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龙侗寨 侗族大歌发源地
2015-08-06韩旭东
韩旭东
她名不见经传,她没有宏伟壮观、气势磅礴的“地坪花桥”,她也没有“中国第一侗寨”肇兴侗寨那样雄壮辉煌的鼓楼群。但是,她历来以悠扬婉转、清脆悦耳的侗族大歌为周边侗寨所熟知。她的歌声传遍贵州、广西、湖南等地的侗寨,最终享誉海内外。因此她被誉为“歌窝”、“歌海”……
三龙,原名三洞,是黎平县永从乡九龙村和中罗村的合称,距县城南约30公里,永从乡政府所在地7公里,海拔在500-800米之间,总面积54.2平方公里。三龙,侗名为“xamp”,汉译为“三洞”,意为“关拦”,文革期间改“洞”为“龙”,由是得名。
对于一般旅行者,到黎平,肇兴侗寨是一个非去不可的地方,而对于资深“驴友”,除了肇兴侗寨,还有个地方不得不去:三龙侗寨。去素有“侗乡第一寨”的肇兴侗寨除了看鼓楼、吃美食,最有意思的就是欣赏侗族大歌,然而要真正感受侗族大歌的魂,还是要去三龙侗寨,因为这里才是侗族大歌的发源地。
捡得完河边的石头
唱不完三龙的歌
侗族大歌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在1986年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上,侗族大歌被誉为“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解放前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侗族大歌就成了保留民族历史和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最重要的形式。侗家人自幼能歌善舞,三龙人尤是。三龙侗寨之所以被称为侗族大歌的发源地,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
据史料记载,明初,朝廷对侗族地区进行武装征服,推行“拨军下屯,拨民下寨”的“屯军”政策,插标占地,把侗、苗人民驱赶到穷乡僻壤,这激起了侗、苗人民更大规模的武斗反抗,一时风起云涌。明太祖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六月,终于爆发了以吴勉为首的武装起义,义军迅速发展到20万人,席卷湘黔桂边区广大地区,吴勉自称“剗平王”。《明实录·太祖洪武实录》卷176记载:“洪武十八年十月乙卯(1385年11月29日)征虏将军信国公汤和等进兵古州,分遣将士讨上黄诸洞,以计诱擒吴面儿(即吴勉),械送京师诛之,诸洞悉平,凡俘获九溪等处蛮僚四万余人。寻诏楚王桢还国,和等仍驻兵抚辑其民。”自此,此次起义前后历时约八年方平息。战乱给侗、苗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严重地破坏了他们的历史文化。
据传,明朝官兵视侗族人民为“化外之民”、“刁民”,把听不明白的侗族大歌和用汉字记侗音的歌书视为“鸟语”或“抗上之物”。因此,凡搜查到的歌书都统统烧掉,更不允许侗族人民聚众唱歌。为保全这些歌书不被烧毁并能代代相传,侗族歌师们将歌书交给一位名叫“四耶”的年轻歌师,委托他悄悄地挑往远离战乱的村寨传唱。四耶每到一寨都要教歌送书。当四耶挑着歌书来到三龙的萨吉寨(今三龙中寨)时,正逢天下大雨,雨水把部分歌书淋湿了。当他走上那陡峭的岩山时,沉重的歌书压断了扁担,歌书掉进滚滚洪流之中,后被三龙寨上一位名叫“强巳”的年轻人撒网罩得一箱歌书,侗歌因此得以流传至今。这就是著名的“侗歌扁担断三龙”的传说,后被侗家人编成歌谣《四耶挑歌传四方》四处传唱:
四耶挑歌到顺洞
传歌到佳所
传到三龙萨吉寨脚
断了挑歌的扁担
歌箱掉下河里随浪漂
有位青年撒网沿河上
网住歌篓和歌箱
打开箱子翻书看
还有三成干
干的拿进胸兜
湿的随浪漂流
只剩三成礼俗歌
九成大歌传给大家唱
……
其实传说的后半部分还有另外一个版本:
据说被雨水淋湿的歌谱把扁担压断了,歌谱撒了一地,正巧被路过的萨吉寨歌师龙转嫩碰见,他既激动又深感惋惜,便急忙帮四耶歌师收拾歌谱,并邀他回家热情款待,四耶十分感动。龙转嫩本是爱歌如命之人,便拜四耶为师学习侗歌。因为龙转嫩心地纯朴,且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四耶认为把歌和歌谱传给这样的人放心,即使歌谱被官军搜查走并烧掉,侗歌的精华也不会失传,所以就把全部的歌谱留在了萨吉寨龙转嫩歌师的手里。从此,四耶和龙转嫩师徒二人长期一起切磋技艺,并在前人的基础上编创了“嘎老”——大歌,即现在被广为传唱的侗族大歌。
这两个版本大同小异,虽说是传说,但龙转嫩歌师确有其人,其坟墓至今完好无损地保存在九龙寨的山腰上。侗家人也视四耶和龙转嫩为侗族大歌的“登嘎老”(师祖)。
从此三龙人得到很多好歌,侗家人就把三龙称为“断歌担”,即挑歌断了扁担的地方。如今三龙人个个都爱唱歌,人人都会唱歌,所以侗家人又给三龙送个“歌窝”的美名,且普遍认为三龙是“斗嘎”(侗族大歌的发祥地)。
三龙侗歌发展到今天,共有二十余种,成为侗歌最全的地方,涵盖了生活的各个方面。归纳起来有八大类,即古歌、叙事歌、劝世歌、礼俗歌、抒情歌、骂俏歌、哭歌、儿歌等,这些歌种灵活运用在吃相思、婚嫁、青年男女对歌、讨猫饭、窃棉絮等诸多习俗活动和传统节日中。所以侗族民间流传一句广为人知的话:“捡得完河边的石头,唱不完三龙的歌”。
原汁原味的民俗风情
相对其他侗寨,三龙侗寨商业化发展较缓慢,乡村民俗文化保存得比较好,属于自然发展状态。因此像祭萨、月也、鼓楼对歌、行歌坐月、姑嫂偷棉被等民俗都比较原汁原味。
祭萨是侗家人最重要的民俗活动。
“萨岁”(意为“至高无上的始祖母”)是侗族最敬仰的祖先。祭萨分为春秋二祭,春祭一般在农历正月上旬,意为请求“萨”保佑侗人在新的一年里人畜兴旺,五谷丰登;秋祭一般在新谷初黄时节,意为答谢“萨”的保佑,庆祝全寨人丁安泰。
当天,寨里各家各户从家里拿一块猪肉或一条腊鱼到寨中鼓楼,放到一口大锅里,由指定的几名老人将肉煮熟,然后“管萨”(代表全寨祭萨的人)将煮好的肉和备好的酒先拿去“祭萨”,唱祭萨词。祭萨结束后,有人会把这些鱼、肉切成片分给小孩吃,这就是“赖难萨”,侗家人认为吃了这些肉可以保平安。
祭萨不仅是一种祭祀活动,也是当地的一种娱乐活动。举行完祭萨仪式,就是侗家人举寨欢腾的时候。少不了的就是歌舞表演,既唱歌颂萨岁恩德、祈求她护佑赐福的耶歌,也唱缅怀祖先迁徒和创业的侗款;既有叹妇女身世的琵琶歌,也有婉转缠绵的情歌;既有摹拟十二道农活的春牛舞,还有震天动地的芦笙舞……除了歌舞表演,侗族妇女们还会当众比试纺纱、织布、染布的手艺。最后各家各户会从祭坛把火种取回家去,象征“萨岁”点燃的薪火永不熄灭。
“月也”是侗家人最重要的社交形式。
其时,一个村寨男女老幼皆着节日盛装,带着歌队、芦笙队和戏班子一同前往另一个村寨做客,主寨以酒肉款待,宾主白天唱侗戏、赛芦笙,晚上对唱侗歌,欢度三至五日方散。离别时,主寨还要以猪羊馈赠。视收成情况,次年或若干年后,此寨再到彼寨回访。“月也”只在秋收后或春节期间进行,以示庆贺丰收,欢度节庆,同时还不误农时。
“月也”内容颇多,主要有以下七种:“月也戏”,即以唱侗戏为主,同时开展多种民间文化交流;“月也赶棉”,以唱侗族大歌、踩堂歌、青年男女唱情歌为主要内容;“月也暇”,在春社赶社时,接别寨姑娘集体做客,白天踩堂对歌,晚上行歌会月;“月也左楼”,甲寨新建鼓楼落成典礼,乙寨男女老少倾寨来贺;“月也鼎”,也叫姑娘罗汉客,就是侗家人寨与寨、姓与姓之间相亲定亲的时节;“月也轮”,一般在甲戌节,中秋节举行,以宾主两寨赛芦笙为主;“月也敬”,意为帮助主寨敬客,当两个寨子正在进行“月也”时,第三寨便给主寨送来信贴,主寨接到贴子并经寨老商议同意后,可以过来“敬也”。
“鼓楼对歌”是侗族最主要的对歌形式,鼓楼也是其演唱大歌的主要场所。
侗族“请姑娘”、“吃相思”等,客主双方歌队都要在鼓楼对歌。如果客人来的是女歌队,主人则以男歌队与之对唱,反之亦然;如果客人男女歌队都来,则客方女歌队优先与主方男歌队对歌。
鼓楼对歌程序复杂,且各式分明。客方到寨,主方先让其到鼓楼坐定,客主双方互致问候歌,唱完后,主人才把客人请到家中吃饭。饭后,双方再次在鼓楼对歌,这时对歌才入正题——对唱大歌。鼓楼对歌时先要唱主人村寨祖先的歌种,然后才唱其它大歌。对唱大歌往往要通宵达旦,甚至连续几天。鼓楼对歌主要是唱大歌,但并不是全部的内容。双方对唱大歌时,不时穿插其它歌种,以活跃气氛。最后一天,对歌则以互相夸赞为主,临别的时候还要唱惜别歌。
“行歌坐月”,又称“行歌坐夜”、“坐妹”,侗语称“鸟蓊”,有的地方又称作“玩山”或“走寨”。是侗族青年男女交际、恋爱的主要形式。青年男女在劳动之余,三五成群,相约在坡上、树下对唱情歌。走寨又称走姑娘,盛行于侗族地区南部。姑娘们结伴在屋中纺纱、做针线,客寨青年男子携带乐器前来伴奏对唱。通过对歌互相倾吐爱情,情深时,男女“换记”(送礼物)定情,约为夫妻。
“姑嫂偷棉被”是三龙侗寨最具特色的民俗了。
在三龙,姑娘出嫁后不久,嫂嫂为请其回娘家,就悄悄到姑爷家,将姑娘的新婚棉被偷偷抱一床回娘家。当姑娘发现棉被被盗,就知道是怎么回事,马上纠结族中所有妯娌,陪她回娘家“兴歌问罪”找棉被。当姑娘一伙回娘家时,娘家族中的嫂嫂们早已列歌队严阵以待。这阵势,姑娘方妯娌们用唱歌来追问,嫂嫂方则用唱歌给予否认,你来我往,一场歌战就此拉开。此时,歌声、笑声、戏闹声随着袅袅炊烟飘荡在绿水青山间的侗寨上空。这样的歌战,一般要持续三到七天。当姑娘和妯娌们回家时,嫂嫂们就将“偷来”的棉被换上新被面奉还,并且将自己最好的刺绣、侗锦作为赠礼。
古朴的鼓楼和山棚文化
侗寨多依山傍水,三龙也不例外。三龙背靠大山,三龙溪绕寨而过,如玉带缠腰,平添了几分秀丽。这里民居都以杉木吊脚楼为主。侗家人以鼓楼为中心,按房族划片居住。鼓楼、花桥、凉亭、寨门是这里建筑艺术的标志。
鼓楼,侗语叫“堂卡”或“堂瓦”,全系木质结构,以杉木凿榷衔接,不用一钉一铆。鼓楼分多柱和独柱两类:多柱即四根主柱十二根衬柱;独柱即由一根中柱支撑,直立于鼓楼中央,直伸顶端,底层四根衬柱。其顶层置放齐心鼓,故称为鼓楼。鼓楼是由侗族的能工巧匠自行设计,没有图纸,数百根梁、柱、仿的尽寸全凭心中盘算。楼体上下吻合,采用柱杆原理,层层支撑而上,令人称奇。
三龙鼓楼与肇兴等地的鼓楼结构上略有不同:肇兴鼓楼从第一层到顶层的楼角多为四角,而三龙鼓楼则为四至八角;肇兴鼓楼多为尖顶,三龙鼓楼则以屋檐式居多;肇兴鼓楼多以雕龙画凤、花草鸟兽装饰等色彩艳丽取胜,三龙鼓楼则多为无漆木质本色,无任何雕作,任其自然,尽显朴素大方。
虽然三龙的鼓楼六十年代被当做封建迷信的东西烧了一部分,已没了原来的气势,令人惋惜,但也别有一番情致,值得观瞻。现在,火烧的痕迹依然历历在目,算是那个特殊时代的一个见证。
值得体验的还有三龙的“山棚文化”。侗家人为方便劳作,在农田附近兴建一座小房子,名曰山棚。山棚第一层养禽畜,第二层住人,周围还种起果树鲜花,备上必要的生活用品,人们可以在这里无忧无虑地生活,从而形成侗家人特有的田园文化。放下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在这里小住几天,放空自己的灵魂。
“四耶凉亭”也是三龙十分重要的建筑,是侗家人为纪念歌祖四耶而建。每年大年初一,三龙德高望重的老者都要率其房族中歌师来这里“祭四耶”,唱四耶留下来的大歌。
虽然现在三龙兴建了一些砖瓦房,让人感觉很是突兀,但并没有完全破坏整个寨子的原始气氛。只是希望三龙人能处理好现代化与保留自身独特性的关系,给自己也给世人留下这个文化瑰宝。
黑糯米饭、田间烤鱼和“百草汤”
三龙侗寨有“无歌不席”的传统,一般待客之道是“歌宴为主,酒宴次之”,但是三龙的酒宴也不含糊。酒宴上鸡、鸭、鱼、血红、牛瘪、腌鱼、烧鱼、血辣酱是待客的必备菜肴。侗家人主食是大米,家常菜以酸辣为主,清淡辅之。几乎家家自备腌鱼、腌肉、腌沼,这里的牛瘪羊瘪很是出名。这些都是地道的原生态无污染食品。
牛瘪羊瘪,又被称为“百草汤”。食牛瘪羊瘪古已有之,据宋代朱铺著《溪蛮丛笑》记载:“牛羊肠脏,略洗摆羹,以飨食客,臭不可近,食之则大喜。”侗家牛瘪羊瘪的做法复杂:先将何首乌、葛根、绿豆、柴胡、党参、当归等中草药加入新鲜的青草中喂给将要宰杀的牛羊;喂食半小时后宰杀;然后将牛羊刚吃进胃还没有消化的中草药取出,放入锅内高温煎煮三十分钟;取出来用丝络多次去渣后备用;然后将新鲜的牛肉放在樟木砧板上切丝,切好后放入锅中,拌着生姜片爆炒二十分钟左右;牛肉炒熟后,将牛瘪倒入,添入盐、味精、五香等佐料即可。牛瘪羊瘪味道微苦,但清凉爽口。食之,整晚口留余香,且有健胃消食、清热解毒之功效,是三龙侗家人的待客佳品。
还值得一提的是三龙的烤鱼。三龙人素有在田间养鱼的习惯。每到金秋收获的季节,侗家人家家包着糯米饭,带上食盐、辣椒到田间去折禾。每到饭点,就在田边燃起一堆堆篝火,再提来一笼笼正宗的原生态稻田鲤鱼。把鱼剖洗去鳞后,用树枝穿上,在篝火上翻烤,直到烤炙得滋滋作响,转色变黄,香味四溢后,再洒上适量的盐、花椒、辣椒、萝卜菜、韭菜以及野菜作佐料拌匀。其色金黄喜人,其香扑鼻诱人,其味鲜嫩可人,且其吃法新颖别致,饶有风味。
“四月八来见绿秧,背着黑饭踏田坎;春风吹开葫芦盖,隔田十亩扑鼻香。”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是侗家人的“黑饭节”。这一天,三龙人每家每户要吃“黑糯米饭”。
“黑饭节”来源于一则传说:北宋名将杨文广被害入狱,其妹每天为其送饭菜,但都被狱卒抢吃。于是其妹用杨桐叶将糯米做成黑饭,狱卒见之,以为很脏,便不再抢。杨文广每天能吃饱,体力很快恢复,于约定的四月初八挣脱锁链,与妹妹带领的侗寨人里应外合,成功越狱。后杨文广奋战疆场,洗脱了罪名。此后,杨姓人家每年四月初八都要做黑米饭来纪念这次胜利。民间流传吃了杨家的黑米饭便会力气倍增,于是直到现在,每逢“黑饭节”都有很多人特地到杨姓人家讨点黑米饭给自家的孩子吃。
以前,“黑饭节”只是杨姓人家的节日,后来发展到湘黔桂地区的侗、苗、瑶族都过起黑饭节。
黑糯米饭的制作方法十分讲究:初六、七这两天,侗家人从山上采来杨桐树的嫩叶,用水洗净后放入碓臼捣烂,把捣烂的嫩叶泡在一大桶井水中,第二天,这桶水就变得墨黑。再用纱布滤去碎叶后,将糯米倒入如墨的水中浸泡,待糯米泡胀、且变得乌黑发亮后,用筲箕将糯米沥干上甑蒸熟,喷香的黑米饭便做成了。杨桐叶本是中草药,其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健脾补肾的功效,做出的黑糯米饭油光透亮,蕴涵着一股淡淡的草药清香味,十分诱人。
三龙,这个坐落在大西南深山中的弹丸之地,这个翻开地图都很难找到的地方,千百年来侗家人在这里“自娱自乐”,谁曾想她的歌声竟穿透云霄,飘洒在大江南北。对于一个普通的旅行者来说,无法像学者那样去研究她的民族学和人类学的深意,而我们只有在繁重的工作之余,约数好友、背上背包,坐车穿过崇山峻岭来到这个侗族大歌的发源地,听嘹亮热情的侗族大歌、感受火热奔放的“月也”、观瞻古朴大方的鼓楼、品尝香味可口烤鱼黑饭……人生便多了一种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