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015-08-06何淑艳

魅力中国 2015年30期
关键词:数位小数点教材

何淑艳

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学好数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它和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功能具有同等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这样的问题---很多同学不会解答应用题,其实主要原因就是读不懂题意,不会分析因果关系。这种现象就是数学教学中阅读能力缺失造成的。

不会阅读数学问题,在低年级显得尤为突出,其实,不是学生不动脑筋,而是学生没有教好的数学阅读能力。那么,怎样培养孩子的数学阅读能力呢?不妨把我的做法说出来和大家共同分享。

一、数学阅读能力培养要从学生一入学就做起。

现在的学生学前教育都比较超前,一般情况下,入学的孩子都能把汉语拼音拼读的比较流畅,所以,借助拼音阅读就成为了帮助孩子形成数学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学生一上学就开始有了数学作业。那么,作为教师和家长都不要从孩子上学的第一天就开始给他都读题,使孩子形成依赖的心理。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您可以把孩子的作业标题上都注上拼音,让孩子自己拼读出题目的要求,这样久而久之,不仅使孩子在数学中认识很多字,而且使孩子懂得了要解决数学问题必须读懂题目要求的道理,孩子就不会养成依赖的心理。最初培养数学阅读能力,老师和家长都会很辛苦,但是孩子这项能力形成以后,其自主学习能力很快就可以得到提高。那时,老师和家长多么惬意啊!孩子自己就可以解决问题了,我们也省去很多烦恼。

二、在教学中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小学数学教材像语文书一样被专家们编写得图文并茂,用提示性的语言引导孩子细心思考。即便是概念性的知识也通过提示性的启发语言引导出来。虽然说是数学课本,但却是字字都说明一定问题。所以,我在数学教学中重视学生阅读教材。我告诉学生:“书是最好的老师,你讀懂它,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举一反三的形式解决出来。”所以,在课堂上,我要求学生用多种形式阅读数学书,独立阅读,讨论式阅读……多种多样的方法调动了学生阅读数学教材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独立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

学生通过阅读数学教材找到了数学中的知识点,那么,教师在讲课时就觉得轻松多了,只讲同学们在阅读数学书时产生的问题和遗落的知识点就可以了。这样的做法有利于学生提高自学数学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数学知识的习惯。

三、在数学教学中与语文教学结合

任何一门教学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数学课本如果从语文教学的角度去解读,那么,就是一篇篇说明文。学生把这些特殊的“说明文”阅读明白,分析明白,那么,数学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渗透语文教学中“读”的思想和“读”的方法,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强化。这就是在数学教学中要达到的语文教学和数学教学的整合功能。

四、培养数学阅读能力的方法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数学阅读方法的指导,是学生掌握数学阅读方法和技巧的关键。经常进行数学方面的阅读训练,一定能提高理性的数学思维能力。我在实际教学中深刻钻研教材并根据教材内容,确定阅读内容、阅读方法,给予学生科学的、清晰的指导,我常用以下几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一)归类法

把一组学习材料划分成若干个小单元,进行梳理和归类,归纳出数学知识的基本规则、原理等,使知识整体的层次和结构一目了然,既利于深化理解又便于记忆。指导时,应从整体阅读、 句段分析、简缩概括等环节入手,着重引导学生有序、准确地获得文字所表达的意义,并把获得的意义用恰当 的语言概括地表达出来,即弄清“讲的是什么?怎样讲的?”

如,北师大版第8册中的“认识更大的数”一节中,教材通过给出“十进制数位顺序表”明确了“十进制计数法”的内容,交待了“十进制 计数法”必须遵守的规则。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通读这些文字,使之对 “十进制数位顺序表”表达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感知 。接着引导学生按计数单位和进率、数位和数位顺序、数的分级的顺序将 教材分层理解。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每一层的内容。这样,通过阅读并伴随一系列分析、 概括等思维活动,学生对“十进制计数法”便有了较为全面、准确的理解。

(二)推敲法

数学语言具有简练、严密、准确、抽象的特点,附加成分多是条件,如果忽略了,容易造成理解上的失误。 因此数学教材中概念、性质、法则、公式以及解题方法、操作步骤的表述,往往具有更 高的严密性和逻辑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前提下,对它们的遣词用字、表达方式进行反复地推敲,以帮助学生 逐步弄清结论成立的条件,准确把握结论的内涵。

如,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商不变。”学生阅读后,可从以下几方面引导他们进行推敲:(1)结论中的“同时”是什么含义? 去掉“同时”结论还 成立吗?(2)为什么要乘或除以“相同的数”? 如果同时乘或除以不相同的数会怎样?(3)零为什么要除外?这样紧扣结论,细琢磨、深推敲,不仅实 实在在地解决了学生心中的“为什么”,而且也使学生领悟了蕴含其中的阅读方法。

(三)联系法

数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的,新旧知识之间总保持着某种内在的一致性。这直接关系到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 阅读学习时,只有从知识系统的角度去把握新材料,融会贯通地深入思考, 才能避免片言只语的肤浅印象,减少思维的盲目性,真正理解教材所包含的严密的逻辑关系,从而提高理解的层次,增强解决问题的灵活性。

如,在学习小数的加、减法时,教材提示要让“小数点对齐”。为什么让“小数点对齐”?为此,引导学生联系已学过的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进行思考:整 数的加减法中“数位对齐”是什么含义?小数点左边、右边相邻的数位分别是谁?从而,使他们认识到“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的实质都是指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像这样融会贯通的阅读思考,不仅能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实质性的、非人为 的联系,加深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增强了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可以使学生实现从机械阅读到意义阅读的转化,真正提高阅读效果。

由此可见,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数学阅读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随之提高,他们才能真正成为会学数学的主人!

猜你喜欢

数位小数点教材
教材精读
认识数位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找规律巧解题
小数点移到哪去了
二年级万以内数的遮法和写法单元自测题
“数位”和“位数”讨论会
超级小数点
小数点流行病
小数点,快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