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职业中学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2015-08-06刘爱萍

魅力中国 2015年32期
关键词:文化课中职语文

刘爱萍

摘要:职业教育教学担负着文化基础和专业技能的双重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有着较为特殊的现实意义。中职语文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遵循职业教育和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学生成功就业,以及后续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现阶段职业中学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几乎成了职中各科教师面临的普遍问题,具体到语文学科,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就此,我们需要积极探讨解决此问题。

关键词:重要性;获得兴趣

一、中职语文学习兴趣对学生学习的意义

我国教育家孔子就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使学生能持之以恒地学习的催化剂,没有兴趣就没有求知欲。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好知识的重要前提,是每位学生主动学习、思考、探索的内驱力。受招生的影响,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素质每况愈下,到了现在考不考都可入学,随时可入学的程度。中职生源素质低,语文基础差,对文化课的学习明显表现出厌倦的情绪,

因此语文课堂教学无所适从,上课听的人少,看课外书、睡觉的多,作业,特别是作文写的人少,不交的人多。其次,中职学生重专业课轻文化课。中职学生中普遍存在一种片面认识:语文、数学等文化课,学了也起不到什么作用,只要我们把专业课上好了,就不怕找不到工作了!再次,家长和学校不重视。不少家长认为中职学校没有必要学习语文等文化课,将学生送到中职学校就是让孩子学点技术,将来找一个饭碗。甚至有的家长把中职学校当成“托儿所”:让孩子在学校混大一点,多少学点东西,今后打工好找工作一点。中职学校领导也不重视基础文化课。他们随意削减基础文化课课时。语文教学课时严重不足,语文学科就成了可有可无的“豆芽”学科。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文化课能让学生学到点东西的动力只有兴趣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语文老师,没有了高考的升学压力,完全有较大的自由和空间、精力与能力,在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上刻苦钻研,不失时机的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变学生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热情生动的“我要学”,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产生联想,是学生将语文的学习变成自身的一种感悟,重在应用。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引导他们拓宽学习视野,丰富学习内涵,不仅有利于语文学习更好的联系生活,使学生的思维向课外延伸,能力和视野向课外发展,也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形成健全的人格,塔高语文教学质量。

三、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内动力

学习目的是学生通过学习行为所要达到的预想的结果或规定的目标,构成学习动机的主要心理成分。“当一个人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学习活动要达到的目标与意义,并以它来推动自己的学习时,这种学习目的就成为一种有力的动机。”这说明学习目的与学习动机有紧密的联系。中职学生多数缺乏明确的学习目的,对语文学习目的缺乏深刻的认识,没有长远的动机,更不能把语文学习的要求内化为自己的需要,不能形成比较稳定的认知内驱力,因而被迫应付学习,对成绩好坏毫不在乎,有的甚至抱“放弃”的态度。因而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得转变学生对语文学科看法,就得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首先,让学生明白学习语文的重要性。中职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是最要的交际工具。”从中可以看出学习语文的目的就是掌握这个交际工具。每年新生进来,第一堂语文课,不要急于上新课文。先让学生畅谈语文在实际生活中的用途——哪些地方要用到语文知识:交际中的对话、工作中阅读文件、书写应用文等都需要语文知识。在畅谈中,让学生明白:工作与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处处需要用语文。学好语文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语文作为母语,

通达各个学科。语文教学的任务包括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其中包括字、词、句、篇章、语法、修辞、逻辑和听、说、读、写等,而其他任何一门学科都依赖于这些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一些学生在专业学习中之所以常常不理解、甚至错误地理解学内容,就是因为缺乏语文知识。其次,语文是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将来从事工作和继续学习的需要。大纲关于语文课程的任务的论述: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 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现今时代,无论作什么工作,从事什么职业,都要求具备扎实的语文知识和灵活的运用能力。要当一名工程师吗?如果连工程图的说明书都写不通,论文都看不懂,那么就根本胜任不了工作的最基本的要求。就说当一个农民吧,假若你看不懂化肥使用说明,也不会了解农业生产信息和市场需要,那么你就会到处碰壁,一事无成。语文基础差将会给自己的生活与工作带来不便甚至损失。

四、通过营造课堂教学气氛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要对他自己所做的事情感兴趣,他就会对他自己所做的事情产生热情,这种热情就会变成驱使自己的动力,从而就会以积极的心态完成它。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是我们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只有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把学生调动起来,学生的巨大能量就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巧妙导入教学,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很好地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沿着老师的思路,进一步去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清。通过这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渴求知识的欲望就更加强烈了。很多学生认为学好专业课就可以了,文化课并不重要,这让他们自身就忽略了学好文化课的重要性,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他们的整体素质。

总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兴趣又是一种巨大的激励学生的内在力量。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缩短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现实视野,满足学生获得情感体验的基本要求,是语文教学更富有趣味性、知识性。学生将在兴趣中学习语文,掌握语文知识,将语文运用于实践。

参考文献:

[1]欧晓芬;;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J];考试周刊;2010年03期

[2]杨红梅;;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重庆卷)[C];2010年

[3]史姝莉;;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甘肃教育;2006年15期

猜你喜欢

文化课中职语文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合理安排训练 树立学习榜样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艺考生如何“逆袭”
艺考生不能轻视文化课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职业教育文化课教学阵地不容"失守"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