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秋茄子无公害栽培技术要点

2015-08-06尹立芹

吉林农业 2015年8期
关键词:茄子栽培品种

摘要:茄子可以做出多种美味的菜肴,是人们餐桌上十分常见的蔬菜之一,由于市场销售一直不错,所以这些年来茄子得到了广泛的种植,除了大地种植外,很多地区采用了大棚种植,多种种植方式使得茄子成了人们生活中一年四季均有产出的蔬菜品种。在茄子的种植过程中,需要做好多方面的工作,才能保证茄子的高产、质优,本文主要对秋季茄子的无公害栽培技术进行分析,希望对于茄子生产有所帮助。

关键词:茄子;品种;栽培;管理

中图分类号:S641.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15.057

1种植区的选择

无公害茄子对于种植区的选择是有一定要求的,种植区要没有污染物的影响,或者污染物含量极低,一般要求在允许的范围之内,而且生态环境要良好。另外种植区的温度也要适合,一般来讲,在每年的7月,区内平均气温应在18℃~20℃,10月的平均气温也不能低于10℃。在这样的区域内进行地块选择,为了达到高产效果,土层要深厚、土壤地力水平较高,土质疏松,而且种植区地块要排灌水良好,避免干旱和洪涝灾害情况的影响。

2优良品种的选择

品种是茄子高产质优的内在因素,好的品种无疑能达到高产质优的生产目标,但在选择品种时还要综合多种因素,比如自然环境条件、种植方式、抗病能力以及消费习惯等,通过这些条件的综合考量,来确定适合的品种。高产质优加适销对路,才能达到既高产又能高收的目标。

3培育壮苗

3.1适宜播期

秋季无公害茄子的播种时期并不是固定的,要根据当地的7月平均气温来决定,一般如果7月的平均气温高,则可以适当晚播,气温低则就要适当早播。基本7月平均温度在16℃~18℃的地区,则可以在5月10~17日这个时间播种,7月的平均气温每高2℃,则可以适当延后一周或十天播种,适时早播是促进茄子正常生长的必要方法。

3.2整床播种

苗床的土壤对于茄苗来讲十分重要,决定茄苗的健康成长,要求4年以上未种过马铃薯、茄果类作物,播种前要施足底肥,一般以腐熟农家肥为宜,在施用时要注意先撒上一层草木灰,同时在播种的时候把种子用百菌清加泥土混合进行拌种,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播种后盖土轻压实后,再用遮阳网或搭遮荫棚进行遮阴,保持土壤的墒情,利于出苗。

3.3加强苗期管理

在苗期要注意苗的生长情况,及时进行间苗,把一些过密苗、过弱苗尽早除去,留下一些长势良好,苗高整齐,粗壮健康的苗。另外,在苗期基本处在雨水较多的季节,空气湿度较大,这时要做好猝倒病、立枯病的预防,视土壤情况择情浇水,不可过多,发现病苗要立即拔除,同时撒草木灰进行控制病害扩展。同时也要注意肥料供应不要过多,避免秧苗的徒长。一般定植苗需要苗龄35~40天,在晴天傍晚或阴天进行定植,保证成活率。

4施肥管理

茄子的整个采收期比较长,所以需要较多的养分供应才能满足植株生长及结实的需要,加上茄子的根系再生能力不是很强,所以在施肥方面一定要注意科学合理。基肥要重视深施,可以结合整进同时进行,以农家肥为主,亩用量在2500~3500公斤,施用前一定要经过腐熟后再施用,施用方法可以采用穴施或沟施,也可以采用复合肥料进行施加,复合肥50公斤/亩或磷酸二铵30公斤/亩,草木灰50公斤/亩,但要注意不要使用城市垃圾作为肥料施加。

在整个生长期内,除了重视底肥外,还要根据地力情况及茄子的长势适当追施肥料,施用标准氮肥不能超过20公斤/亩。定植成活后施1次腐熟清淡人畜粪尿;当根茄樱桃大时,施第2次肥,用20%人畜粪水或施尿素6~8公斤/亩,硫酸钾7公斤/亩左右;当对茄5~8厘米长时,重施第3次肥,用30%人畜粪水或尿素8~10公斤/亩;对茄采收后,追施第4次肥,用30%人粪尿或施6~8公斤/亩尿素;结果后期可视生长情况,用人畜粪尿追施1次,或用磷酸二氢钾600倍液喷施1~2次,以促进后期旺长不衰。

5大田管理

5.1适当摘叶

当茄子秧苗长到封行后,要及时进行摘叶,把一些老叶、黄叶、病叶、虫伤叶摘除,这样一方面能减少养分的供应,同时也能增加通风透光性,另一方面也能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5.2中耕培土

中耕的目的是了为疏松土壤,增加土壤的透性,促进根部的发育,同时合理的中耕对于土壤的理化特性有所改善,起到保温保墒的作用,也能破坏一些地下害虫的生活环境,起到灭虫和除草的作用。早期中耕要深一些,后期要浅一点,一般茄苗达到40厘米高时,要进行适当的培土,起到稳固根系的作用,防止倒伏现象产生。

5.3灌溉与排水

充足的水分供应是保证秋茄子高产的关键,但茄子又是十分怕涝的,在伏旱期,秋茄子已经结实,叶片较大蒸发快,而且果实发育也需要大量水分,所以要及时浇水以满足果实的增长需要,但是这时如果降雨过多,很容易导致茄地积水,一定要及时清理厢沟,做好排水工作,避免田间湿度过大而导致病虫害的发生。

6综合防治病虫害

6.1农业综合防治

进行种子消毒:用多菌灵500倍液浸种2小时,也可用55℃左右的2000倍托布津溶液浸种6~8小时,用清水搓洗干净,晾干,或用80%的福美双拌种(用量占种子量0.2%)。

品种选择:选用抗病品种,与非茄科作物实行3~5年轮作。

深翻土地,加强管理:注意开沟排水,及时中耕、除草、培土,合理施肥、浇水,防止盛果期植株旺长;及时摘除老叶,病虫叶、过密叶和烂茄子,及时处理病残株,做好田园清洁,减少病虫源。

6.2药剂防治

适时适量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抓住关键时期防治,尽量减少农药使用量及次数。根据发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药剂防治,如常见绵疫病及褐纹病、黄萎病、茄黄斑螟、茶黄螨等病虫害,在防治时一定要分情病情和种类,用药时要注意按照说明进行操作,在药量和次数上进行科学操作,如用药不当,不仅达不到防治效果,而且还会造成浪费。

作者简介:尹立芹,大专学历,莘县大王寨农技站,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农技推广。

猜你喜欢

茄子栽培品种
油麦菜栽培要点
茄子
品种选育彩版
自然栽培的味道
种什么品种好?
小捣蛋鬼
种什么品种好?
夏季苦瓜栽培
新陆早52号(硕丰165)品种简介
三七栽培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