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培养——语文课有效教学之本
2015-08-05刘学群
刘学群
【摘 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巧设导入;善设问题;教学方法多元互补;营造课堂乐学情境;运用先进新颖教学手段等策略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语文课堂;学习兴趣;培养方式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事件与景物,或演示形象逼真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画面等都能拿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只要在语文教学中激发情趣,就能唤起他们的情感体验,点燃其思维火花,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巧设导入激趣
(一)善用故事、图片、图画美术等艺术形式引起学生兴趣
第一故事导入。故事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形成强烈的求知欲望。如学《三打白骨精》这课中,教师可以讲一讲有关孙悟空的故事,去掉学生以往那种枯燥、乏味的感觉。这样可以吸引学生更好的进入课文学习中来。第二图片导入。图片是学生比较爱看的,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教师可在课前收集有关的图片,通过指导学生看图,突出要学内容。图片可以引人入胜,也能进一步引导学生进入教学当中。一来激发学生看的兴趣,二来通过对比直观表达教学内容。第三画画导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活动,以兴趣为主。若是以学习简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为前提,把美术图画运用到教学当中,能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也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知识通过图画能做到要求适度,易于被学生接受。
(二)善设问题引趣
第一创设问题情境。学生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如在“乌鸦喝水”一课时,我创设了乌鸦怎样才能喝到水的问题情境:乌鸦想喝瓶子里的水,可是它的嘴巴不够长,怎么也喝不到瓶子里的水,那乌鸦会怎么做呢?用此作为整节课的主线,赋予了课文语言的实际意义,学生无论是思考还是讨论都兴致盎然,感同身受,取得良好的效果。第二直奔中心设问,抓住关键点。直奔课文中心设问(或关键处设问)能启迪思维,促进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如“庐山的云雾”中可以提出“云雾”有几种变化特点来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学习,通过学生回答问题的讨论,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第三在内容关联点设问,真实形象地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根据课文不同的体裁和内容,采用模拟对话或扮演角色、实物对比等多种形式突出问点。如在“春日偶成”的诗中可以先读诗句,然后指导学生看图,然后再问学生这句诗句的意思(主要描写那些春景)。最后教师直接引课文内容讲解,如“酒旗”等事物的描述。这样不仅激发学生兴趣,也能促进思维的发展。
(三)课堂教学方法多元激趣互补
1.精心组织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兴趣。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就应当注意深浅得当难易适度。还应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去讲授某些新知识并把新知识纳入到己有的知识体系中。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如《圆明园的毁灭》和《再见了,亲人》这两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应指导学生准确地概括。根据这两篇的特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特点,这两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还是采用连段意法比较好,中心思想的概括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关键词句及主要内容进行分析、提炼、概括。这样一来能更充分地围绕教学内容来吸引学生的兴趣,从而激发了学生心中的爱国情怀。
2.发挥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兴趣。教师应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来设计问题,并加以恰当引导,让学生通过想象来解决问题。我们应抓住一切时机为学生提供练习的机会,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精心设计练习,激发学生的兴趣。语文兴趣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精心设计练习,它是兴趣教学巩固知识的基本保证。知识要通过练习才能得到巩固。生字、词语和课文内容,通过练习才能加深印象和理解。采用灵活多样、多种形式的练习,巩固学生对已有知识的理解,并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
4.用游戏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努力创设语文知识游戏性情境”。这样才能使游戏更贴近学生,也使他们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所学的知识。如在教学生字的同时,可以展开丰富有趣的游戏活动,寓知识于游戏之中,让学生在听听说说、看看读读、唱唱玩玩中兴趣盎然地学习字、词、句。
(四)营造课堂乐学环境培养学习兴趣
首先要融洽师生关系。语文教学情趣化产生的学习动能是不可估量的。教师要时刻让学生感受到理解、信任、关怀和鼓励。教师要注意学生的表情、动作以及学习反馈,让学生感到教师无时不关心着他们。学生取得了进步,我们一个赞许的微笑,学生觉得自己被老师肯定,师生的感情就发生共鸣,从而会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其次要构建课堂和谐氛围。课堂的和谐气氛至关重要,提倡“语文情趣化教学”。就要坚持“学道不忘激之以情,增智不忘引之以趣”的原则,注重语文知识的情趣化教学绝不能平铺直叙,一定要常教常新,不断地给学生新鲜感创造一定的环境气氛和一定的任务,诱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快乐地学习。
再次教学要生活化,以学生为本。“创设“生活化”情境的语文教学”,增强教学情趣。如“螳螂捕蝉”这一课中,可以模拟生活中的真实情况,通过课件展示动物生活,进一步来解释寓意。这样更能接近学生心理,增加学生的趣味性。不紧能活化课堂,教材、教法也能活化。
激发学生情感,要求教师要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以自己的真情实感引发学生的情感。同时,教师要营构良好的师生人际氛围,给学生以自由舒展的心理空间,满足学生独立、自尊等情感需要。
兴趣教学在课堂当中使学习者对学习持有高度的自觉性、积极性和持久性;能在适当的时间抓住学生的兴奋点,进而在学习过程中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独立性,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中来。因此每位教师在教学中都应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