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听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5-08-05毛启良
毛启良
【摘 要】听是语言学习过程中信息输入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语言学习过程中最初始的环节。近年来,听力部分在高考中所占的比例的增加及要求的提高也足以证明听力的重要性。正确面对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寻找听力教学过程中切实可行的教学手段才能有效保证听力教学效果的实施。
【关键词】高中英语;听力;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高中英语教学的总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通过听、说、读、写多方面的能力发展来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其中培养学生的语言听力能力是提高学生语言交流能力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因此,教师在听力教学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听的技能,又要培养学生有效地学习策略,积极地情感态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然而,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很高教师对听力教学不重视,听力教学缺乏足够的创新,使得学生不能够真正通过听力学习来培养自己的综合运用能力。所以有必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提高学生英语听力的能力。
一、高中听力教学的现状
长期以来,许多高中英语教师一直重视培养学生的听力能力,但大多数教师的教学局限于应试为目的的听力训练,并没有对学生的听力习惯和兴趣的培养给予足够重视。不少教师在听力教学中采用应试的强化训练模式,致使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听力的状态。
(一)学生平时接触到的听力材料基本上是课本和一些应试题目,这些材料形式单一,内容雷同,不能激发学生的听力兴趣,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教师训练学生听力的方法基本上是听材料校对答案,也就是在教师的安排下听规定的听力材料,然后进行校对答案。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学生始终在被动训练,失去了自己的思维空间和思考动力。
(二)2007年出版的NSEFC教材提供了大量的听力材料,虽然听力材料信息量大、时代性强、内容新颖以及符合中学生心理和兴趣等优点,但这套听力材料文章偏长,问题设计难度过大。因此,在40分钟的课堂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听力技能成了一大难点。导致出现一种现象,部分英语教师完全不采用教材上的听力材料,另外挑选听力材料。这样就容易资源浪费,因为教材中的听力材料是与本单元的中心话题密切相关的,有的是学生用书内容的延续,有的则是有关单元话题的扩充,目的在于检查学生对听力内容的理解程度和训练学生捕捉关键信息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英语阅读材料的应有功能。
(三)学生对听力材料的时候,思维跟不上有,部分原因是语言基础知识掌握不够势必导致。语言知识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单词发音不准,辨音、听音能力不够。如长短音不分,[r]和[l]不分等。其次是对语调认识不足。对语调认识不足,就不能很好地把握说话人的态度和意图。语言知识的影响还表现在对英语发音的特点和规律掌握不够。由于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不少学生语感差,单个的单词或短语能够听出,但遇到连词成句后的重音、语调、弱读、爆破、意群等变化时不能准确分辨。
二、高中英语听力存在的问题
(一)听力课课堂设计单调,气氛沉闷
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教学模式单一、气氛沉闷是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高中英语老师为了提高升学率,对学生的要求也只是多做高考模拟练习题,在听力教学中也只是按照放录音-做题-对答案的单一模式进行,最后学生变成了做听力选择题的考试机器,而对于通过听力来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完全没有得到重视,整个的教学课堂气氛也特别的沉闷,起不到听力教学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二)听力材料不够真实,练习形式呆板
课堂上所采用的听力材料一般来源于教材或一些与教材配套的资料,其内容大多是由书面形式直接转换而成,严重脱离实际,还有传统的听力选择、填空和问答题使学生对听力完全失去了兴趣。听力课堂教学中,学生在听完教师放的录音之后,有的仅仅是简单做几道选择题,甚至有的听力教学仅仅是为了听而听,没有根据听力的练习,对学生进行后期相关任务的锻炼。
(三)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不能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长期以来,学生在听力课上周而复始地重复着两个动作——听和做,这只能把学生培养成为考试机器,片面提高其对信息的筛选和细节的分析能力,但对于语言的推断或说话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的把握作用不大,使得听力学习丧失其在语言能力方面的交际功能。
三、针对高中听力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一)拓宽听的渠道,精听与泛听相结合
传统的听力教学基本上采用“录音带+录音机”这种单一媒体形式来进行,其本身就制约了英语听力的教学效果。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促进英语听力教学提供了更有效的保证。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利用网上资源、音像制品和多媒体等拓宽听的渠道,改变听力教学方式的单一陛,做到视听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提高教学的直观性,使学习效果更好、更快、更扎实。
(二)调适教师与学生在听力课上的主体作用
西方现象学的代表人物胡塞尔(E . Husserl)提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着生动的、充满“人格主义态度”的交往:这种交往是主体的交往,其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性质是“交互主体性”(inter-subjectivity)。这一观点成为教学双主体论的有力理论依据(双重主体即教师为第一主体,学生为第二主体,双方的作用互相渗透、有机统一)。互动式教学法就是把双主体论应用于课堂的教学模式。在融入了互动式教学法的课堂上,教师的主体性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安排和组织课堂活动来实现;学生则通过在听力过程中质疑,讨论,交流,推断等形式发挥其在积极的心态和强烈的求知欲的驱动下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性。
总之,学生的听力技能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高中英语听力教学要按照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同时,要将听、说、读、写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教学体系。在训练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应试技巧的培养,使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思维活跃,精神饱满,心情舒畅,敢想敢说敢问。
参考文献:
[1]彭丽萍.高考英语听力测试对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的反拨效应调查[D].赣南师范学院,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