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院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015-08-07王欣欣钟丽娟
王欣欣,钟丽娟
(牡丹江大学 黑龙江 牡丹江 157021)
近年来,国内高考考生人数呈逐年下降趋势,艺术类考生的数量也随之锐减,高等职业教育受到的影响更为严重。因此,艺术类高职教育如何利用自身的特点进行教学是我们必须且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如何突出高职的特色,注重实践教学,掌握就业弹性,因地制宜地培养学生,是我们首要面对的问题。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的同时,还要掌握市场动态,以项目为载体,以就业为导向,不断调整教学方向,这样才能不被社会所淘汰。
一、明确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的培养目标
现在国内艺术类专业主要分为音乐、美术、表演、影视等几大类,除专业艺术类院校以外,综合类学校几乎都开设了艺术类相关专业,本科招生截流导致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面临很大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必须利用自身重实践、重就业、重目标的特色,在生源数量日益减少、招生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招收到更多高质量的学生。高职艺术院校能够招收到的学生专业素质与其他综合类本科院校招收到的学生专业素质差距较大,这种差距直接严重限制了高职艺术教育面向社会进行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目标,落实到具体来说,高职艺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对音乐来说,不是“家”而是“员”,对美术来说,不是“师”而是“匠”。就现在来说,不管是本科还是高职,人才培养规格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情况日渐暴露,因此,高职艺术院校要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真正做到人才培养走向社会。
二、因地制宜设置人才培养方案
不管何处的艺术类专业,都应利用自身的地利优势进行本地资源的开发。结合当地事业团体、政府职能部门的相关资源建立自身的特色,同时根据相应条件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艺术类专业是典型的“外显”型专业,如果不能利用社会资源,在教学中多增加实践和表现的机会,单纯地闭门造车,是对专业和学生的极度不负责任。因此,人才培养模式中一定要加入实践教学的相关部分,并制度化、常态化。
同时,高职教育应从生源素质实际出发,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艺术高职院校或专业在人才培养规格上要区别于其他普通技术类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受到自身学习艺术的基础条件和基本素质的约束,而不单单是一个熟能生巧的问题,所以难以进行批量化教学。艺术高职专业要在尊重艺术学习基本规律和学生自身专业基本条件的基础上,调整过去单一培养高端专业技术人才的目标,将精英培养转换为专才培养、拓展学生的就业面,关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与自身兴趣的结合,切实将学生专业能力学习与自身职业能力培养和未来职业发展进行兼顾,实现艺术职业教育的目标。
三、知识更新、师资培训与学术交流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现在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发展速度是空前的。电子音乐、数码音乐等等新兴的表演形式纷繁林立,几乎所有的艺术都可以用数码形式进行呈现,而且数码形式渐渐成为现在主要的表现形式。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必须及时进行知识的更新,通过不断的学习和进修,深入生产实践中进行学习,才能不被社会所淘汰。现阶段国家扶持的很多国内顶尖高校的培训机会就很难得,教师们可以多多加以利用。
四、利用自身特色拓展社会实践
艺术类专业的社会实践表现形式更为丰富多彩。由于艺术类专业自身的特点,实践必须成为其教学的一部分。在这个前提下,教学手段就能得到很大的拓展。学生可以通过展览、演出、参赛的方式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
高职艺术院校的人才培养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只有利用自身的优势不断进行自我完善,才能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