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校园文明礼仪的规范教育
2015-08-06孙亚玲何旭
孙亚玲 何旭
摘要:礼仪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也是一个人生存、交往的基础。目前青少年犯罪率逐年上升的趋势已引起国内外教育界的重视,对学生实施礼仪教育已成为他们的共识,可见对小学生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学生;文明
一、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的教育的意义
(一)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的教育有利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扬
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也都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对中、小学生还要注意进行伦理道德以及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把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同积极学习世界上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结合起来。”我国有着丰富而宝贵的礼仪文化遗产,对学生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有益于弘扬我国优秀的礼仪文化传统,是落实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途径。
(二)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国的教育方针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今天的中小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他们必须成为全面发展的新人。通过对小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教会他们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培养他们乐观、豁达、健康的心理素质,引导他们学会尊重别人,培养善于合作、热心参与、善于交往的能力,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更好地发挥才能,拥有更多的成功机会奠定基础。
(三)文明礼仪教育是学校德育的具体途径和载体
礼仪属于德育范畴,属于道德体系中社会公德的范畴,教会人们在规范自身行为的同时,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小学生的可塑性较强,对小学生实施礼仪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所以说,礼仪教育是小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的德育,是实实在在的精神文明建设,是学校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好的方法途径。学校也要组织类似的活动,比如说我校组建礼仪队,经常培训,带动全校學礼仪,懂礼仪。开设校本课程,定期开展小学生文明行为调查问卷,进行心理疏导。同时礼仪教育也是对学校德育内容的完善补充。但目前受到家庭文化礼仪素质偏低,多数家长及学校都偏重知识学习和传授的大气候的影响,出现了德育的薄弱偏差问题,也就出现了受教育者在人生成长过程中人格、道德素质不完善的问题。如今,将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摆到一个重要的位置上来,是对受教育者在思想、道德、心理、艺术等方面教育的完善与补充,是提高德育教育时效性的有效途径,对构建和谐社会也起着积极的作用。
二、学生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养成
我们将会把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作为学校的特色教育,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究:
(一)学生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现状调查及成因分析的探究
一方面,家长的文化素质和文明礼仪素质偏低,在学生的最初教育和环境上都没有较好的基础。很多家庭生活条件好了,子女较少,吃穿方面比较优越,造就学生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比较严重,不懂得尊重他人,我行我素,对一些基本礼仪缺乏。大部分家长也只是在经济上“疼爱”子女,只重视子女的学习成绩、人身安全,忽视了礼仪方面的教育。形成不利于学生正确认识礼仪规范的重要性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另一方面,学校过于重视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往往以考试分数的高低来衡量教学的成败和评定学生的好坏,而忽略了或者不重视学生品德修养的塑造。
(二)确立适合小学生礼仪教育的教育内容
现代礼仪教育的内容按照适应的范围分为学校礼仪、亲情礼仪、餐饮礼仪、通讯礼仪等。每个部分又可以分解成若干个方面,每个方面又有明晰具体的要求,这样完整的体系可以覆盖学生学习、生活、社交等各个方面。如,学校的礼仪可包括课堂礼仪、课间礼仪、集会礼仪、仪表礼仪、仪典礼仪等。我们将会吸取中华民族礼仪中的优秀文化元素,汲取他人之长,结合本地实际,确定适合于当代小学生学习的基本的文明礼仪教育内容。
(三)小学生礼仪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途径和方法的研究
礼仪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要从培养学生认识、情感、意志三方面入手,促使学生礼仪行为习惯的养成。也就是说礼仪规范认识的培养、礼仪道德情感的培养、礼仪行为意志的培养。要让学生不仅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更要知道怎样去做,最终内化为自己的言行,养成习惯,形成品质。开展活动,培育文明礼仪。.学唱文明礼仪歌。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我校的文明礼仪校本教材编成了学生喜闻乐见的儿歌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文明礼仪的相关知识。开展全校范围内的文明礼仪手抄报比赛。他们利用课余时间,从主题选定到排版设计,从板面美化到整体效果,学生都经过了仔细思考,认真搜集,每一件作品都精心设计、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多彩。开展文明礼仪知识竞赛。文明礼仪知识竞赛活动是以《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所包含的学生礼仪、个人礼仪、公共礼仪、社交礼仪等文明礼仪常识为主要内容,通过必答和抢答及风险题测试等形式进行。开展了文明礼仪伴我行演讲比赛。演讲内容要求围绕“爱在文明,美在礼仪”的主题展开。体裁不限,主题鲜明、观点明确、文字简洁,具有较强的创新性、严肃性和时代感。表达形式多样,参赛选手从各种角度叙述文明礼仪对个人、对校园、对社会的重要作用。全校开展“十个一”评选活动。要求每个班级开一次“文明礼仪”的主题班队会,开展一次与“文明礼仪”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组织一次“班级文明礼仪演讲比赛”,制订一份有班级特色的文明礼仪“倡议书”,讲一个礼仪故事,发现身边的一首礼仪榜样,编一首礼仪歌谣,在校园提醒一次不文明行为,改掉自身的一个不文明行为习惯。
总之,礼仪是一个人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是做人的基本要求。青少年学生应加强礼仪教育,培养小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内在优秀素质,外在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