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龄前儿童思维开发中的作用

2015-08-06王婷婷

亚太教育 2015年24期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学龄前儿童

文/王婷婷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龄前儿童思维开发中的作用

文/王婷婷

摘要:儿童早期思维的发展对其未来思维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音乐教育对儿童思维的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包含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十分适合学龄前儿童的发展特点,为此,笔者在本文中就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学龄前儿童思维开发进行简要分析,以期给教育工作者改进工作以有益借鉴。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学龄前儿童;思维开发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概述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由伟大音乐家卡尔·奥尔夫创建的。奥尔夫音乐教育法主要是通过音乐对儿童的想象力、个性和情感等施加影响,注重动作、语言和音乐的融合,并结合舞蹈、语言和动作进行教学,进而达到培养儿童音乐才能的效果。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教”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学”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忽略了对儿童才能、个性的培养。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儿童才能、个性的培养,并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作为完成教学的必要途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实际操作中,以儿童为主,以教师为辅,意在培养他们的音乐自主能力和自身音乐个性。从实践反馈来讲,该教学方法通过激发儿童的积极参与性,减轻儿童学习中的负担和压力,能够有效吸引他们的学习注意力,激发儿童的创新能力,进而取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一种体系化的教学方法,其具有比较先进的教育方法和比较优越的教育理念,例如,体现其独特风格的原本性理念。从实践角度而言,其表现出原本性、综合性和创造性的特点,其特点会根据儿童的自身特点随时改变,具有很强的灵活性。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学龄前儿童的思维开发

1、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学龄前儿童形象思维的开发

形象思维在学龄前儿童的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也是这一阶段儿童的主要思维方式。儿童形象思维的发生主要依赖于事物在其头脑中形成的表象,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尤其侧重的是儿童的直观感受,它能够让儿童通过自主参与到学习中获得对客观事物最直接的体验,进而对这些感知的事物加以反映。在儿童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语言、动作、舞蹈等让儿童直观的感受客观事物,通过让儿童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使其直观的感受音乐中的各种形态,并使其能够做出正确反映,训练儿童的形象思维。也就是说,在学龄前儿童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借助音乐这一教学媒介,让儿童明白自己与周围事物之间的关系,使其逐步摆脱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加深对各类事物形象的认知。比如,教师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可以用不同的音乐来表现小白兔和大灰狼两个动物形象,在小白兔形象出现时采用柔和活泼的旋律作为背景音乐,在大灰狼形象出现时,教师可以用较为怪异的旋律来表现,并在教学中配合一定的动作,让儿童对小白兔和大灰狼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儿童的形象思维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较好的锻炼。

2、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学龄前儿童动作思维的开发

学龄前儿童动作思维的发生基础是儿童自身对客体的感知,为此,要开发学龄前儿童的动作思维,就应该针对儿童的反应能力、身体敏感度等进行训练。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不仅强调对儿童进行节奏训练,而且要求音乐教学注重学生的形体动作,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形体和舞蹈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编排,借助音乐教学活动吸引儿童积极参其中,并使其在感受音乐的同时,训练其动作思维。比如,教师可以让儿童听一段集中各类动物叫声的音乐,让儿童自己去区分这些叫声,并为这些叫声编排一个自己喜欢的动作,然后,教师重复播放音乐,儿童在听音乐的过程中听到相应的叫声就做出相对应的动作,儿童在音乐反复播放中会加深动物叫声与动物名字的联想和想象,对儿童动作思维的培养液产生了积极影响。除此之外,在音乐教学中还可以通过训练儿童的身体灵敏度来开发儿童的动作思维。动作的训练是对动作思维最好的训练方式,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设计动作让儿童模仿,以适当的音乐和图片作配合,让儿童在动作思维的支配下,对听到和看到的事物作出更快的动作编排。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儿童思维的开发理念是循序渐进的,在这一教学理念下,儿童能够进行更好地音乐训练,更好地开发思维。

3、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学龄前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开发

创造性思维是一个人思维能力的最高体现,其不仅可以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而且可以开拓人类知识的新领域。学龄前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对其未来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对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训练,可以增强儿童思维的灵活性,引导其主动思考问题。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主要是借助奥尔夫乐器,通过音乐活动和音乐游戏,让儿童在欢乐的学习环境中自由的思考,以达到开发儿童创造性思维的目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声音游戏开发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声音游戏是借助声音进行的,教师可以选取任何一种声音来开展游戏,比如,教师可以额通过蒙住儿童的眼睛,变化距离敲击某一种乐器,让儿童明白乐器的位置,并寻找乐器;在这一过程中,儿童会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以帮助自己获取声音提示,而这就是一种简单的创造性思维。除此之外,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哈可以借助节奏游戏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可以将简单的节奏音乐展示给儿童,然后引导儿童自己去编排节奏并配合一定的动作,在这一过程中,儿童的创造力会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

结语

学龄前儿童的思维发展状况对其未来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学龄前儿童的思维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在实际的学龄前儿童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儿童进行教学实践,以开发学龄前儿童的形象思维、动作思维以及创造性思维。

(作者单位:山东女子学院)

参考文献:

[1]白艳.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2 ( 32)

[2]叶平枝,马倩茹.2-6岁儿童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特点及规律[J].学前教育研究.2012 ( 08)

[3]王婷.早期音乐教育与儿童思维发展[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0 ( 07)

[4]梁晶.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儿童音乐能力的培养[J].大舞台.2010 ( 06)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 ( 2015) 08-0005-01

猜你喜欢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学龄前儿童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乐理与视唱课程中的运用
学龄前儿童第一恒磨牙应用窝沟封闭剂预防窝沟龋的临床效果分析
优质护理在学龄前儿童急诊清创缝合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