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的价值实现与探索
2015-08-06王辉
文/王辉
高校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的价值实现与探索
文/王辉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人为本”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并成为社会发展革新过程中着力遵循的核心理念。在高校管理中,引进“以人为本”理念,既体现出了现代教育的价值,又彰显了教育“育人”的作用。本文从高校管理中的“主体建构”、“管理定位”及“发展决策”等方面探究“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管理中的价值实现。
关键词:高校管理;“以人为本”;价值
随着“以人为本”理念的提出,各行业在发展实践中,都积极对其加以研究落实,高校管理也不例外。高校传统管理模式中主张将“事”和“物”当做管理的重点和关键,对个体发展较少关注,以至于高校管理过于“标准化”、“雷同化”。基于“以人为本”新理念,借助高校教育改革契机,需要在高校管理中探索“以人为本”理念的实现途径。
一、“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管理定位中的价值
高校管理定位的落脚点就是高校文化,站在创新的高度看,高校管理定位是突破了高校具体空间限制的思维凝聚与升华[2]。与普通的企业文化相比,高校管理定位背后投射的是高校的理念及高校管理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特色。例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成为了清华大学的管理汇聚精华;而“允公允能”则是南开大学的管理及发展灵魂。
从这些管理定位中,不难看出,高校管理在评价指标上,已由之前的硬性约束演变为软性激励,软性激励正是认识到了学生群体在发展过程中的差异性。透过这些高校的管理定位,我们可能窥见“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管理中的身影。
二、“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管理主体建构中的价值
我国《高等教育法》中提出,要在高校中实行“民主化管理”,这里的民主化,从某种程度上讲,即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实际体现。高校管理主体建构中,包含了教育实施者、工作执行者、高校管理决策者及处于最下方的学生群体。在高校管理主体建构中,“以人为本”理念在各个主体部位都体现出其价值。
(一)在教育实施者管理中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价值
教育实施者也就是高校教师,其既担负了具体的教学任务,同时又是教育工作的研究者及实践者,具有传播高校理念、拓展学生专业知识的重要作用。在高校管理涉及到教师管理时,要认清教师管理的目的和方向,以服务为基本宗旨,尊重教师的地位和作用,通过贯彻“以人为本”理念,能够提升教师的教学内驱动力,使教师投身于教学实践中,促进自身素质能力及教学质量的双重提高。
(二)在高校工作执行者管理中融入“以人为本”理念的价值
高校管理者虽然具备了管理、决策及评价于一身的特征,但其重要职能还是发挥自身的协调指挥作用,在高校发展过程中要尊重并依靠高校工作执行者(职工)的地位[1]。高校职工在工作执行中服从于高校管理者,一方面与管理者形成了管理与服从的姿态,另一方面高校职工又是高校管理及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具有参与高校各类事务决策的权利,这正是“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职工管理中的价值体现。
(三)在高校学生管理中渗透“以人为本”理念的价值
学生是高校管理工作的构建主体,也是高校实现长远发展的动力保障。高校教育自身具备的教育目标也决定了学生应是高校管理的主体,高校管理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在管理中渗透“以人为本”理念,在彰显高校“育人”作用的同时,使学生在学习及行为方面更加自觉,以实现高校教育中提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三、“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发展决策中的价值
在教育学家看来,教育单位如涉及到决策制定和实施时,需要与各部门进行充分交流探讨,这里所说的“交流”及“探讨”,即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具象化[3]。一方面,高校在发展决策制定实施上,各方都具有自身的认识,秉持着各自的理念,需要有效沟通疏导;另一方面,作为高校管理的主体,教师、职工、学生有权参与发展决策。
(一)从发展决策参与角色中探寻“以人为本”理念的价值
高校发展决策主要集中于学校的教育发展问题,通过决策实施以期解决问题,而作为高校教育一线人员,教师、职工及学生对学校教育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在其发展趋向、问题发展程度范围等方面都有直接的认识和了解,因此,不同角色参与到发展决策中,在遵循了“以人为本”理念的基础上,能够使高校决策彰显实效化、科学化。
(二)从发展决策制定过程探寻“以人为本”理念的价值
高校发展决策在制定过程中,包含了决策指向、决策定位、决策参考及决策论证等几个方面,而通过研究证实,决策过程如过度采纳个人意见,容易使决策失于局限,因此,通过不同角色参与到高校决策制定过程,能够融合各方意见,避免决策发生较大的偏向。在高校发展决策制定过程中充分保障教师、职工、学生的参与权利,一方面包含了“以人为本”理念的有效运用,另一方面发展决策的科学公正,又是“以人为本”理念的价值体现。
(三)从发展决策的监督中探寻“以人为本”理念的价值
在传统的高校管理中,高校教育者(教师、职工)和受教育者(学生)都具有参与的权利,但管理决断权却集中在高校领导管理层。随着高校改革的深化,除了在高校发展决策的参与、制定环节更加公正,在发展决策的监督环节也逐渐形成了流动监督模式,能够使高校管理层在决策决断层面上更加透明,有效保障了其科学化、规范化程度。高校发展决策监督中的这种透明化、民主化氛围,正是“以人为本”理念价值的投射。
结语
总之,高校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的参与,是高校“育人”作用的客观要求,也是高校目标价值的实现途径。高校管理着要本着尊重“人”这一原则,将高校各项管理工作加以串联,使“以人为本”理念会在管理实践中得到更深层的挖掘,促进高校管理更加科学完善。
(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
参考文献:
[1]邓爱华.高校教育管理中如何“以人为本”[J].江苏高教,2013,( 5) : 130-131.
[2]潘越.基于以人为本的高校人性化管理及实施途径[J].教育与职业,2013,( 29) : 41-42.
[3]程涛.高校教育管理中如何实施以人为本的理念[J].北方文学(下旬刊),2014,( 4) : 182-183.
作者简介:王辉( 1977.07-),男,山东,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高校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 ( 2015) 08-019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