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心理在儿童插画中的运用研究
2015-08-07李玥
李 玥
(四川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色彩心理在儿童插画中的运用研究
李 玥
(四川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每个人的童年都充满回忆,但美好的童年记忆有时不能仅仅通过语言和文字概括,还有那一幅幅多彩的画面。作为童年记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儿童插画,其通过色彩、图像等因素将文字内容呈现给我们,色彩对儿童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超越了文字,它可以使儿童的心理活动更为活跃,儿童插画的创造都会考虑到这一因素,并用直接明了的画风向儿童展示画面形象。
色彩心理;儿童插画;情感认知
一、色彩心理认知
(一)何为色彩
什么是“色彩”?“色”是指单一颜色,“彩”是指各种颜色。“色”一般与某一种颜色联系在一起,比如红色、黄色等。但“彩”则不同,它给人五彩斑斓的感觉,即指有很多种“色”而组成的色彩,比如“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等。所以,“彩”的意思更可以体现出人们的心理活动。
(二)儿童的色彩认知心理
任何色彩都会让观者产生相应的心理反应,引发直接或间接的心理感受。虽然色彩本身没有情感,但人类独特的知觉特征和文化背景等赋予了每一种色彩特殊的含义。如:白色代表单纯、无私,而黑色则使人感到压抑、沉重。视觉认知成为儿童感知事物最直接的方式。视觉认知主要依赖于色彩,因此了解儿童色彩认知心理是儿童插画创作的前提。
儿童对于色彩会有不同的感觉,这些感觉随着来源的变化和经验的增长,会有一定的变化。初生婴儿与学前儿童更多的偏向感性思维,但入学后的儿童开始慢慢与社会接触,已经有了逻辑思维能力,色感也逐渐丰富起来,对色彩的感知逐步由感性思维慢慢转到理性思维。
儿童看见红色会联想到太阳、苹果等具象的事物,而成年之后红色则变为温暖的象征,这充分体现了儿童丰富多彩的世界观。
二、儿童插画——儿童情感表达的工具
这个世界有很多种语言,人们可能不能熟谙每一种语言,但插画却是人们都可以读懂的语言。儿童插画是插画的一员,儿童通过对图像的认知而了解外面的世界,并与它进行互动。
每一种色彩都有它自己的情感、象征意义。而色彩的表达是通过我们对色彩的认知,将我们内心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其长期以来都与人的情绪有直接的关系,当我们看到大量的红色,就会变得激动、兴奋,且联想到火焰,而看到大量蓝色,就会变得平静,联想到美丽的大海和天空。
孩子的想象力非常丰富,他们在绘画时通常以点、线、面以及大量色块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他们并不一定会如实描绘自己看到的一切,他们也许不会画青山和碧海,而是画出红色的山和绿色的海,看似不易理解的绘画其实是他们在表达自己心中所想的东西,而抽象的形式往往是表达自己内心的一种方式。
三、色彩心理在儿童插画中的运用
儿童处于受教育早期,文字理解能力不足,因此儿童插画要针对这一现象将文字内容视觉化的。且儿童插画的创作也要考虑到儿童的视觉心理特征。心理学、教育学将儿童心态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婴幼期、学前期、童年期。
(一)婴幼期
这个阶段的孩子初来到这个世界,对周遭的一切充满恐惧,对母亲十分依赖。因此这一年龄段的儿童插图多为柔和的颜色,可以减轻幼儿对世界的紧张和恐惧感。所以插画家在创作时必须选择符合儿童心理的色彩。荷兰插画师迪克·布鲁纳设计的经典形象——米菲兔子,其风格非常简单,主要运用红黄蓝白色块,这都是婴幼儿最喜欢的颜色。
(二)学前期
这个阶段的儿童和成人的接触更多,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不断提高,且有了自己喜欢的颜色。直接、明确的色彩风格是儿童所喜爱的,画家李欧·李奥尼的绘本《小蓝和小黄》完全摒弃了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具象事物,以孩子的思维方式进行创作,将纯黄和纯蓝两个不规则的圆形色块当作两个天真烂漫的孩子,初看也许会觉得太抽象或过于晦涩,但是色彩鲜明,孩子非常容易接纳与吸收。
(三)童年期
此阶段的孩子们正处于小学时期,他们将学习最简单的文化知识,且逐渐熟悉身边的环境,他们的主观意识也逐渐增强。儿童插画需要通过对图形和色彩的使用来激发儿童对教材的兴趣,如《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十万个为什么》等都可以满足这一阶段孩子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儿童插画以孩子的思考方式看待这个世界,给予孩子们不同的艺术熏陶,使儿童更好地理解艺术。
四、结语
在进行儿童插画创作时,插画师首先要选择合适的色彩,并把握儿童在不同阶段色彩心理变化的特点,从而引导他们更好地感受世界、认识世界。同时,儿童对色彩的联想而激发的各种深层次的心理活动,对儿童的早期教育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1]原田玲仁.每天懂一点色彩心理学[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陈敏.儿童书籍插图[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3]王振宇.学前儿童心理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7.
J063
A
1007-0125(2015)07-017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