵酒贪色则伤肾,寒饮则伤脾”。明代李中梓、清代顾松园提出阴黄脾肾虚寒说,如《医宗必读·黄疸》篇云:“亦有脾肾虚寒,脉沉而细,身冷自汗,泻利溺白,此名阴黄”。从历代医家的论述中不难看出,阴黄的发病均涉及到脾肾两脏气血亏虚,属于黄疸重症,预后不佳。

2 近代医家对阴黄病因病机的认识

潘雪飞等[2]认为阴黄的病位在肝,肝胆血瘀是主要的病机,治黄重在养肝化癖。叶放[3]认为阴黄是由于脾肾虚寒,寒凝血瘀,导致脉络不利,郁而发黄。郭华丽[4]指出阴黄的发病主要原因是脾脏受损,从而导致寒湿不能运化,脾为后天之本,运化无源累及先天之本,肾阳的温煦功能受损,不能有效的助肝阳运化寒湿,肝失疏泄,寒凝血瘀,胆汁淤积,逆于肌肤而发黄。黄疸日久,迁延不愈,湿热之毒蕴于体内,瘀血阻滞,则两目黄而发黑,是阴黄血癖证表现[5]。潘学柱[6]指出:阴黄的主要病位在肝,肝阳虚损,寒凝肝脉是主要的病因病机,治疗应当立足于振奋肝阳,促进胆汁的疏泄。潘雪飞等[7]认为肝气虚是阴黄发病的主要原因。肝主疏泄,使人体气血得以布达周身,肝气受损,肝阳不得伸展,胆汁失于温煦,淤积外溢,而导致肌肤发黄。肝气虚损,不耐疲劳,而出现四肢倦怠乏力。阳虚阴盛,产生两胁胀满,筋脉拘急,四肢厥冷的症状。阴黄证的发病与脾胃肝胆密切相关。肝体阴而用阳,脾胃虚寒导致湿邪内停,脾土侮木影响及肝,导致肝体虚损,胆汁疏泄不利,郁久发黄。

韩秀珍等[8]在临床治疗中发现,阴黄证多是由于在肝病的治疗中久服寒凉、泻下药物引发,或是由于采用西医的方法辨病不辨证所致,或是由其他疾病日久误治发展而来。如临床治疗久治不愈的各种胃炎、胃溃疡、胃肠炎、胆囊炎等疾病。唐玉廷[9]认为素体阳虚,脾阳不足是发病的内在原因。关幼波[10]认为:阴黄的发病主要有三种情况:①患者正气尚可,由于感受寒湿之邪,寒湿困脾所致,属于阴黄轻症;②由于患者脾阳素虚,湿从寒化,困阻中焦;③由于误治、施治,阳黄日久转为阴黄。吴定文[11]亦认为,素体阳虚是阴黄发病的根本,感受寒湿外邪是发病的重要条件,导致湿从寒化,胆汁排泄不利,浸淫肌肤发为阴黄。

3 阴黄证动物模型的复制研究

近年来复制的中医证候动物模型多是采用化学的方法,使动物的某些组织或器官产生功能损害或改变,从而模拟人体的疾病或临床证候。张赤志等[12]采取实验大鼠大黄灌胃18 d,于第19天给予α-萘异硫氰酸酯(ANIT)的方法复制阴黄证动物模型,并用茵陈术附汤以方测证。实验结果发现阴黄模型组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总胆汁酸、总胆红素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经茵陈附术汤治疗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总胆汁酸、总胆红素均较阴黄模型组明显下降(P<0.05),结果表明采用大黄与α-萘异硫氰酸酯(ANIT)的方法复制的阴黄证动物模型具备脾胃虚寒、免疫力低下的特点,并且持续高胆红素血症。卢家兵等[13]采用大黄联合α-萘异硫氰酸酯(ANIT)的方法复制阴黄证动物模型,实验研究表明阴黄证模型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存在凋亡情况,阴黄证免疫功能低下可能与免疫细胞凋亡有关。曲长江等[14]按照传统中医病因病机的理论,建立病证结合的阴黄证动物模型,并用中药复方茵陈术附汤以方测证,对阴黄证动物模型进行病因病机、证候、临床生化指标的观察和评价。佟欣等[15]从阴黄形成的病因病机入手,复制病症结合的阴黄证实验动物模型。采用大黄、乙醇、α-异硫氰酸萘酯三因素复合诱导,造成阴黄证实验动物模型,并用治疗阴黄证的经典方剂茵陈四逆汤治疗进行反证,证明该模型成立。实验表明,阴黄证大鼠出现活动减少、倦卧、扎堆、进食减少、条状稀便等症状与临床阴黄证患者相似[16]。同时其肝脏病理学及肝功能等客观化指标改变与阴黄证的临床研究一致[17]。

4 总结与展望

尽管学者们对中医阴黄证动物模型的复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模型复制的思路和方法存在问题,因此不能有效地反映临床上阴黄证的表现特征。中医证候动物模型是人类研究、开发和利用中医药治疗疾病的重要工具,建立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标准与方法体现着某种生命观、疾病观和方法论,是实验医学的基础。中医药学的研究应当突破引经据典、临床总结的固有模式,与实验科学相结合,探寻疗效物质基础的证据,伦理学也不允许直接通过人体进行实验研究,故动物模型成为中医药基础与临床研究向现代化发展的桥梁。证候是中医学诊断治疗的基础与依据,证候的研究是中医理论和临床研究的核心,制备符合中医证候特点的动物模型是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关键。评价动物疾病模型的指标,仅停留在对静态而单一的生化指标的分析,这样的动物疾病模型,无法反映疾病对机体的整体影响和疾病发生、转归的动态过程,更不能客观地评价药效和药效物质基础。此外,在对模型进行评价时选取的生化指标标准不统一,为多种疾病的共有指标,缺乏特异性,检测灵敏度低,对致病程度低的模型,得不到阳性结果,难以评价模型的优劣。因此,证候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评价指标、可重复性等诸多问题,成为制约中医药发展的瓶颈。

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复制应该从疾病产生的原因、临床发病的症状和有效经典方剂治疗的角度思考[18]。从中医阴黄证的病因可以对造模因素进行选取,如脾脏阳虚、终日纵酒、饮食不节。临床发病的症状即指四诊信息,成功的动物模型应有畏寒、便溏的脾脏阳虚症状和由于胆汁淤积而表现出的身黄、目黄、小便黄。能够对模型体表特征所反映的病理机制进行概括,如脾脏寒湿不运,与胆液浸淫,外渍肌肉,则发而为黄。临床经典方剂的选取是根据中医理论体系中“有是证,用是方”演绎,“是方”必然对应着“是证”,依据“以方验证“的共识,若是“是方”对“某证(对于动物实验而言就是某种药理动物模型)”有效,则“某证”就是“是方”对应的是证。同时,应充分利用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等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评价方法,从整体观出发,选取能够客观评价动物疾病模型的有效动态指标。

[1]姚惠萍,刘庆帮.略论阴黄理论的形成[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19(1):11-13.

[2]潘雪飞,张长法,邱蔚蔚,等.养肝化癖退黄法对阴黄患者HA、LN的影响[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3(4):209-210.

[3]叶放.温通汤治疗阴黄证36例临床小结[J].江苏中医,1996,17(12):7-8.

[4]郭华丽,陈犁.辨证分析治疗阴黄证60例[J].山西中医,1997,13(5):19-20.

[5]张赤志,陆定波.阴黄辨证探源[J].湖北中医杂志,1996,18(6):17-18.

[6]潘学柱.“寒滞肝脉”、“阴黄”病机辨析[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4,11(2):9-10.

[7]潘雪飞,张长法.阴黄辨治方法的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1998,5(10):8-9.

[8]韩秀珍,王玉祥.阴黄病因探析[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9,22(4):22-23.

[9]唐玉廷,李淑清.阴黄辨析及治疗(附104例临床资料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1(9):535-836.

[10]北京中医医院.北京中医医院关幼波临床经验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6:18-19.

[11]吴立文.阴黄证治探讨[J].浙江中医杂志,1985,(9):411-412.

[12]张赤志,曾浩,程良斌.阴黄证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意义[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7):43-44.

[13]卢家兵,张赤志,晏雪生.阴黄证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及基因调控的研究[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2,12(3):150-152.

[14]曲长江,杨雪山.茵陈术附汤对阴黄证黄疸动物模型β-葡萄糖醛酸酶含量UDPGT活性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5):688-689.

[15]佟欣,王喜军,孙晖.茵陈四逆汤对阴黄证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1,13(1):87-92.

[16]段富津.方剂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42.

[17]潘雪飞,张长法,邱蔚蔚,等.阴黄形成机制的研究[J].中医杂志,1997,(9):560.

[18]田金洲,王永炎,时晶,等.证候模型研究的思路[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11(28):18-21.

Research status and prospect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aundice of Yin-huang animal model

TONG XinTONG ZilinZHAO Fazheng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Heilongjiang Province,Harbin150040,China

The level of TCM syndrome model preparation is the crux for rational evaluation of TCM drug's quality,which directly influences the reliability of the conclusion derived from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es.The presente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stablished model are always neglected because the evaluating parameters are often selected from one or more enzymologic indexes associated with hepatocyte injury,and the detecting methods are mainly adopted colorimetric methods,whose accuracy is restrained by the sensitivity and detectability of the instruments used.The evaluation indexes for these animal models were local pathologic injury,static level of index,micro-changes without presentative characteristics,etc.,which were greatly away from the TCM syndromes in humans with integral,dynamic,and could not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and pharmacodynamic material basis objectively.This research could be helpful for screening out essential parts of Yin-huang Syndrome and developing more suitable remedies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offer a new theoretical method for the replication of syndrome animal model.

TCM jaundice of Yin-huang;Animal model;Pesticide effect

R256.41

A

1673-7210(2015)05(c)-0043-03

2015-01-28本文编辑:任念)

黑龙江省青年科学基金项目(QC2012C095);黑龙江省博士后资助经费项目(LBH-Z11013);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校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111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优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科研项目。

佟欣(1980.3-),女,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社会医学。

赵法政(1978.11-),男,硕士;研究方向:心身疾病的防控机制。

猜你喜欢

动物模型病机证候
肥胖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胃癌前病变动物模型复制实验进展
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昆明地区儿童OSAHS中医证候聚类分析
老年痴呆病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探讨
气虚发热病机探析
代谢综合征中医病机探讨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证候与辨证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