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区位商法的黑龙江垦区林业优势产业分析

2015-08-06陈思王宁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黑龙江垦区区位商优势产业

陈思,王宁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大庆 163319)

学者们利用区位商法对林业产业进行了较多的研究,研究地域也比较广泛,以已有研究为基础,利用区位商法对黑龙江垦区林业及其内部各业进行优势产业分析。

国外学者利用区位商分析法对涉及生态优势产业以及森林系统服务业进行了研究。Andrew Oftedal[1]等利用区位商法对明尼苏达州和爱荷华州东北部生态优势产业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个地区的生态优势产业均为生态旅游业,并对其生态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Xiang Niu[2]根据生态区位商(ELQ)法分析了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FESS)的质量,结果表明在未来几十年里中国的FESS 的价值会由于大规模造林而呈快速增加的趋势。

国内学者利用区位商分析方法对林业优势产业进行了较多的研究,研究范围既涉及到全国,又涉及到部分省份。杨为燕[3]运用区位商法分析了全国11个省的主要林业产业部门与江西省13 个主要林业产业部门的比较优势,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省相比其他省市具有8 个地方化优势林业产业部门和1 个二级林业主导产业部门,并对江西未来林业优势产业部门的选择提出了建议。张占贞[4]运用区位商系数法和产业集聚指数法分析了山东省林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并结合山东省林业产业集群发展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可通过编制林业产业集群总体规划来加快山东省林业产业集群度的发展。

学者们也使用区位商法对黑龙江省林业的产业优势进行了分析。李微等[5]依据区位商法,指出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中木材采运业和锯材木片加工业是林业优势产业,并对黑龙江国有林区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王玉芳等[6]采用区位商法测算了黑龙江省林业产业集群的聚集程度,研究结果表明该省林业产业优势地区为大兴安岭和伊春,优势产业为木制品的精深加工业和森林食品产业,未来发展应着重建设生态林业产业园区,构建林业各产业之间的生态循环型共生产业群落。学者们对黑龙江垦区林业也进行了较多研究。

学者们对黑龙江垦区的林业绩效与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于家傲等[7,11]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衡量黑龙江垦区林业绩效的指标进行了分析,通过模型运算结果对垦区9 个分局2005年林业绩效进行排名,并针对黑龙江垦区各区域林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深化垦区林业体制改革的对策与建议。郑力[8]采用文献综述法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黑龙江垦区林业如何依靠科技可持续经营、加强林业管理队伍建设、探索垦区林业多元化发展模式提出了意见及建议。

由上分析可知,区位商法被学者们广泛用于林业产业的分析,但是未见使用区位商法确定垦区林业内部优势产业的研究。

1 研究方法

由区位商计算公式与含义(张占贞与王兆君[9];杨清与崔学林[10])可知区位商值以1 为临界点,如果某产业的区位商值大于1,则该产业是优势产业,且区位商值越大,优势越明显[8]。

根据研究黑龙江垦区林业及计算其内部各业区位商的需要,对区位商公式中字母的含义重新解释如下:

E1—黑龙江垦区农林牧渔总产值;E2—黑龙江省农林牧渔总产值;

e1j—黑龙江垦区林业第j 产业产值;—黑龙江垦区林业总产值;

e2j—黑龙江省第一产业涉林产业第j 产业产值;—黑龙江省林业第一产业涉林产业总产值;Q1—黑龙江垦区林业区位商;Q1j—黑龙江垦区林业各业区位商;j=1,2,3(1=林木培育和种植;2=林产品采集;3=木材采运)。

黑龙江垦区林业区位商值与黑龙江垦区林业中各业(林木培育和种植、林产品采集与木材采运)的区位商值分别依据公式(1)与公式(2)计算。

2 数据来源与分析

2.1 数据来源说明

对表1 中的数据作如下说明:一是黑龙江垦区统计年鉴中的统计指标为“林业”总产值,包括林木培育和种植、林产品采集与林木采运。由于中国林业统计年鉴对黑龙江省林业产值的统计使用的是“第一产业涉林产业”总产值这一指标。两统计指标名称虽然不同,但是两者均是对林业第一产业产值进行统计,所以在分析时仍然采用原统计年鉴的指标名称。二是在中国林业统计年鉴中“黑龙江省第一产业中涉林产业总产值”中还包括花卉的种植、陆生野生动物繁育与利用、林业生产辅助服务这三项,而黑龙江垦区林业总产值并不包括上述3 个项目。为了与黑龙江垦区林业总产值统计口径的一致,故对“黑龙江林产品的采集”、“黑龙江林木的培育和种植”和“黑龙江省木材的采运”数据合计后再进行区位商值的计算。三是黑龙江垦区“林业总产值”的统计数据实际上仅指黑龙江垦区林业第一产业的产值,因为黑龙江垦区统计年鉴未对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中的涉林产业进行统计。四是黑龙江省“第一产业涉林产业总产值”依据中国林业统计年鉴中“各地区林业产业总产值”中的“黑龙江林产品的采集、黑龙江林木培育和种植、黑龙江省木材采运”数据汇总后获得,从而可与黑龙江垦区统计年鉴的统计口径一致。五是由于2003年起执行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统计年鉴中的农林牧渔业都新增加了农林牧渔服务业,林业中新增加了林木采伐。

以黑龙江省为参照,在研究年限内(见表1)黑龙江垦区林业的区位商值均小于0.25(见表1),不是黑龙江省广义农业的优势产业,但是黑龙江垦区林业的区位商值却表现出在波动中上升的趋势(见图1)。为此有必要探究黑龙江垦区林业区位商在波动中上升的原因,并分析黑龙江垦区林业中哪些产业为优势产业,可为黑龙江垦区调整林业产业内部结构以及制定发展林业优势产业的政策提供参考。

2.2 黑龙江垦区林业区位商分析

表1 2003~2012年黑龙江垦区与黑龙江省林业总产值及区位商值Table 1 Forestry output values and location quotient values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and Heilongjiang reclamation area from 2003 to 2012

图1 2003~2012年黑龙江垦区林业区位商值Fig.1 Location quotient values of forestry in Heilongjiang reclamation area from 2003 to 2012

2.3 黑龙江垦区林业各产业区位商分析

依据表2 与图2,对2003~2012年黑龙江垦区林业各业(林木种植培育业、木材竹材采运业、林产品采集业)的区位商值分析如下:

第一,在研究年限内,从黑龙江垦区林木培育和种植的区位商值,变化趋势看,Q11在2.16~3.41 之间(见表2),均值为2.93,这说明以黑龙江省为参照总体,从区位商指标来看林木培育和种植是黑龙江垦区林业中的优势产业(其区位商值大于1),在垦区林业中起主导作用;从垦区林业3 个构成产业的比较来看,林木培育和种植业的区位商值大于林产品采集与林木采运业的区位商值(见图2),在3 个林产业中居于主导地位。

第二,木材采运的区位商值均小于1(2012年除外,见表2),说明该产业不是垦区林业的主导优势产业;但是,从其区位商值的变化趋势来看,该值在波动中表现出了上升的趋势(见图2),这说明木材采运业在垦区林业中有发展为优势产业的趋势,并从2012年木材采运业的区位商值大于1 推测这一优势可能在2012年后出现。

第三,林产品采集的区位商值在2008年前一直在1 上下波动,而2009年后其区位商值下降较快,均低于0.4,可见林产品采集在垦区林业表现出地位下降的趋势。

表2 2003~2012年黑龙江垦区林业各产业区位商值Table 2 Location quotient values of three parts among forestry in Heilongjiang reclamation area from 2003 to 2012

图2 2003~2012年黑龙江垦区林业各业区位商值变化趋势Fig.2 Trend of location quotient values of three parts among forestry from 2003 to 2012 in Heilongjiang reclamation area

3 结论

从广义农业看,黑龙江垦区林业不是优势产业,但是产业地位有提高的趋势;从黑龙江垦区林业构成看,林木种植培育业是垦区林业的优势产业,木材采运业具有发展为优势产业的潜力,林产品采集业在垦区林业中的地位逐渐下降。

[1]Andrew O,Mae D.An Ecosystem Approach to Recreation Location Quotients[J].Forests,2011,2(4):993-1012.

[2]Niu X,Wang B,Pekka E Kauppi.Economical assessment of forest ecosystem services in China:Characteristics and implications[J].Ecological Complexity,2012(11):1-11.

[3]杨为燕.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主导产业识别-江西省的实证分析[J].林业经济,2008(7):47-49.

[4]张占贞,王兆君.山东省林业产业集群识别实证研究[J].林业经济,2010(7):90-94.

[5]李微,万志芳.黑龙江国有林区林业主导产业选择分析[J].林业经济,2009(2):66-73.

[6]王玉芳,江雪.基于区位商法的黑龙江省林业产业集群的测度[J].林业经济问题,2012,32(6):498-503.

[7]于家傲,贾利,李友华.黑龙江省垦区林业绩效评价及发展对策[J].中国林业经济,2008,89(2):4-8.

[8]郑力.黑龙江省农垦林业发展的对策研究[J].区域经济,2011(5):50-52.

[9]张占贞,王兆君.山东省林业产业集群识别实证研究[J].林业经济,2010(7):90-94.

[10]杨清,崔学林.基于区位商分析法的区域优势农业研究—以张掖市为例[J].甘肃科技,2013,29(5):1-4.

[11]王宁,杨学丽,齐瑛,等.黑龙江垦区生态林经营者低风险规避度原因分析[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3,25(4):78-82.

猜你喜欢

黑龙江垦区区位商优势产业
甘肃金塔县特色优势产业树品牌
培育优势产业集群 打造特色农业品牌
基于区位商的合肥市产业结构分析及主导产业选择
黑龙江垦区预计粮食总产421亿斤
黑龙江垦区预计粮食总产421亿斤
“一带一路”战略下绍兴传统优势产业的发展
文化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效应研究
基于区位商法的新疆现代农业产业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区域优势产业判别及发展对策研究——以陕西省为个案的研究
区位商视角下丽水市优势产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