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三方支付新规粉碎了什么梦想

2015-08-06

南方周末 2015-08-06
关键词:金融业账户存款

金融业是经营风险的行业,是在风险和经营之间作出权衡,在中间关键的是两点:一是创新是不能抹杀的,是要鼓励的,二是风险是用来管理的,不是用来消灭的。

冉学东

金融创新是在收益和风险之间做出权衡。金融的风险管理,不仅仅是对行业风险的管理,也包括金融业垄断给全社会带来的风险。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对监管者而言,如何利用现有新兴技术对金融业变革带来的契机,值得深思,因为稍有不慎,可能就错失了百年不遇的良机。

2015年7月31日,央行发布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这个管理办法的实质性内容主要有两条,一条是“支付机构不得为金融机构,以及从事信贷、融资、理财、担保、货币兑换等金融业务其他机构开立支付账户”。

“支付机构应根据客户身份对同一客户开立的所有支付账户进行关联管理。个人客户拥有的综合类支付账户的,其所有支付账户的月付款交易(不包括支付账户向客户本人同名银行账户转账,下同)年累计应不超过20万元。个人客户仅拥有消费支付账户的,其所有支付账户的余额付款,交易年累计一个不超过10万元。超出限额的付款交易应通过客户的银行账户办理。”同时,规定每个客户的第三方支付账户每日累计金额不能超过5000元。

当你打不过对手的时候,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把对方的手脚捆住。以上规定让第三方支付从事的P2P资金托管业务的可能性破产,事实上废除了第三方支付的清算功能,所有清算只能通过央行设立的机构进行。这还意味着第三方支付不能拥有存款业务,最多20万,第三方支付只能是小额、消费的通道,大额的最挣钱的业务必须通过银行,存款的业务最终交给银行。

第三方支付做资金托管业务的核心问题是形成了存款业务,尽管资金存放在银行,但是以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名义存放的,按惯例利息归第三方所有,而且虚拟账户还可以给每个客户开子账户。子账户之间转账划款,不通过银行,在央行清算系统的视野之外,银行不能掌握这些资金的去向。

简单归纳,管理办法彻底粉碎了第三方支付机构银行化和银联化的梦想,从客观上巩固了商业银行的既得利益。

从目前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势头和前景看,其便捷的服务、低廉收费甚至免费、创新的模式,完整而高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尤其是其利用新技术在商业场景中的运用,极大便捷了互联网交易。客户、资金蜂拥而至,第三方支付机构如雨后春笋,央行也适时对第三方支付发放了官方牌照,但是在具体的业务开展方面,却出现了极大分歧。

这分歧表现为,一个是账户的存款功能,一个是账户的托管清算功能,这也是第三方支付公司在业务实践中顺应市场的趋势、客户的需求以及技术发展能力的需求而实现的。而这些功能的进一步拓展则侵害了既得利益,一个是商业银行系统,一个是以银联为代表的支付系统。

支付账户余额如果没有限制,事实上就成了银行,就是银行的存款。现在在金融机构的准入方面,门槛最高的还是银行。银行业务的核心基础是存款,而存款是资金市场配置的关键所在,因此银行牌照资源如此稀缺珍贵。

从现有的商业银行系统来看,依然是以国有银行为主,但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银行体系的资源配置功能却难如人意。国有银行把老百姓低廉的存款收集来之后贷给大型国有企业,后者形成了庞大的过剩产能,或者贷给房地产企业和地方政府,形成中国经济庞大的债务。这些成为威胁中国经济安全的毒瘤。

在此过程中,商业银行自身通过存贷利差,维持了高额利润暴利。如今在中国经济增速变慢的形势下,银行不良资产不断攀升,利润增速下滑。

可以这样说,在经济面临周期性下滑的情况下,中央高层一再进行除弊革新,希望实现万众创业和全民创新的新局面,为中国经济培养新的增长点。可是固有的金融体系,作为经济的心脏系统,对创新的动力和动机不足,创新基因也稀缺。

今年4月18日,李克强总理在工行召集23家商业银行负责人开会,四次敦促商业银行降费,帮助企业爬坡过坎。四个月过去了,效果寥寥。

如今,在经济下滑、中小企业哀鸿遍野的形势之下,是谁帮助了中小企业们融资?笔者觉得是新技术。第三方支付和P2P平台接连兴起,不仅仅方便了消费者,也方便了中小企业,但却动了商业银行的奶酪。

许多舆论对这次央行的管理办法叫好,认为控制了风险,因为银行业风险有较强的外部性,必须严格监管。这是笔者同意的,金融业在任何国家都是严格监管的,但是严格监管不等于管死,或者制造篱笆不让进来。

新技术在金融业运用的确带来了风险,但是新技术在金融业的应用也为金融业的风险控制带来了新手段。比如阿里金融创造的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方式,就利用客户经营信息进行风险评估,这是传统的金融业难以做到的。

如果监管层不利用技术创新的成果,不是去管理风险而是消灭风险,那就是背道而驰。金融业是经营风险的行业,是在风险和经营之间作出权衡,在中间关键的是两点:一是创新是不能抹杀的,是要鼓励的,二是风险是用来管理的,不是用来消灭的。

所以为了使金融市场不发生风险,就不要新技术或者把新技术的使用圈定在一个有限的范围,这是鸵鸟政策。

当中国经济周期性还在下滑中时,有一点需要厘清:落后的金融体系已经严重地影响到经济复苏和新经济增长点的培育。唯一的出路是对这个金融体系动大手术,而这个契机是互联网信息技术带来的。

可以这样说,中国经济目前在互联网信息技术运用方面是走在世界最前列的,甚至是自己有创新的,而P2P和第三方支付正是用这个新技术为中国老迈的金融体系带来了曙光。目前一系列的政策出台,是否让我们正在失去契机?

猜你喜欢

金融业账户存款
新形势下国内如何进一步开放金融业
如何切换Windows 10本地账户与微软账户
Windows10账户的删除、禁用与启用
29城居民人均存款排名:北上广人均存款超10万
五部门发布“十三五”金融业标准化发展规划
北京金融业享营改增红利
隆昌县联社:“开门红”增存75877万元
PYRAMID PAINS
上交所:将允许一人开设多个证券账户
投连险半月收益率红黑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