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培训模式 注重培训质量

2015-08-06四平市阳光办

吉林农业 2015年8期
关键词:读本师资培育

四平市阳光办

为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有效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的问题,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四平市农广校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在辽河垦区组织开展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他们充分整合和利用现有资源,创新培育模式,注重培育质量和效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顺利推进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目前对遴选的50名学员已经完成5天的理论教学、10天的实践教学和市场考察,后续两年跟踪服务指导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创新师资选聘。一是精心选聘兼职教师。为有效利用业内师资资源,提升培育质量,他们聘请了12名专业水平高、实践教学能力强的专家为兼职教师,从更宽更广的角度和视野为学员讲授新理念、新技术。二是择优选配专职教师。在培训中除充分利用外部师资资源外,他们还充分发挥本校专职教师的独特教学优势,通过讲课大赛、优秀课件评比、投票举荐等方式,选配骨干教师担当班主任和培训教学任务。三是建立专兼教师师资库,壮大师资队伍,提升师资素质,为培育工作提供人才支撑。

——创新学员遴选。一是着力将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殖业大户等业主作为新型职业农民重点遴选对象。他们具有一定农业生产经营底子,可缩短培育周期,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突出。二是鼓励农村的能人好手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他们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创业激情,但缺乏的是引路人和致富思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为他们搭建了一座成就梦想的桥梁,使梦想的翅膀羽翼更丰满。三是吸收村组干部参与新型职业农民遴选。他们具有较好的政治素质、踏实肯干,对新事物接受快,在农民中有威望、可信赖,让他们作为招生员,可直接影响更多的农民参与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当中来。最终通过优中选优,从13个分场遴选出50人参加培训。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骨干成员23名、专业大户20名、家庭农场主7名。

——创新培训方式。一是委托辽河垦区农业局派出2名专职人员帮助遴选学员、组织学员、管理学员,协调沟通有关事宜,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开设固定课堂、空中课堂、流动课堂和田间课堂。通过理论授课与网络辅导、基地实训和市场考察将“四个课堂”融合并举,同时充分利用新型职业农民网、农广天地、惠农通等媒体资源传播动态信息、传送科技知识、传授致富技巧。这样既缓解了课堂教育的不足,也拓展了培训内容和方式,使培训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建立学员QQ群。强化学员间信息交流互联互通,为学员传递适时农业科技、交换致富信息提供平台,有效解决了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创新教材选编。一是根据培训需要,注重针对性和适用性,他们精选了《新型职业农民教育读本》、《农民专业合作社知识读本》、《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汇编》、《农产品市场营销知识读本》、《新农村政策法规知识读本》等5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系列丛书。二是农广校组织教师和有关专家自编了内容规范、通俗易懂的《玉米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技术》、《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等培训教材。培训期间免费向学员发放9种450本科技书籍。

——创新课程设置。一是科学合理设置理论课程。课程既涉及农业基础知识、主推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农业创业知识,也涉及有关政策法规、农产品质量安全和营销、绿色生态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等。在教学时采用多媒体教学,使用PPT、视频短片等教学方式,图文并茂,引经据典,生动直观,有效地激发了学员学习兴趣,获学员点赞。二是根据培训对象产业特点和发展现状精选实习实训基地。先后组织学员赴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梨树县双亮农机植保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型国企奇瑞重工、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曙光牧业、康达农机、天元润土等15家涉农企业进行实习考察。学员们在考察实习中通过现场示范、实际操作,掌握技术要领、了解操作规程,亲身感受现代农业发展气息,学习先进生产技术和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实现了技术和认识上质的飞跃。学员一致反映学到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明确了方向,收获颇丰。

(省阳光办 供稿)

猜你喜欢

读本师资培育
雏燕
新时代机关党建简明读本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中华家教》亲子读本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发展及创新思考
不断提高职教师资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