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三只眼看中国

2015-08-06梁晓声

中国青年 2015年3期
关键词:感叹号爱国鲁迅

文/梁晓声

我的温暖观,我的未来观:

只有“现代化”才能使我们的中国真的成为我们“可爱的中国”。所以中国必得不断挣脱“现在化”的羁绊,不断地朝将来迈进。中国之“现代化”在将来,这是不言而喻的。

说现在好的中国人,当是最多的吧?

我经常想到我们中国的将来,正如少男少女们憧憬爱情。

每当我想到我们中国的将来,必会联想到鲁迅先生那几句著名的诗:

从前好的,自己回去。

将来好的,跟我前去。

这说什么的,

我不和你说什么。

我读鲁迅的书,发现他即使不是喜欢用感叹号的,也肯定是不吝用的。他们的时代,是字里行间感叹号频现的时代。

他们又怎么可能不是那样的?

在那样的时代!

然鲁迅先生的《人与时》,几行文字竟平和极了,连些微的激情也看不出的。甚而,分明还很索寞。仿佛原不想说,或懒得说,自觉根本不说最好。却不知怎的,淡淡的又说了。说得显然勉强,透出大的无奈,还有惆怅……

现在之中国,凡印在纸上了的铅字,应用感叹号的现象,真的是少见了。现在之中国,孔子又特别得风光。孔子的话,大抵总是说得不动声色。于是现在全中国,经常公开说话的人,都娴熟把握着有话好好说的技巧了。

我不但要借用鲁迅先生的诗,还要加上我自己的两句。并且,于这四平八稳得特不真实的时代,加上其实我倒不常用的感叹号:

说现在好的,

留在现在!

活在当下却说从前好的中国人,无疑是有的,但估计不会很多。据我所知,十之八九的中国农民是不会说从前好的,从前他们的日子太苦了!现在,起码他们可以不交土地税了,与从前相比,日子毕竟过得去。

我想,说现在好的中国人,当是最多的吧?一个中国人,不计属于哪一阶层,只要他或她1949年以后一直生活在中国,只要稍微客观一点,大概都会承认现在比从前好吧?天天、月月、年年被所谓“思想斗争”、“阶级斗争”、“路线斗争”的聒噪骚扰得人们谨小慎微甚至心惊肉跳无处躲无处藏的时代,有什么好?若在从前,今天的千千万万上网者,不知将被抓了多少,判了多少,劳改了多少,发配了多少,杀了多少!反右,人民公社化,“大跃进”,文革,从城市到农村,简直可以这么形容:中国人被折腾惨了!今天整人的人,明天被人整,有什么好?所谓国家主人们,衣食住行的水平,比“丐帮”强不了多少。所以,凡打从前活过来的中国人,即使对现在的中国满腹怨言,即使有办法 能将他送回从前去,关键时刻大抵还是会对从前背转过身的……

不改变现在,将来又从何有之?

但是,多数说现在好的中国人,肯定并不愿意便永远留在现在。进言之,大概没有多少中国人,会觉得现在简直好得不得了啦。贫富差距如此之大,腐败如此之泛滥,权钱交易如此之花样迭出,说一套做一套的官风如此虚伪,有时完全无耻……根本并没有好到使大多数国人不去想将来的程度!却也有人觉得,现在之中国,已经好得不得了啦。他们认为,最好是——已经好得不得了的中国,永远停留于现在这么一种状态。 永远永远,千秋万代。

他们是些什么样的中国人呢?

形形色色的中国人。

尽管形形色色,有一点是共同的,即——他们是现在的最大的利益获得者。也可以说,是现在的最大的利益攫取者,现在之中国财富的最轻松容易的占有者。

他们是绝对不说从前半句好话的中国人。

在从前他们根本不可能像现在这样。这一点他们自己很清楚,别的中国人更清楚。

他们无比热爱现在。

他们又怎么会不热爱现在呢?

至于将来——他们是极其害怕将来的。因为,将来既曰将来,比之于现在,中国总是要多少再进步一些的,人民对社会财富分配原则公平与否的意识,也总是会比现在更觉悟一些的。那样的将来,他们是忧虑它的临近的。如果他们能够,他们一定会想方设法将那样的将来焊进保险箱,埋入百米地下的,就像潘多拉所做的那样——狡猾,贪婪,荒淫,伪诈,全释放出来,只将希望盖住在那只魔匣里。他们并不傻,而且几乎可以说个个绝顶聪明,他们明白将来是阻挡不了的,所以他们几乎皆留一手,于公众面前扮演着爱中国之现在的强烈的爱国者,背地里却将家眷们移民到国外去了,非诚实劳动所得的大笔大笔的钱款,自然也都存入了国外账户,而他们兜里,时常揣着一份甚至多份的别国护照……

假设鲁迅先生仍活在今天,假设他某日振臂一呼:说将来好的,随我前去!

结果会是怎样呢?

绝大多数的农民,绝大多数的工人,绝大多数的城市贫民、平民,乃至绝大多数的中小知识分子,乃至没被腐败所同化所收买的高级知识分子……肯定万众相应。

他们才是真的爱国者。

他们爱中国之将来,乃源自于人爱好社会好生活的本能。爱国而爱得本能,那才是真的爱国!一个事实是那么的显然——他们中的大多数的好生活,根本不可能在国外,只可能在中国。既然在中国之现在还无法兑现,那么也只有希望于将来。

那些动辄利益最大化,却从不言利益公平化、人性化的中国人,是巴不得中国没有将来只有现在的。这样的中国人的爱国表现,其实是演戏。演戏是为了利益最大最大化——个人的,或利益集团的。

那些表现爱国表现得极生动,可是显然只爱中国之现在,一听有人提倡改变一下现在就大光其火的中国人,是中国的刑外罪人。不改变现在,将来又从何有之?阻挡一国之将来,还不是一国之罪人吗?

哪些人希望中国是一个永远“现在化”的中国,哪些人希望中国之将来是非“现在化”的中国,这足以判断什么人真爱国,什么人却只不过爱自己以及自己那个集团在中国的现在时利益。

我坚信,在未来的三十年……

“现在化”是不可持续的,只有“现代化”才能使我们的中国真的成为我们“可爱的中国”。中国还不完全是一个“现代化”的国家,所以中国必得不断挣脱“现在化”的羁绊,不断地朝将来迈进。中国之“现代化”在将来,这是不言而喻的。

“庞大的经济体”——别国在谈到中国时惯用的一种说法。某些中国人一听到说我们大,往往便以为是在夸我们。细思之,那一种说法之中隐含着不言自明的不敬。世界上没有几个国家的公民,听到别国人仅仅将自己的国家说成是一个“庞大的经济体”而会沾沾自喜。一个国家可敬与否,除了经济,肯定还须看别的要素。正如一个人可敬与否,别人并不仅仅看他有多少钱财。

即使美女在一扇可以回到从前的门内笑嘻嘻地向我招手,我也绝不回到从前。

即使我周围之人全都在天花乱坠地说现在多么多么的好,人生苦短,何必想什么将来,我也还是要一再地想。

即使我肯定活不到比“现在”现代起来的将来,我也坚信它的不可阻挡。

我坚信,在未来的三十年中,“国富民强”这一非常“中国特色”的理念,将会被“民富国强”这一更基准的国家理念所取代。

我坚信,在未来的三十年,会有更多的中国人意识到——要让事实证明中国不仅仅是一个“庞大的经济体”,那么除了经济,还有许多的实事要做,应做。

我坚信,在未来的三十年,各级政府替人民管理社会的权力,将越来越多与人民监督它们的权利渐趋平衡。

我坚信,在未来的三十年,民主不论从形式到法律,在中国的作用空间将会越来越大。我坚信,政治智者,能够以最小的代价来完成最大程度的民主目标。当然,这需要现在有人为民主发声,虽受打压而无怨无悔。现在没有这样的一些人,三十年后之中国,必定仍是现在这般拜权媚富的中国,也便注定没有什么政治智者出现。

我坚信,在未来的三十年,不论台湾哪一党派执政,海峡两岸必将实现统一。与最大程度民主化了的大陆终于统一,绝不会再成为台湾同胞多么不快的事。

我坚信,在未来的三十年,“疆独”、“藏独”之活动将越来越势微,而不会相反。因为,一个国家之现代的民主的程度越大,一切搞独立的人士的借口也就越来越小。

我坚信,在未来的三十年,世界上某些民族国家之间的仇憎、怨毒将逐步化解,对于我们地球家园共同的忧患意识,将上升为人类共同的“课题”。

(选自《我相信中国的未来》,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小标题为编者所加)

猜你喜欢

感叹号爱国鲁迅
爱国拥军矢志不渝 扶危济困不遗余力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鲁迅,好可爱一爹
感叹号
鲁迅《自嘲》句
爱国是心中唱不完的歌
【完美!】
找点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
感叹号不可随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