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病虫害防治措施

2015-08-06张娟

吉林农业 2015年8期
关键词:防治病虫害玉米

摘要:玉米在粮食作物当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我国粮食作物当中玉米占有重要而且不可替代的作用。玉米病虫害的发生会影响玉米的产量及质量,给玉米的商品性带来影响。因此要想保证玉米的产量及质量,病虫害防治是关键。

关键词:玉米;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565.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15.053

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加快了我国农业的发展进程,科技的发展使得人们也意识到了科学种田的重要性。玉米作为我国四大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技术得到了百姓的关注,人们为了种好田,增加经济收入,在学习种植技术上也在不断努力。其中玉米的病虫害防治就是玉米种植技术当中的关键环节,做好玉米病虫害防治工作有利于玉米的稳产、增收,也是科学种田的关键。

1玉米常见病害防治方法

玉米常见的病害种类很多,但是就最为常见和危害性较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玉米大斑病,二是玉米纹枯病,三是玉米穗粒腐病。笔者分别从这几种病害的症状识别入手,而后总结了防治对策。

1.1玉米大斑病

1.1.1症状识别 玉米大斑病是玉米比较常见的病害之一,危害性大,分布范围也较广。该病在东北地区、华北地区时有发生。依病情蔓延程度可造成不同程度玉米减产,减产甚至可达50%,要引起玉米种植户的重视。

该病症状是玉米叶片出现青灰色斑点,斑点呈水渍状,严重时斑点会向叶片两侧扩张,水渍状斑点逐渐变成长梭形,此时斑点长度可达5厘米以上,甚至达到10厘米。发病严重时斑点会越来越大,在严重时会出现很多病斑交叉在一起,形成一片不规则病斑,当病斑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叶片枯死。所以该病如果防治不及时很容易造成玉米植株发育不良,造成玉米减产。

1.1.2防治玉米大斑病 预防该病抗病品种是首选,同时建议实行轮作为宜,一定要避免连作,同时注意田间管理,平衡水肥。

建议发病初期可以喷洒农抗120水剂200倍液,一般需要连续喷施2次,病情严重喷施3次,每次间隔10天为宜。玉米心叶期到抽雄期发病也可用该药剂防治。

1.2玉米纹枯病

1.2.1症状识别 伴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扩大,该病迅速蔓延,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据有关资料记载,该病最早在1966年在我省就有报道,该病一旦发生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轻则减产10%,重则35%甚至更多,总之预防该病刻不容缓。

该病主要为害接近地面的茎秆和叶鞘,破坏玉米的疏导组织,逐渐导致茎秆,尤其是茎秆基部腐烂,一旦茎秆基部发生腐烂,水分和营养就很难输送到玉米植株,轻者影响了玉米植株发育和生长,重者如果防治不及时很容易造成玉米植株倒伏,直接造成减产。

1.2.2防治玉米纹枯病 选用抗病品种是关键,还要根据当地情况,总结往年哪些品种最容易发生纹枯病,避免选择这些品种。再者预防该病建议播种前对地块进行深翻处理,消灭病菌和虫卵。同时播种前还要做好晒种和药剂拌种工作。

药剂防治建议:发病初期喷洒1%井冈霉素0.5公斤对水200公斤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也可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农利灵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

1.3玉米穗粒腐病

1.3.1症状识别 该病主要为害玉米穗粒,这也是一种对玉米产量和质量都会造成严重威胁的病害,甚至可以说一旦发病将会直接降低农户收益。

该病还主要为害玉米穗,遭到侵害的玉米穗颜色发生变化,穗粒发霉,玉米穗表面看上去会有霉层,霉层颜色一般呈灰色、褐色或者黑色,伴随着病情的蔓延,最后可导致玉米穗腐烂。而且遭到该病害侵染的玉米穗还有一定的毒害作用,所以感染该病的玉米穗千万不要用来喂牲畜,以免牲畜中毒。

1.3.2防治玉米穗粒腐病 因地制宜的选取抗病毒能力强的品种是关键。另外要注意栽培管理,合理培肥,还要及时对发生过腐病的秸秆进行焚烧处理。药剂拌种也是预防该病的有效措施。

药剂防治建议:抽穗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重点喷果穗及下部茎叶,隔7天再喷1次。

2虫害防治

玉米较常见的虫害就是玉米螟、玉米蚜虫和粘虫,这几种虫害是最常见的也是对玉米危害较大的,如果不及时防治都会造成玉米减产或者影响玉米质量。

2.1玉米螟防治

预防该害虫要提前消灭那些越冬的虫卵,同时注意玉米的田间管理,提高玉米抗虫能力。

在玉米喇叭口期或抽雄初期飞机航化作业,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300毫升/公顷或2.5%敌杀死或5%来福灵225~300毫升/公顷叶面喷雾。

2.2蚜虫防治

玉米虫害综合防治,苗期用10%吡虫啉450毫升/公顷防治苗期害虫;喇叭口至抽雄初期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300毫升/公顷+10%吡虫啉400毫升/公顷或70%吡虫啉30克/公顷防治蚜虫。

2.3黏虫防治

预防该害虫要及时清理田间残留的玉米秸秆,同时注意玉米的田间管理。

2.5%高效氯氟氰菊酯40~80毫升/亩,5%高效氯氟氰菊酯12~18克/亩,20%辛硫灭多威乳油80~100克/亩,48%毒死蜱(乐斯本)乳油30~40毫升/亩,对水40~50公斤均匀喷雾。

3结语

防治玉米病虫害,建议还是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要做好预防工作,降低玉米发生病虫害的几率。如果一旦发病再及时使用药剂治疗,在不需要药剂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生物治疗等其他对植物和环境影响最小的方式,最好是绿色环保。如果一定要使用药剂,也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参考文献

[1] 赵永川. 浅析我区玉米病虫害的防治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 2014,(10) .

[2] 邹和菊. 玉米种植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技术[J]. 南方农业, 2014,(30) .

作者简介:张娟 ,大专学历,大安市乐胜乡农业站 ,农艺师, 研究方向:农业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防治病虫害玉米
收玉米啦!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我的玉米送给你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最饱满的玉米
梨病虫害防治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